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氣短?別隻想你的心和肺,還要考慮到你的胃!

2024年2月5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氣短是呼吸困難的一種常見表現,不過相對於喘息和憋氣這種幾乎喘不上氣來的呼吸困難,程度可就相對輕的多得多了。

氣短更像是一種主觀感覺,即感到呼吸費勁或氣不夠用。有的地方方言稱之為“拔氣”,也許更形象一些,就是在正常的呼吸節律中需要深吸一口氣才能把氣吸進來。

雖說氣短是種呼吸系統表現,但發作時大傢的第一反應往往是“我的心臟是不是有問題了!?”。的確,作為我們身體裡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心臟但凡是有點小問題也馬虎不得。

由於心衰、冠心病等心臟疾病導致心功能受損,進而阻礙了肺內的氣體交換,氣短也確實可以成為心臟病的表現之一,但往往會伴隨胸悶、胸痛、心慌等癥狀。我們也可以通過心電圖、心臟彩超或是冠脈造影等檢查,排除這類心臟疾患。

排除心臟病,估計大傢就放了一大半的心了(“放心”這個詞真不是白說的),這時才會考慮呼吸疾病。

肺炎、氣胸、哮喘、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呼吸系統病變也可以使大傢感覺呼吸不暢,出現氣短的癥狀。這些疾病可以通過肺功能檢測、胸部CT等影像學檢查予以排除。

如果檢查了一圈也沒發現心、肺有啥毛病,那還有啥原因會引起氣短呢?

要考慮你的胃!確切地說,應該要想到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可能性。

我們知道,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典型的癥狀是反酸、燒心,為啥還會引起氣短呢?難道它也阻礙肺內氣體交換了?

當然沒那麼直接。

你別看食管和氣管長得是天壤之別,但它倆在我們還是胚胎的時候,那可是同根同源啊,還受相同的神經支配。動物和人體試驗均表明,進入食管的反流物刺激食管下段,會引起迷走神經反射,使呼吸道抵抗性增加,導致氣管痙攣。

當胃食管反流病形成食管高位反流,在咽喉部形成噴灑效應,造成反流物微吸入,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損害支氣管肺組織,引起氣管痙攣。

嚴重的氣管痙攣可表現為哮喘、呼吸困難甚至是窒息,輕度的氣管痙攣可表現為胸悶、氣短甚至沒有癥狀。

另外,我們之前也講了,氣短屬於一種主觀癥狀,會受到個人感受和心理狀態的影響,高強度的精神壓力也是導致氣短的原因之一。胃食管反流病相關的心理障礙(如焦慮、抑鬱)呈高發趨勢,從而增加氣短的發作頻度和程度。

我國著名的中醫典籍《金匱要略》中提及: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經方大傢胡希恕先生釋義認為,平時沒病的人,又未遭受新的外感(如感冒),無故“短氣不足以息者”,就是氣短、呼吸困難,這種情況總是裡實的問題。裡實也是多方面的,包括胃裡太實,停食也短氣,壓迫胸膈。

中醫現代醫傢也認為情志失調,肝膽失於疏泄,橫逆犯胃,導致胃失和降,以致胃氣上逆,上犯食管進而發展為胃食管反流病。而無論是情志失調,還是肝失疏泄,都會導致氣機鬱滯,引起氣短的表現。

所以啊,如果發現自己最近總是氣短,既往還沒有啥心、肺疾病,尤其是伴有反酸、燒心的癥狀,或者有啥不順心的事兒困擾自己,那就要考慮一下你的“胃”,也許你早就是一名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