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當痔瘡,得癌太冤枉!

2024年2月5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李哥今年40多歲,是河南鄭州一位大車司機,為了生計,整年奔波在路上。

半年前,李哥偶然發現拉粑粑時候帶血。

心想,整天坐在車上,醫生也說司機是痔瘡的高危人群,我這大可能是痔瘡吧。

於是也沒太在意,就按照痔瘡治療,什麼槐角丸啊、坐浴啊、熏洗啊,統統都試過,都不好使。

便血反而更加頻繁,左下腹還隱隱作痛;

還出現了貧血癥狀:面色蒼白,渾身無力。

李哥也感覺不太對勁,妻子更是操心:

(圖源: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

於是,在2023年年底,李哥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鄭州市中心醫院大外科高主任的診室。

高主任一看臉色,又詳細傾聽了李哥的陳述,就感覺不對勁,趕緊查了血常規;

結果顯示,血紅蛋白隻有55g/L,(正常男性應該是大於110g/l),屬於重度貧血;

“大老爺們貧血,必有妖孽”。

貧血不外乎三種原因:失血,造血原料不足(營養不良),造血功能問題;

李哥的情況,明顯屬於失血;

什麼情況會導致失血呢?

於是又安排了腹部CT檢查:

結果顯示:乙狀結腸變粗,結腸壁明顯增厚。

可以明顯看到結腸裡面有一個很大的腫瘤。

幸好,腫瘤看起來還可以外科手術治療。

確診之後,高主任為李哥實施了“高精尖”的微創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算是救了李哥一命。

80%的直腸癌曾被誤診為痔瘡

日常生活中,人們遇到便便帶血,往往有兩種極端:

要麼認為是上火了、痔瘡犯了,因而掉以輕心,貽誤病情;

要麼嚇得花容失色,魂不附體,以為得了腸癌,惶惶不可終日。

其實,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復雜,除了痔瘡和腸癌,還有很多種疾病也會出現不同顏色、不同性質的便血;

比如菌痢、潰結、克羅恩病、胃癌、腸套疊、大的腸息肉等也能引起便血。

然而,最為致命的是,簡單地當成痔瘡,往往拖延到中晚期再去檢查。

據研究,超過80%的直腸癌,最初被自己或首診醫生當成了痔瘡。

出現五個癥狀,不是痔瘡是腸癌

結直腸癌早期雖然沒有明顯癥狀,但仍會隱約釋放一些信號,提醒你癌癥的存在。

如果出現了如下癥狀,千萬不要簡單地認為是痔瘡,需要立即重視起來!

癥狀一:排便習慣發生改變

如果原來規律的排便習慣發生了改變,經常排便次數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時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就一定要警惕腸癌了。

這多是由於腫瘤堵塞腸道,腸道變得狹窄,糞便不易通過,便秘就發生了。

此時,還可能伴隨著肛門下墜和肛門不適感。

癥狀二:出現血便

便血是腸癌早期最明顯的癥狀,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紅色。可與大便同時出現或在便後出現,同時伴有黏液。

痔瘡和腸癌導致便血最大的區別就是

痔瘡導致的便血呈噴射狀或滴狀鮮血,而腸癌引發的便血則為暗紅色,還伴有黏液,一定要學會區分。

癥狀三:疼痛、腹脹、消化不良

腸癌所引起的消化系統癥狀一般表現為腹脹、消化不良等,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輕有重,主要是腸梗阻造成的。

而腹痛或者是腹脹前期表現為間歇性疼痛,後期逐漸轉變為持續腹痛和腹脹。

癥狀四:便便變形

腸癌還會引起大便變形,可呈細桿形、扁帶形或茶褐色的大便

如果平時的便便很粗,突然間變成了鉛筆一般細,也有可能是結直腸癌出現了。腫瘤變大,就會影響便便排出,所以會變細。

因此,上完廁所後要自己時常看一眼,對及時發現病情很重要。

癥狀五:出現裡急後重

腸癌會引起排便次數增多,還會出現排便不盡裡急後重的感覺,所謂“裡急後重”,就是指自己腸道不舒服,還想要再去廁所,卻拉不出來東西、下身墜脹的感覺。

需要說明的是:一旦出現以上信號,往往病情已經不輕了。

因為大腸癌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癥狀。它大多起源於不起眼的小息肉,靜靜地長大後,才會突然發難。

大量研究證實,同從未有過腸鏡檢查的患者相比,做過腸鏡的患者死亡風險下降了61%。

可見無論是有過腹痛腹瀉便血便秘消瘦貧血,等腸道癥狀的病人,還是年過45歲的健康人都應該做一次腸鏡檢查,以及早發現消化道腫瘤,達到早發現、早治療的目的,將腫瘤扼殺在搖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