文化中國行|一眼千年 揚州古城煥發新活力

2024年4月24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4月22日上午,由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央廣電總台等20多家中央和省級媒體新聞記者組成的采訪團,走進揚州東關街、仁豐里兩條歷史文化街區,開展中宣部牽頭組織的「文化中國行」主題采訪活動,全面了解揚州在歷史街區活化利用、文化旅遊發展、非遺保護傳承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創新經驗。

上午9點,采訪團第一站來到全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東關街,參觀東門遺址、冬榮園、馥園、街南書屋、個園等歷史遺存。據了解,這里是揚州最具代表性的一條歷史老街,千年積淀,街內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和人文古跡。

在街頭的冬榮園小劇場內,一盞茶、一碟糕點,一場地方戲曲,采訪團沉浸式感受着古城揚州深厚的文化底蘊。冬榮園小劇場以鹽商住宅的歷史文化內涵為基礎,定期演出評話、揚劇、彈詞等非遺節目,如今這一劇場已成為街區的網紅打卡點。

「冬榮園既是一個商業場所,也是一個省級文保單位,但更多時候它是揚州崑曲的表演地。」市文物局副局長徐國兵說,除此之外,馥園也注入了「小劇場」模式,很受遊客和市民的歡迎。而「國保」單位盧氏鹽商住宅、吳道台宅第分別打造了中國淮揚菜博物館和院士博物館,將運河文化融入地域文化、城市建設,讓「文物活起來」,做到在保護中利用,在利用中保護,讓文物保護惠及民生。

作為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揚州自古就有「中國巷城」之稱,散落在老城區的500多條街巷處處氤氳着地道的「揚州味道」。如今,通過「古建築 小劇場」「古建築 淮揚菜」「古建築 博物館」「古建築 民宿酒店」等文旅新業態的創意創新「植入」,越來越多的閒置老宅與歷史建築被活化利用,散發出獨特的歷史文化魅力。

據了解,為促進文保單位的保護與利用,揚州市研究出台關於文物建築活化利用的實施意見,指導文保單位活化利用,對利用方向、行政審批等提出要求。更重要的是,該意見為吸引社會力量加入文保單位的保護與利用進行了有效探索。未來將在推進揚州文保單位修繕保護的同時,繼續探索古建築場所的活化利用,讓市民遊客了解文物古跡的歷史及其背後的文化意涵,助力文化在傳承中得到更新,讓文物和文化都「活」起來。

現場,這樣一個個生動案例被采訪團記者采訪記錄。江蘇廣播電視總台記者汪舒說:「古建築融入文旅項目、融入百姓生活,文化味和煙火氣並存,揚州古城的『大保護』理念值得點贊。」

700米,正常步行只需10分鍾,可在仁豐里,卻需要近1小時才能「走完」。

上午10點,采訪團來到仁豐里歷史文化街區,感受着一磚一瓦濃縮的揚州歷史與風情。十年來,該街區在老城「微改造」的精雕細琢中下足「繡花功夫」,堅持「微更新、強文化、集民智、可持續」原則,通過提升和改善老街區基礎設施,讓老居民留得下、年輕人願意來。各類文創商家、民宿客棧紛紛入駐,越來越多的外地遊客也慕名而來。仁豐里去頹圮留鄉愁,煥發新活力,成為國家住建部歷史文化保護和傳承示範案例,並榮獲中國建築學會建築設計類一等獎。街區創新推出的「惠民契約」——活化利用閒置老宅和租賃居民住宅,也得到了采訪團記者的拍手叫好。

「揚州保護古城的經驗,令我們刮目相看。」人民日報政治文化部文化采訪室記者李卓爾說,不少地方在開發古城文旅資源時,將原住民全部遷出,以完全商業化的方式開發古城,令它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揚州開發古城的經驗表明,原住民與古城和諧共生,才是古城小巷游的最大魅力。」

53歲的袁荔在仁豐里出生、長大,18歲後曾搬離,幾年前再次搬回這里。在接受采訪團記者采訪時,她說:「老建築和老鄰居都還在,改造後水電氣使用更方便。在這里能看到揚州城的『里子』。」

「古城保護不能『一刀切』,既要保留巷中的原住民,保持古城原生態氣息,又要不完全商業化開發,這是揚州的獨特經驗。」文史專家顧風說,揚州5.09平方公里的明清古城,本身就是居民的住宅區,開發文旅項目時,不破壞原生態,保留原始生活氣息,才能夠更完整地保護古城。

東關街的文旅氣、仁豐里的文化味,串起了名勝古跡,收藏了市井風情,光彩更勝往昔。數據顯示,隨着旅遊旺季的到來,僅3月18日至4月8日期間,東關街遊客量就累計達到93.3萬人次,而仁豐里清明小長假3天實現營收1270萬元,同比上漲20%。

通訊員 朱涓 記者 陳晨 朱軒卿

攝影 莊文斌 司新利

編輯 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