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天睿董事長於博:從“券商直投”到“券商私募”,首要轉變服務模式

2024年2月5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管理基金22支,管理規模逾63億元人民幣,作為2018年登陸A股的天風證券唯一的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天風天睿已在股權投資領域耕耘六年有餘。近日,在天風天睿“領禦資本,協創產融——新經濟、新產業、新投行”為主題的投資年會現場,投中網獨傢采訪了天風證券董事長助理、天風天睿董事長於博。

“在中國新經濟轉型下,我們也在做新的探索。新經濟、新產業、新投行,其實也是新投資。投資是一個附生經濟,或者說是技術經濟。實體經濟在深刻的轉型過程中,我們做投行、做投資也要在順應深刻的技術變革過程中,對服務方式做出改變。”於博表示。

提及服務轉型,於博稱,“我覺得做投資要踏踏實實為實體企業、為真正在做事的企業傢們服務。在投資中,應該是企業傢為主,投資為輔。”

於博

從“券商直投”走向“券商私募”

“這個行業還是要有自律性。”於博在接受投中網采訪中多次強調“自律”的重要性,“我們要明白什麼錢該用,什麼錢該投,什麼錢不能用。”

合規運營,是這傢投資機構秉持的首要原則。在於博看來,“投資是一項長期任務,不能短期化。”

2016年12月30日,中證協發佈《證券公司私募投資基金子公司管理規范》,規范要求,券商私募子公司成立基金自有資金比例不得超過20%。2018年4月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券商系私募面臨著史上最嚴峻的監管,同時逐步走向市場化規范發展。

“其實資管新規的意義比明面上的條款更深入。”於博對投中網坦言,新規有效降低了整個一級市場的高估值及泡沫化,“如果一級市場泡沫一直吹下去,二級市場接不住,巨大的社會資本都耗掉了。說到底,就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的錢,到裡頭玩了一場資本遊戲。”因此,從這個方面來看,新規具有非常正向的意義。

於博透露稱,當前天風天睿的LP結構與市場化VC/PE機構差別不大,資金主要來源於三方面。第一,為政府引導基金、產業基金、地方政府扶持基金等;第二,為來自於不同行業的長期專業出資人;第三,為金融同業資金。

在投中《2019年中國券商私募報告》中指出,券商私募子公司能夠有效發揮集團資源優勢,依托券商母公司強大研究團隊,專業度較高,投資研究能力強。同時,券商私募子公司成熟的風控體系有助於獲得機構投資者的青睞。

在於博看來,券商私募的核心優勢首先在於與傳統券商業務的聯動,天風天睿依托天風證券豐富的產業資源和研究智庫,以及營業部覆蓋全國的地方資源,可以為企業在投資後持續引入資本服務和產業資源,甚至可以為企業提供上市後完整的研究、並購、發債等服務。

其次,企業可以得到投行及研究所團隊給出的完整的估值及定價方案。於博解釋稱,“這並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股權投資方案,是企業上市的全套估值及定價方案。”

“總之,券商系私募最大優勢在於覆蓋企業成長周期的創業服務。券商私募子公司轉型後須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借助母公司資源和業務優勢,走差異化競爭之路。”於博表示。

天風天睿母公司天風證券常常被業界定義為“新銳券商”,而身兼天風證券董事長助理的於博介紹稱,天風證券是最具服務精神的券商。作為具備券商背景的投資機構,“一是我們要往產業的早期走,去發現價值服務價值,讓它的價值走得更平穩。二是要勇於去了解上市公司的需要,踏踏實實為上市公司提供力所能及法律范圍之內許可的幫助,讓上市公司度過困境獲得更好的發展。”

提及團隊,於博同時指出,投資機構“空心化”是機構不容忽視的問題。

具體來講,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沒有經受過傳統行業洗禮、沒有在科技行業實踐過的情況下,直接選擇將“投資”作為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年輕人僅靠分析報告和資本邏輯就想來做投資,這是很危險的”,於博稱。

