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的“危”與“機”》:極早幹預,培養健康的人格

2024年2月5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1.

靜雅是四年級的學生,這天,她班同學急匆匆跑到辦公室向她班主任李老師求救,靜雅坐在學校對面的河堤臺階哭泣。李老師一聽,心急火燎地趕到河邊,邊安慰,邊把她帶到辦公室 ,並用吹風機將靜雅衣服吹幹(孩子衣服已濕)。

在李老師的詢問下,靜雅斷斷續續告訴了李老師事情的真相,平時,父母總吵罵、打架,她和哥哥整天膽戰心驚。漸漸地,她母親對父親已失去信心,想與丈夫鬧離婚,目前已去外地工作,她和六年級的哥哥被留給爺爺照顧,她說不想讓父母離異,也不想母親去外地工作。

由於思念母親,除了出現過激的行為之外,還影響了她的學業成績,現在,她根本沒有心思學習,作業經常不做。她哥哥也出現同樣的問題,情緒不穩定。

像靜雅這種情況不是個例,隨著時代的發展,離婚率居高不下,給孩子也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心理健康遭到巨大的破壞。

我們該如何開啟傢庭的噴泉,讓清涼甘洌之水再次噴湧而出?

《成長中的“危”與“機”》對讀者很有啟發性。如年輕一代面臨學習壓力、傢庭沖突、網絡成癮、自傷自殺心理障礙,本書提供了從整體和生態角度解決問題的有用信息和建議,也對解決具體問題和案例有參考價值。

2.

這本書凝集了一個傢族祖孫三代的心血。傑弗裡斯是貝內迪克特的父親,貝內迪克特和埃倫是夫妻,安娜則是他們的女兒。他們不斷研究、收集資料、修正,目前,這本書已是第六版。

傢庭問題是青少年不良行為的其中之一。

對於已出現問題苗頭的孩子,要對其進行幹預,及時扭轉孩子的行為,改變他們的態度。

喬斯•斯齊波澤民克 及其同事提出了一種傢庭預防幹預模型。用以改變傢庭中適應不良的互動模式,並促進傢庭對代際間沖突和跨文化沖突的處理能力,它包括三個板塊:

傢庭成長培訓,傢庭成員學習更有效的溝通技能,學習更好地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父母學習如何以民主而非專制的方式指導孩子。

二元文化效能培訓 , 心理咨詢師會幫助傢庭成員學習與二元文化相關的技能,兩代人如何尊重彼此的文化價值觀,以鞏固傢庭成員之間的關系聯盟。

短程策略傢庭咨詢,心理咨詢師會與傢庭進行共計13次的面談咨詢,每次咨詢時長為2小時。心理咨詢師會協助傢庭解決沖突並改善傢庭關系。

3.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首先要解決的是問題歸屬權。

如果孩子在滿足自身需求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但其行為並不妨礙父母的需求得到滿足,那麼問題就出在孩子;如果孩子滿足自己需求的行為對父母造成了妨礙,那麼同題便源於父母;當孩子和父母都無法滿足自身的需求時,問題便出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上。

相應地,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三種:

1.積極傾聽技術

使用積極傾聽技術,就是要讓孩子感受到他們被完全接納和理解。父母要努力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並向孩子表達自己的共情。親子交流過程中的情緒情感可以通過眼神接觸、語音語調和肢體動作表達出來。

下面例子可以形象地說明這一技術。

孩子(哭泣):丹尼爾給走了我的玩具卡車。

(父母):那你肯定很難受。你一定不希望他這麼做。

孩子:對,這讓我很生氣。

2.“我—信息表達技術”

如果父母確定問題出在自己身上,父母可以選擇直接改變環境、改變自己或改變孩子。在聊天時,註意用“我—信息”表達。

“你—信息”與“我—信息”:

“你—信息”:你今天早上沒做傢務。你真的太懶了,一點也不負責任!

“我—信息”:我很生氣,因為你早上沒做傢務!

3.共同解決問題技術

“六步雙贏技巧”解決父母與孩子之間的矛盾。

識別與界定沖突;提出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評估各種可能解決的方案;找出父母與子女都可能接受的方案,並作出承諾;制定實施解決方案的具體行動計劃;執行跟進與效果評估。

無論選擇哪種方式,父母首先都要明確問題歸屬方。如果是孩子的問題,父母就可以使用積極傾聽技術;如果是父母的問題,父母就可以使用“我-信息”表達技術;如果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關系的問題,父母就可以使用共同解決問題技術。

養育孩子任重而道遠,青春期是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可能面臨各種心理危機,本書對從事青少年心理工作的專業人員、教師及傢長而言,是一本不可錯過的案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