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異獸—檮杌

2024年2月5日 31点热度 0人点赞

檮杌別名傲狠、難訓,與混沌、窮奇、饕餮並稱為上古“四大兇獸”。檮杌鼓動惡人做惡事,自己躲在一旁看樂子,甚至為了玩樂,會主動現身幫助壞人。而等檮杌玩煩了或者饑餓的時候,便將會人類當做食物一口吞下。

關於檮杌的特點,《神異經》中有雲:“西方荒中有獸焉,其狀如虎而大,毛長兩尺,人面虎足,口牙,尾長一丈八尺,擾亂荒中,名檮杌。”大概的意思是檮杌是生活在偏遠西方的怪物,體格像老虎而毛發像犬,毛很長,臉有點像人,腿有點像老虎,嘴巴長有像野豬一樣的獠牙,尾長丈八尺,在西方稱霸,能鬥不退。

《左傳》中“舜臣堯,賓於四門,流四兇族渾敦、窮奇、檮杌、饕餮,投諸四裔,以禦魑魅。”說的是舜還在當堯帝的臣子時,將四大兇獸流放到邊遠部落,以抵禦妖魔鬼怪。可以推斷出,檮杌形象的成因可能與不服從舜帝統治被流放的部落有關,而檮杌的外貌特征則取材於某個部落的圖騰。

關於檮杌身份,《左傳》記載:“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告之則頑,舍之則嚚,傲狠明德,以亂天常,天下之民謂之檮杌。”大概的意思是,顓頊氏有個沒有才能的兒子,無法教訓,不懂好話,愚頑不靈,放任他,他又刁惡奸詐,鄙視美德,攪亂上天的常道,天下的百姓稱他為檮杌。因此,檮杌也被認為是北方天帝顓頊的兒子。

因為檮杌一竅不通,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在古代也常用來比喻頑固不化,態度惡劣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檮杌逐漸脫離了原有的含義,更多用來比喻鐵石心腸、難以溝通、油鹽不進、為人傲慢囂張、做事兇狠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