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局電視劇司首赴網絡電影劇組調研 用“沖鋒”精神把《沖鋒》拍好

2024年2月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1月26日,拍攝第17天,演員李感(飾楊根思)化妝時間3:10,交妝時間3:50,出發4:10……”網絡電影《沖鋒》的日拍攝通告單上,這樣的凌晨開工已是常態。

低溫度,大風速,高海拔。在距離北京約百餘公裡的張傢口天漠影視基地,根據新中國首位“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英雄事跡改編的《沖鋒》,正在緊張有序地拍攝中。

《沖鋒》由國傢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入選總局“2023年度電視劇引導扶持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由騰訊視頻和一寸時光影視聯合投資制作,崔炎龍執導,賈宏昊編劇。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期間,楊根思率領三連開拔長津湖,在小高嶺擊退美軍8輪進攻,最終在彈藥耗盡,血戰至全排僅剩2名傷員的情況下,楊根思抱起最後的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用生命保衛陣地的故事。

1月26日,國傢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一行赴劇組調研,了解拍攝情況,提出指導意見,並勉勵劇組用“沖鋒”精神拍好《沖鋒》。

在化妝間,墻上貼著一張十分醒目的定妝海報,幾十張照片展示著主要人物5個不同階段的妝容。主創告訴《廣電時評》記者,在自然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下,志願軍在作戰初期、中期、後期的妝容一定是有著巨大差異的,這張圖片將不同時期的妝容作了詳細區分,後續都將在片中有著明顯體現。

服裝間掛著做舊的軍服,主創介紹,劇組認真研究了不同時期志願軍入朝作戰的服裝,在軍事專傢指導下,確定了楊根思所在連隊1950年入朝時的軍服和帽子,最大限度還原歷史細節。這裡還有一件劇組花大力氣找來的當年美軍的原版軍服,劇組以此作為片中相關美軍服裝設計參考。

隨後的座談會上,主創介紹了《沖鋒》的拍攝情況。騰訊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電影內容負責人蘆洋介紹,目前分為兩組拍攝,一組在張傢口張北縣草原天路拍攝以行軍戲為主的“文戲”,一組在張傢口市懷來縣天漠影視基地拍攝以小高嶺戰鬥為主的“武戲”。

1月10日,這部開發籌備周期歷時整整15個月的作品在天漠影視基地開機,嚴寒的天氣、肆虐的風沙成為劇組的“傢常便飯”。冬季的張傢口,最低溫度達到零下20多度。拍攝地所處的位置位於“大風口”,劇組人員常常被彌漫的風沙吹得睜不開眼睛,由於風速太大,基本無法完成現場收音,通常需要拍一條再補一條聲音。“攝制組經常凌晨三四點開工,但每天隻能拍攝5個小時左右,因為還要鏟雪、徒步進山,第一天開機我們到凌晨三點才收工。”蘆洋說。

戰爭題材作品,需要專業力量 “保駕護航”。騰訊視頻自制電影制作人姚玲介紹,為了最大程度保證片子的嚴謹性,《沖鋒》專門邀請了黨史、軍史等專傢擔任創作顧問。現場,編劇賈宏昊就談到在顧問的建議下對臺詞進行了反復修改和打磨。

演英雄、學英雄。劇組在開機當日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幫助演員建立和英雄前輩的情感連接,使之對“這場偉大的勝利”有了更直觀和深刻的理解。此外,為了增加演員的專業度,劇組在開拍前要求演員提前進組,進行專業的軍事訓練。

聽完相關介紹並觀看幾段片花後,高長力對劇組面對艱苦自然條件、采取積極應對措施保證拍攝提出表揚,對《沖鋒》的服化道、影像質感給予肯定。就劇組接下來的拍攝工作,高長力指出,要註重藝術表達,戰爭題材靠文戲“打天下”,要以更加細膩的情感鋪墊和細節描寫襯托志願軍戰士的無畏精神;要註重拍攝過程中的創新,現場可以激發、碰撞出新靈感、新火花;要發揮好臨時黨支部的作用,在凝聚人心、鼓舞幹勁的基礎上,發揚藝術民主,組織大傢分享心得和思考,讓每個角色都能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原中央黨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黃如軍等對片中情節、細節、臺詞等給出提示和建議,為作品的調整修改提出可參考、可實施的指導。

座談會後,調研一行隨主創來到 “小高嶺”拍攝現場,觀看志願軍打退美軍第三輪進攻的一場戰爭戲。拍攝現場所用槍支是從長春電影制片廠租借的真槍,在相關部門的大力協調和支持下輾轉運到拍攝現場,為的是能夠讓演員更好進入劇情,並增強片子的真實質感。

“演員多練幾次,炸點已經準備好,爭取一次拍過”現場導演用對講機喊著話……現場,曲折的山路、險要的戰壕、紛飛的戰火,讓人仿佛“穿越”到70年前的戰場,感受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感悟楊根思的“三個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

據了解,網絡電影《沖鋒》目前拍攝進度已過半,預計將於2月3日殺青,年內和觀眾見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楊文傑

編輯/喬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