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家的後代太好|心理學解析:人際關系分層理論

2024年5月5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我曾經很喜歡那個可愛的小侄兒,經常給他買各種玩具,

每到換季還會給他買衣服,侄兒每次看到我也是喜笑顏開。

後來,因為父母養老問題,我和嫂子產生了爭執,

我認為兩家要各承擔一半的費用,本來我哥也是是同意的,

結果嫂子認為我家庭條件更好,應該承擔更多,於是兩個家庭陷入爭執。

但是,我對我小侄兒的態度從未改變,直到某一刻我發現,他不再對我微笑了。

當時我特意准備了一份精心挑選的禮物,想要給他一個驚喜。

然而,當我把禮物遞到他手中時,他只是淡淡地說了聲「謝謝」,眼神中沒有我曾經熟悉的光芒。

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絲難以言說的失落。

隨後的日子裡,侄兒對我的態度越來越冷淡。他開始迴避與我單獨相處的機會,

甚至在家庭聚會上,也總是敷衍地與我交談幾句便急忙離開。

我嘗試着接近他,試圖找回那個曾經無話不談的他,但每次嘗試似乎都以失敗告終。

有一次,我試圖邀請他一起去看一場電影,希望能像過去那樣共享一段輕松愉快的時光。

然而,他只是冷淡地回應說他已經有了其他計劃。電話那頭的沉默,像是一堵看不見的牆,將我們隔離。

我也知道都是什麼原因,只是沒想到這一刻來得這麼早,這麼無情。」

這來自於一位讀者的投稿。

我試圖安慰對方:

在中國文化中,傳統習俗深深根植於我們心中,

特別是在家庭關系方面,家庭成員之間,如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等,通常關系密切。

我們經常會對家庭成員的後代也投以極大的關注和愛護,但是很多時候,我們容易忽略一個問題:

界限感。

人際關系發展的分層模型

馬克·L·納普(Mark L. Knapp)在《謊言與欺騙》中首先提出的人際關系發展的分層模型,在他看來,

人際關系的發展會經歷某些固定的階段,並最終形成穩定層。

具體而言,人際關系可以分為四個層次。

最內層是親密層,包括家人和親人,這些人是我們生活的核心和歸屬。

其次是生活層,涵蓋了我們生活中頻繁接觸的人,如同事、熟悉的鄰居和玩伴。

再往外是人脈層,代表了我們的社會關系網,盡管這層關系不那麼親密,但其中可能有能助我們一臂之力的貴人。

最外層是社交層,這一層的聯系可能僅限於電話或微信,偶爾的朋友圈點贊也算是一種聯系。

不同層次之間界限是分明的,並不存在任何的交叉,

通俗地說,我們對親密層投入最多的資源理所當然的,

然後依次是生活層、人脈層、社交層,

我們投入的時間、精力、資源也應該越來越少。

從人際關系發展的分層模型來看,

我們對待兄弟姐妹的孩子不應過於親近,不宜過度投入,應該避免混淆了家庭關系的界限。

我們應該更多地關注自己的子女,這不僅是作為父母的責任,

也是為了避免忽視導致的關系不平衡和子女的情感傷害。

我們要認識到,對別人孩子的好可能只是一種表面的親密關系,這種關系往往不深不實,可能會導致不信任或焦慮。

有類似觀點的文章,大家的反饋都非常激烈,紛紛開始訴說苦水。

很多時候,事實確實如此,如果你的好,帶有一定的「企圖」,無論是物質方面還是情感方面,

一旦這些孩子長大以後並沒有給予你回饋,那麼你將會嚴重受挫。

又有人會說了,我是無私的愛,不求回報的愛,

然而當我們的無私換來的是無情、冷漠,同樣是一種創傷,甚至更嚴重。

維持每一層關系的平衡

和兄弟姐妹後代的關系變得疏遠,其實這是一種趨勢,

隨着兄弟姐妹孩子的長大,家庭之間的相互聯系會減少,

你的侄兒、侄女也會有自己新的生活,

當生活的交集小了,聯系自然也少了。

並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對兄弟姐妹家的孩子的過度關愛可能只是在維持一種表面上的親密感,這種情感聯系很淺。

人們在這樣的關系中可能會感到不信任、焦慮,或者缺乏安全感。

因此,我們在處理這些關系時需要謹慎權衡。

對於兄弟姐妹的後代,我們沒有必要投入太多的精力,

更重要的是,不要本末倒置。

應該將心力用在自己的孩子上,不僅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維持家庭和諧和孩子心理健康的關鍵。

在處理家庭關系時,維持每一層關系的平衡至關重要。

從親密的家庭成員到社會和人脈關系,每一層都有其獨特的意義和作用。

我們應該珍惜和培養與親人之間的深厚關系,同時也要合理地擴展我們的社交圈,

確保在不同的關系層次中都能找到支持和幸福。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