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傷寒又像肺炎,鸚鵡熱這種“鳥病”還能感染人

2024年2月5日 26点热度 0人点赞

本想補身體,卻意外染病。劉女士的侄女前段時間回傢探親,特意帶野鳥給她補身體,處理這些鳥一周後反復發燒咳嗽,最終在醫院查出“鸚鵡熱衣原體”。


“鸚鵡熱”又稱飼鳥病,是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人類吸入含有鸚鵡熱衣原體的空氣便可感染此病,主要傳染源有鴿子、金絲雀、相思鳥、紅雀等鳥類和雞、鴨等傢禽。


“隻要是鳥類,都存在一定風險,尤其是野生的鳥類或禽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趙宏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上指出,鸚鵡熱衣原體主要通過呼吸道或接觸帶菌禽類的分泌物而感染,除鸚鵡之外,過往也曾報道過因接觸鴿子、傢雞等致病的案例。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吳赤紅介紹,“鸚鵡熱”的發病率不高,臨床表現既像傷寒又像肺炎。該病起病緩慢,患者會出現發熱、頭痛並伴明顯肌痛(常見於背頸部)癥狀,體溫逐漸升高,三四天後可超過40℃。1周左右出現咳嗽、咳少量黏痰或血性痰、呼吸困難等肺炎表現。


“少數患者還可能發生肝臟、心臟和神經系統並發癥,導致肝功能異常、黃疸、心肌炎甚至出現嗜睡、譫妄、木僵、抽搐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吳赤紅強調。


“養鳥愛好者在飼養和逗鳥過程中一定要註意衛生。”吳赤紅建議,鳥類在傢人經常活動的區域遊玩時,要用塑料袋、佈片等進行襯墊,防止被鳥類的遺留物污染;鳥類咬過的玩具可采用蒸煮的方法消毒,不耐高溫的物件可以用流動水漂洗後在室外通風處晾幹。“如有多個鳥籠,放置時應註意避免食物、羽毛或排泄物在它們之間傳播。例如:不要堆疊鳥籠;鄰近的鳥籠應采用側面密實的箱子或隔板相隔等。”吳赤紅提醒。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病科主任醫師楊益大亦提醒,預防鸚鵡熱衣原體肺炎要做到以下幾點。


  • 做好個人防護
盡量避免吸入鳥類或傢禽類的羽毛或含有其糞便的塵埃,尤其在野外,避免直接接觸野生鳥類,接觸後應及時清洗雙手。

  • 及時清掃環境
傢中的空調外機、陽臺欄桿等最有可能被鳥類污染,在清掃時應佩戴口罩、手套等。

  • 不隨便吃“野味”

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禽鳥,切勿購買來歷可疑或不明的患病禽鳥寵物。

  • 警惕身體變化

鸚鵡熱衣原體侵入人體後,潛伏期一般為7-15天,短則3-4天,最長可達45天。如果在接觸鳥類或禽類後出現高熱、惡寒、咳嗽、肌肉痛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支原體肺炎高發 專傢詳解治療首選藥物之一阿奇黴素

拒絕柿石癥:不空腹、不連皮、不過量、不與蟹同食

“一體檢就結節”,專傢詳解高發原因、應對之策

本文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