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魏瓔珞:10年生6胎、20年成後宮之主,卻為何成不了皇後

2024年2月5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在乾隆皇帝多達43位後宮妃嬪中,除了其原配嫡妻——孝賢純皇後,擁有乾隆皇帝的極度恩寵和寵信外,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在乾隆皇帝心中的地位和影響也絕對不容忽視。

孝儀純皇後魏佳氏,即為《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的歷史原型,嘉慶皇帝的生母。

從乾隆十年,魏佳氏進入乾隆皇帝後宮到乾隆三十年,魏佳氏被晉封為皇貴妃,成為實際上的後宮之主,魏佳氏用了20年;從乾隆二十一年,魏佳氏為乾隆皇帝生下第一胎,到乾隆三十一年,魏佳氏為乾隆皇帝生下第六胎,魏佳氏在10年內為乾隆皇帝生育4子2女。

魏瓔珞

乾隆三十八年,魏佳氏所生第二子愛新覺羅·永琰,被乾隆皇帝秘密寫入傳位詔書。

可就是如此恩寵之下,在魏佳氏身居後宮之主長達10年之久的前提下,乾隆四十年,魏佳氏在皇貴妃位上薨逝。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佈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的同時,才將其生母魏佳氏追封為皇後,成全了魏佳氏的皇後夢。

乾隆十三年,乾隆皇帝的嫡後——孝賢純皇後,也就是《延禧攻略》中溫婉柔順的富察皇後原型,崩逝於隨乾隆皇帝東巡的途中,將乾隆皇帝的心捅了一個大窟窿,兩個月後,時為令嬪的魏佳氏被晉封令妃,開始成為富察皇後的“替身”,正式走進了乾隆皇帝的心中。

在乾隆十三年到乾隆二十年之間,因“位次相當、循序而進”而被逐步抬到後位之上的繼皇後那拉氏,風頭似乎壓過了令妃魏佳氏。但自乾隆二十一年,令妃為乾隆皇帝生下皇七女後,魏佳氏便開始了寵冠後宮的生活。

魏瓔珞

乾隆二十四年,魏佳氏被晉封為令貴妃;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和繼皇後那拉氏之間爆發了“帝後矛盾”,繼皇後被“不廢而廢”。而魏佳氏則被晉封為皇貴妃,雖未明確“攝六宮事”之權,但其實際上已經成為當時的後宮之主。

乾隆三十八年,在乾隆皇帝反復權衡之後,將魏佳氏所生皇十五子愛新覺羅·永琰立為皇儲,秘密寫入傳位詔書;而此時,魏佳氏已經身居後宮之主長達八年。

那麼,在如此恩寵之下,乾隆皇帝為何不將魏佳氏冊封為皇後呢?

筆者認為,乾隆皇帝之所以這樣做,有著其具體的苦心在內:

1、礙於魏佳氏出身的理性考慮

魏瓔珞

《延禧攻略》魏瓔珞劇照

孝儀純皇後魏佳氏一生共被乾隆皇帝恩賜了兩次“抬旗”的巨大恩賞:

第一次:乾隆十六年,將其娘傢由包衣管領改為包衣佐領;

第二次:乾隆四十年,將其娘傢由正黃旗包衣佐領抬入鑲黃旗滿洲,並編為世管佐領;

而根據《清實錄·乾隆朝實錄》對於乾隆十六年,魏佳氏被第一次“抬旗”的記載,可以直接證明魏佳氏的出身:

乾隆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奉旨:令妃娘傢包衣管領人,著從本旗包衣牛錄撥出。欽此。

也就直接說明了魏佳氏的“包衣”出身,不可否認,出身並不高!

魏瓔珞

《延禧攻略》乾隆帝劇照

在清朝歷史上,乾隆皇帝對於皇子乃至後宮妃嬪的出身,是最為重視的帝王。將皇十五子永琰密立為皇儲,也是在“立嫡”、“立賢”、“立長”等三種擇儲標準都宣告無效的前提下,出於對生母魏佳氏的“寵愛”,才讓乾隆皇帝“迫不得已”做出的決定。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佈禪位於皇十五子永琰的同時,將魏佳氏追封為皇後,也是出於對嘉慶皇帝出身的提高。

所以,就魏佳氏的出身而言,乾隆皇帝斷不可能將其當朝冊封為皇後!

