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日記·2·做一個“幹凈”的傢長

2024年2月5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您好,我是一個有溫度的心理人~


跟豆兒單獨聊天的時候,我都盡量與他保持差不多的高度。

這樣,我們都更容易的明白彼此表達的意思。

在形式上,也讓豆兒更能感覺到我是一個“大哥哥”。因為在角色扮演遊戲的時候,豆兒也會把我當“大哥哥”。

其次,我在心裡尊重豆兒,在“人”和“人格”上,我倆是平等的。我尊重他的獨立意識,給他機會去體驗“能力”的感覺。

豆兒要自己吃飯,雖然掉的到處都是;

豆兒要拖地,我便把手中的拖把遞給了他,教他怎麼拖,別說,還有模有樣;

豆兒要自己剪東西,我便教他用剪刀;

豆兒要自己穿衣服......

我盡可能的滿足豆兒的獨立需要,站在一個孩子的身後去看他看到的,讓他體驗能力和自尊。

如果我僅僅從成人的角度認為一個小孩子能幹什麼,訓斥他瞎摻和,嘲笑他“小笨蛋”,或者因為過於保護而禁止一些“冒險”,那麼豆兒體驗到的更多的是羞恥、失敗和低自我價值感。

因為此時的豆兒正處在人生的第一逆反期,社會性的情感體驗——自尊、羞恥等開始出現,他需要獨立自主,需要體驗能力和成功的快樂。

其次,怎樣做一個“幹凈”的傢長呢?

這裡當然不是指身上的臟東西,而是保持心理上、情緒上的幹凈。

我們都會把過去的與養育者或者重要他人之間的交往模式、情感體驗帶到當下的人際交往當中——移情。

這裡從子女教育的角度簡單點說就是,我們會“復制”我們的養育者或“遺傳”他們的教育方式——包括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方法、情緒。

我會像我父母對我那樣的方式教育豆兒,我肯定會訓斥他——他把一卷新的膠佈拆下來,就為了把裡面的塑料圈拿出來,然後用膠佈掛在胸前,“爸爸,你看,這是我做的勛章。”;

我肯定略帶嘲諷的口氣:“你不是要拖地嗎?你看你拖的!不行還要瞎能!”;

我肯定要求他好好吃玉米,不允許他把玉米棒拿在嘴唇之間滾動,並說著:“我是割草機,我是割草機......”——事實上,我說:“割草機開始割玉米啦!”

豆兒三下五除二便把玉米“割”完了,隻是“割”的東一塊、西一塊。

我肯定會失去很多耐心;

我會維持一個傢長的權威和自戀;

我會跟他的逆反意識——“獨立”進行戰鬥,打壓他的“不聽話”!這便形成了很多傢長口中的“以暴制暴”現象——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會有反抗。

我也就不可能看到豆兒繼續的“割草”遊戲。

“爸爸,我們玩一個遊戲。”他放下玉米棒來到我身邊。

“什麼遊戲?”我放下手中的書本,興奮又好奇的轉向他。

“爸爸,現在你到我這裡都是草,很高的草,你過不來。”豆兒走到離我三四米的地方。

“呼叫小豆豆號割草機,爸爸被高高的草困住了,快來幫我!”我馬上進入角色,結果可想而知,我們玩的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