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提醒了日本,除了殲-20,中國其他戰機F-15J都不怕

2024年5月7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去年年末,美國知名軍事評論家克里斯蒂安·奧爾(Christian D. Orr,此人曾在五角大樓供職,且同時擁有軍界、政界以及商界背景)發表了一篇時評文章,題為「日本F-15J戰斗機能打敗中國的J-20隱形戰斗機嗎?」

平心而論,乍看到這個題目時筆者頓生一種時空交錯之感——比較F-15J(為美制F-15C/D的日產版)與殲-20:論戰機世代,前者是四代機,後者是五代機

論服役時間,前者的初代版本F-15A始於1976年,後者始於2016年;而若論研發時間,前者起於1962年,後者則要起於2007年。二者服役時間差了40年,研發時間更是差了45年。

盡管在軍事領域以歲數論性能是極為不嚴謹也是極為不恰當的做法,但將一個四代機與五代機兩相對比,至少在軍事評論界屬實比較罕見。不過事實上,奧爾起起這個題目實乃「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真正想要說明的,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F-15J不擔心除殲-20以外的中國空軍戰機」。

奧爾在文中認為,中國空軍的確擁有包括蘇-27蘇-30蘇-35殲-11殲-16等眾多先進戰機(同屬俄制「側衛」系列),理論上可以使中國飛行員在戰斗中「不落日本飛行員的下風」,但就這些戰機本型或母型在俄烏戰場中的表現而言,它們的實際作戰效能是「值得探討的」。

盡管奧爾沒說日本空中的F-15J較我國的殲-11、殲-16等機型優勢強勁,但言外之意——日本空中的F-15J/DJ「不一定打不過中國的『側衛』」。

所謂F-15J,是美國麥道公司(現屬波音公司)旗下F-15C/D戰斗機的日本版(J即為「Japan」),由三菱重工承包生產,供日本空自使用。F-15的日銷/產版共分為F-15J/DJ兩型,前者為單座型,後者則為雙座型。

1974年,為替換日漸老舊的F-104「星式」戰斗機以及更為古董的F-4「鬼怪II」戰斗機,日本防衛廳(現防衛省)開始就新一代戰機機型招標

截至1975年截標時,總共有美制F-14、F-15、F-16、F-17以及歐制「狂風」IDS、「幻影」F1、Saab37「雷式」七款戰機入標。

而在次年的復標時,所有歐制戰機方案及F-17方案出局,僅有F-14、F-15、F-16三款入圍。最終,日本空中經過評估認為F-15性價比最高,遂於1977年12月決定採用該機型作為空中未來的主力戰機。

此後,日本通過美國的海外軍售計劃正式引進F-15,前後共購入213架,使得日本成為F-15系列戰機除美國外的最大用戶。

同時,日本亦從美國獲得了生產製造F-15部分機材及組件的授權,故在部分程度上也實現了對F-15的國產化。目前,排除因事故毀損的13架F-15J/DJ外,日本空自共有200架F-15J/DJ在役。

F-15J/DJ空重約12.7噸,最大起飛重量約30.8噸,最大載油量6100千克,推進系統為兩台F-100IHI-100型發動機(日產仿美制F100發動機),單具發動機可為機身提供77.62千牛的靜推力。

得益於相對較強勁的發動機和巨大的油箱,F-15J/DJ不僅可以達到0.95馬赫巡航速度以及2.5馬赫與1.2馬赫的高空、海平面極速,作戰半徑也可超1900公里。

在其他性能參數上,F-15J/DJ與F-15C/D基本一致,但由於F-15J/DJ是日銷/產版,故二者在些許設備上還是存在個別差異,如F-15J/DJ在電子對抗系統上採用了日產的J/ALQ-8,而非美制的AN/ALQ-135;雷達告警接收器則採用了日產的J/APR-4,而非美制的AN/ALR-56。

此後,F-15J/DJ又相繼經歷了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等幾次大規模改裝,機載航電設備進一步升級,特別是對APG-82相控陣雷達的採用使其最大雷達探測范圍可達180公里,而這些升級機型則被稱為「F-15MJ」。

由於新引進的F-35A/B數量有限加之新機型尚需磨合,故日本空自於2019年計劃將F-15MJ中的98架再度進行現代化升級,並將這些新升級的機型命名為「JSI」(Japanese Super Interceptor,其餘未升級的機型將逐步退役)。2022年2月,日本空自宣布為68架F-15MJ(皆為單座型)進行「JSI」升級。

總體而言,F-15J/DJ是日本空自現在除F-35A外最先進的戰機,也是其主力空中作戰力量。

介紹完F-15J/DJ,讓我們把視線轉向目前正在我軍中服役的殲-10、殲-11、殲-16、蘇-27、蘇-30、蘇-35。

的確,由於殲-10、殲-11、蘇-27都屬於早期型號,故與F-15J/DJ相比,在飛行速度、航電系統、作戰半徑等方面均有一定差距。盡管後來自主研發的殲-16以及引進的蘇-30、蘇-35在技術上均相比前型有顯著提升,但同F-15J/DJ比較來看,只能說是勉強齊平或略勝一籌(殲-16),難說優勢顯著。

另外,由於蘇-27、蘇-30、蘇-35三種機型在俄烏戰場上均出現了被對方防空火力擊落的情況,因此其實際作戰效能也引發了外界的質疑。

這樣看來,奧爾的觀點似乎沒什麼問題——解放軍空軍的裝備水平整體要「低於」日本空自,但奧爾其實忽略了兩個問題,

一是我軍戰機的機齡要普遍更新——即使是我軍現役機型中的「老前輩」殲-10,其服役時間也不足20年,而F-15J/DJ服役時間則普遍超40年,盡管其經歷過多次升級,但F-15J/DJ設備老化嚴重也是業界公認的事實;

二是我軍的戰機擁有數量優勢,解放軍空軍的全部「側衛」系列戰機總數約有1300架,而日本空自的全部F-15J/DJ加起來也不過200架,且許多F-15J/DJ已進入退役階段。因此奧爾「F-15J/DJ除殲-20外無敵手」的評論實際上是有點過於危言聳聽了。

但奧爾有關殲-20的論述則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從性能上,殲-20完虐F-15J/DJ是鐵打的事實。殲-20空重17.0噸,最大起飛重量37.0噸,最大載油量12000千克,單台發動機便可為機身提供142-156千牛的淨推力,巡航速度1.56馬赫,極速1.73馬赫,作戰半徑則超過了2000公里。

而由於殲-20採用了KLJ-7相控陣雷達,故其空中探測范圍也可達300公里。另外,殲-20畢竟是五代機,因此其也具有優秀的隱身能力——雷達反射面積可能要低於0.027平方米。從這些性能指標上來說,無論F-15J/DJ再怎麼升級,它也趕不上殲-20。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美媒稱殲20近戰不敵F15戰機 日本可用機炮擊落——參考消息

空軍發言人首提「中國第五代戰機殲-20」!科普帖來了——央視網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