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續來了!內蒙古「天價切糕」一刀切出12000元,當事人發聲曝內幕

2024年5月1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男子在內蒙古服務區買切糕,原以為是16元一斤。

沒想到結賬時變成了16元一克,總價更是高達12000元。

天價切糕」再現江湖,立即刷爆了全網。

可就在眾人紛紛吐槽的時候,事情竟然迎來了「反轉」。

4月30日,一名網友發視頻稱內蒙古某服務區,再度上演「切糕門」。

視頻一經發布,就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不少媒體也聞聲而動,對視頻進行了轉載和解說,稱男子買切糕被坑。

視頻中,身穿白色上衣的年輕小伙,站在一個攤位前和攤主對峙。

說剛開始談價格的時候,明明說的16元一斤。

身穿黃色衣服的攤主,聞言立即反駁:我是說的16元,但不說一斤16元,而是一克16元。

所以按克來算,總價就是12000元。

買個切糕而已,竟然要上萬元。

這天價的切糕,誰能吃得起?

反正年輕小伙是吃不起,他連連表示太貴了,自己不要了。

羊已入套,豈能這麼輕易地放過?

攤主表示,東西都已經切好了,也上稱了,哪裡能說不要就不要的。

攤位外的「顧客」,也跟着附和:切好了還能不要,這樣做不地道。

很明顯,這是攤主找的「托兒」,企圖用「道德綁架」這招兒。

但年輕小伙不買賬,直言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人,吃不起這12000元的切糕。

而且明明說的16元一斤,現在偏說是按克來算。

攤主的做法,才是不地道。

這下,倒是攤主先急起來了,讓小伙不要亂說。

自家攤位賣東西是明碼標價,絕對沒有騙人。

不要為了逃單,就胡亂扯皮。

或許是看年輕小伙鹽油不進,攤主和「托兒」又開始分長紅白臉。

攤主唱白臉,說小伙在扯皮;

「托兒」唱紅臉,提議周圍圍觀的顧客,幫小伙分擔一些。

周圍的顧客一聽,立馬表示他們只是圍觀群眾,也不認識小伙,和他們有什麼關系呢?

視頻到此戛然而止,也不知道年輕小伙最後到底有沒有買單。

但整個對峙的過程,以及天價的切糕,依舊震驚了無數網友。

自從10年前,湖南嶽陽出現了「天價切糕」後,人們就是談切糕色變。

日常生活中見到切糕車,更是立即繞道而行,深怕遭遇「切糕刺客」。

有網友感慨,都多少年了,居然還有人敢買切糕。

如此勇氣,着實令人佩服。

有網友則希望媒體說清楚是哪個服務區,如此不可思議的土匪行為,就應該好好查清楚。

而原本計劃「五一」假期到內蒙古遊玩的網友,也被這則新聞給嚇到了。

擔心自己也會被「宰」,便打算取消旅遊計劃。

隨着淄博哈爾濱天水的火爆,許多網友都希望自家也能夠有這樣的契機,拉動當地的旅遊增長。

生怕一個負面事例,影響到一個地區的形象和口碑。

有內蒙古當地的網友,就表示自己從未聽說過按克來賣的切糕。

這究竟是哪個服務區?

突然出現的事件,是不是刻意炒作的劇本?

眼見輿論愈演愈烈,發布視頻的當事人也站出來發聲了。

不過,他是解釋視頻中的白衣小伙,買的並不是切糕,而是名貴藥材。

他發布視頻時,只是用了「切糕門」來做比喻。

最開始的文案中,他也是在提醒廣大網友,不要在服務區或旅遊景點購買名貴藥材,或者珠寶首飾。

而視頻中的攤位上,也寫有「酒行」的字樣,旁邊的廣告牌還有「石斛」二字。

沒想到,各網絡媒體只注意到了「切糕」兩個字,報道時也紛紛在說「天價切糕再現江湖」。

所以,整件事情鬧了半天,就是個烏龍事件。

但問題也來了,無意造成的烏龍,能改變事件本身的性質嗎?

答案是不能,原因有三點。

一是,攤主堅持自己是明碼標價,可從年輕小伙的對峙中,便能知道他有意隱瞞了「按克來算」的事實。

二是,16元一斤的石斛,也算上是天價了。

野生石斛的價格倒是能上萬,可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攤主敢賣嗎?

三是,攤主還找了「托兒」,來合夥忽悠顧客。

如此來看,用「切糕門」來形容此次事件,也的確很貼切。

所以,相關部門更應該嚴查這次事件,及時做出處理。

不能因為是個烏龍,便小事化了。

要知道,當下的旅遊事業,形象和口碑可是重中之重。

尤其,又恰逢「五一」黃金周,更應該打擊類似的欺詐行為。

行文至最後,也提醒各位旅客——

外出遊玩,謹防「消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