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神奇動物》系列沒有取得像《哈利·波特》那樣的成功?

2024年2月5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作為《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前傳,不論是哈迷還是奇幻電影愛好者,當初都對《神奇動物》系列電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第一部《神奇動物在哪裡》上映後,算是取得了一個不錯的成績,全球票房8.14億美元。

然而,隨著第二部上映,該系列的口碑和票房都有了“撲街”的跡象,第三部更是讓所有影迷大失所望。

出品方華納公司也不得不讓這個IP“下架”,雖然話沒有說死,但原本計劃的第4、5部至少在短期內不在該公司的計劃之中,連重啟的劇版《哈利·波特》也不會涉及《神奇動物》系列的內容。

那麼,《神奇動物》系列為啥沒有取得像《哈利·波特》那樣的成功呢?

1、《神奇動物》系列想要講述的內容太多了

《哈利·波特》7部小說在改編電影時將精力都放在了主線故事的推動上,因而刪減了大量的副線。

雖然有些哈迷很喜歡的角色和情節未能出現在電影中,讓他們感到很失望,但不得不說,這也是《哈利·波特》電影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電影隻有兩個多小時的時間,與其將所有內容都塞進來,還不如就花心思講好一件事。

而《神奇動物》系列就犯了這樣一個錯誤。

第一部時主線還算比較明確,就是紐特帶著他的神奇動物們去美國,卻陰差陽錯地卷入了默然者事件中。

然而從第二部開始,該系列就迷失了方向,片名裡的神奇動物們淪為了配角,甚至連絕對C的紐特也成了工具人。

到了第三部,似乎所有人和魔法動物,都隻是鄧佈利多和格林德沃 “Play的一環”。

而回看《哈利·波特》,哈利的主角位置很清晰,整個故事也是圍繞著他來展開的,縱使某些配角詮釋得很精彩,電影也隻是點到為止,絕不會出現“喧賓奪主”的情況。

2、紐特的成長弧也沒有哈利精彩

對於系列電影來說,主角的成長弧塑造是很重要的。

《哈利·波特》8部電影,影迷是看著哈利一點點成長起來,最終打敗了伏地魔。

而到了《神奇動物》中,除了第一部,我們幾乎看不到主角的成長弧。

雖然紐特出場時已經是個成年人,不像哈利那樣從外形到心理上有著明顯的成長過程,但看著原本木訥、內向的紐特是如何為了保護神奇動物而努力著,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一戰時,還是可以讓不少人產生共鳴的。

但從第二部開始,主角紐特的光彩就漸漸暗淡了下去。如果一部作品無法很好的打造主角人設,可能就已經失敗一半了。

3、電影的換角風波

《神奇動物》的幕後故事可能比電影本身還要“精彩”,當然,這裡是標引號的。

從第二部開始,該系列的制作就麻煩不斷。

先是J.K.羅琳有關跨性別群體的言論讓她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甚至被某些極端的粉絲開除了作者籍。

接著就是格林德沃的扮演者約翰尼·德普陷入了離婚醜聞中,在第二部《格林德沃之罪》時就差點被換角,但在J.K.羅琳的堅持下,他得以繼續出演了這個角色。然而到了第三部,華納公司還是選擇了“割席”,由麥斯·米科爾森接替他出演格林德沃。

好不容易等到《鄧佈利多之謎》即將上映時,“默然者”埃茲拉·米勒又出事了,偷竊、動粗、虐待等醜聞頻出。

這些事件使得《神奇動物》系列的品牌影響力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4、無法與同期系列電影競爭

當年面對《魔戒》、《冰河世紀》、《玩具總動員》、《變形金剛》等超級大IP,《哈利·波特》的成績一點也不遜色,並多次登頂年度票房冠軍,足可見其競爭力之強。

然而,到了《神奇動物》這裡,面對超英電影的“圍剿”,卻有點力不從心了。

不論是強勢的漫威電影宇宙,還是回歸的《星球大戰》,甚至是同出一門的DCEU,《神奇動物》都沒有什麼競爭力。

《格林德沃之罪》和《鄧佈利多之謎》成為了魔法世界電影中票房墊底的兩位。

這樣慘淡的成績,或許就此讓這個系列結束,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當然,對於哈迷,尤其是GGAD的粉絲來說,可能會有些失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