2、出於對皇十五子永琰皇儲身份的保護

在康熙朝晚年,被自己的父親愛新覺羅·胤禛用作奪嫡籌碼的愛新覺羅·弘歷,親身經歷過“九子奪嫡”的冷血和殘酷。雍正元年,弘歷被起其父雍正皇帝以“秘密立儲”的方式,寫入傳位詔書,有效地杜絕了類似康熙朝晚年的皇帝奪嫡情況。“秘密立儲”,遂成定制。

魏瓔珞

乾隆皇帝延續了雍正皇帝所創“秘密立儲”制度,而該項制度的最大特點就在於“秘密”二字,也隻有完成了對皇儲人選的隱藏保護,才能真正實現“秘密立儲”的意義。

乾隆三十八年,乾隆皇帝將皇十五子永琰秘密立為皇儲,而其生母魏佳氏已經貴為後宮之主,如果再晉封魏佳氏為皇後,就幾乎公開了永琰的皇儲身份,這很可能會直接引發其餘皇子對皇位的瘋狂爭奪,對皇十五子永琰的瘋狂進攻和陷害,朝臣結黨、朝局混亂,立刻就就會爆發。

3、礙於乾隆三十年“帝後矛盾”的負面影響

乾隆三十年的“帝後矛盾”,到底因何爆發?

《清史稿·列傳一·後妃》有載:

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發,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

魏瓔珞

而根據乾隆皇帝對繼皇後那拉氏的訓斥諭旨來看,繼皇後是因為“性忽改常,於皇太後前不能恪盡孝道。比至杭州,則舉動尤乖正理,跡類瘋迷”,以至於做出了“剪發”這等滿族非常忌諱的“大不敬”之事,才惹怒了乾隆皇帝,將其“不廢而廢”的。

《清實錄·乾隆朝實錄》記載了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對“帝後矛盾”的正面解釋:

孝賢皇後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後,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後因病薨逝,隻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

這裡也直接說明了繼皇後正是因為做出了“國俗所最忌者”——剪發,才引發了“帝後矛盾”

那麼,繼皇後那拉氏為何在乾隆皇帝南巡期間,會做出“剪發”的舉動呢?

魏瓔珞

乾隆帝南巡圖

關於繼皇後剪發的原因,清朝官方文獻未給出明確說明,但根據野史傳聞的記載和乾隆皇帝南巡歸來,立即將魏佳氏晉封為皇貴妃的舉動來看,繼皇後之所以“剪發明志”,和魏佳氏有著直接關系。

相傳,乾隆皇帝一直想將自己倍加寵愛的魏佳氏晉封為皇貴妃,而根據清朝祖制,隻有在皇後崩逝或者病重等無法正常行使皇後職權;或者貴妃病重,用以“沖喜”才能加封皇貴妃。乾隆三十年,繼皇後春秋正盛,乾隆皇帝此舉無疑是對繼皇後的嚴重挑戰和侮辱。

所以,才有了繼皇後以“剪發”“明志”,而發出自己抗議聲音的做法!

“帝後矛盾”自爆發之日,尤其是在乾隆皇帝以“嬪”位等級為繼皇後那拉氏置辦喪儀以後,民間對於乾隆皇帝的負面評價、消極輿論出現了集中爆發的情況,而且一直持續到了魏佳氏薨逝以後。在這種情況之下,乾隆皇帝為何維護正面形象,維護皇帝權威,隻能犧牲魏佳氏,斷掉了魏佳氏的皇後夢。

魏瓔珞

說到底,生在皇傢,哪怕是乾隆皇帝這般將皇權集中發展到極致狀態的盛世帝王,也無法做到隨心所欲,無法真正按照自己內心的想法行事。魏佳氏在薨逝20年後,到底被追封為了皇後,也算是聊做安慰了!

參考文獻:《清實錄·乾隆朝實錄》、《清史稿·列傳一·後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