但是,絕對的經驗主義亦不可取。於博始終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會湧現出來一大批非常優秀的年輕人。他透露稱,天風天睿投資團隊中,85後、90後占比曾高達63%。同時核心投資人員大多出自投行或產業,具備15年以上資本運作或產業經驗。

“合理的團隊是金字塔結構,因為新業務、新產業、新模式,這個東西與年齡無關,與你持續的學習、持續的了解、持續的跟行業裡的企業去交流有關,這個中間沒有什麼資歷好講。在新興領域要以年輕人為師,未來的投資人可能是工程師或技術人員。”

於博表示,“這個行業正在回歸到它本來的價值屬性,由合理的市場規模來承載合理的從業人員。”

無創服不創投

在投資行業選擇上,天風天睿始終關註中國經濟轉型中的新興領域,包括高端制造、醫療健康、教育、消費升級等,推動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整體投資階段偏向於B輪之後IPO之前。

“經濟上行期間,新服務、新模式,新idea一定會走在時代的前列。在經濟相對調整期間,股權投資的調整也和經濟曲線大致相同,一定會更加重視現金流、穩定、企業的成熟度及團隊的互補性。在這種情況下,股權投資不是按照某個大行業,而是按照細分行業來投資,比如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科創板鼓勵的六大行業在國內區域市場的機會都不容小覷。”

對於賽道的選擇,於博稱, “部分行業可能確實沒有投資機會,但這不代表其中的個別企業沒有投資機會。專註於這一行業細分領域的投資機構可以去尋找這種有價值的企業,一樣能取得好的投資結果。對於市場,我們不能過度樂觀,因為過度樂觀會造成心態的浮躁,如果人人都說會炒股、會投資,那麼肯定不正常。但也不能過度悲觀,因為任何事物都呈曲線式發展,整個行業還沒有到風聲鶴唳的地步,無非是恢復理性的過程。”

從整體市場大方向上看,高端制造符合國傢政策扶持鼓勵行業,市場空間大,發展前景較大;從企業看,實體經濟相比互聯網業態對於投資來說更加穩健,符合天風天睿的投資標準。與此同時,券商私募在資本運作方面有天然優勢,依托券商的資源和研究能力,對於傳統經濟轉型升級的產業,具有先天運作優勢。

於博看到了這個賽道的無限機遇。“中國在走向硬科技升級,很多新技術湧現。對於新興硬科技技術,我們會走向早期,如MR(混合現實),我們甚至會走到天使輪。實際上,甚至是科學傢,也會被資本市場重新估值。對於早期項目,重點是幫助企業培育生存土壤,解決企業走向資本化面臨的原始問題。”

“但是,估值增長是個比較‘虛’的指標。”於博告訴投中網,“投早期項目,更多的是要看企業的存活率。對於天使輪及VC類項目的投資,我們要看三年以後能存活多少,而不是說以五千萬的估值投進去,最後估值達到五個億,但是企業沒了。對於投資人來說,這樣的項目是沒有意義的。”

募資緊縮帶來市場容錯率變低,券商私募對於扣動扳機也趨於謹慎,但對於看中的標的似乎並不吝嗇。據於博介紹,天風天睿對於細分行業隱形冠軍,單筆出手多在1-2個億。

所謂“無創服不創投”,在於博的解釋中,他稱,“創業服務雖然從投資上看不見收益,但對於提高企業本身的商業規范有重要作用,可減少企業未來真正走向資本化時可能遇到的原始問題,還能與企業建立起良好的夥伴關系。我認為投資企業應當承擔起相應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

“作為投資機構,必須做好四件事:第一是做好資本服務的金融平臺,第二是做好持續投後服務的管理平臺,第三是做好信息披露的平臺,最後是做好資本中介工作,在發現價值時,做好資金的聚合方。”於博最後稱,“投資機構是金融生態的一部分,好的生態是優秀的產業LP和投資機構共同搭建的。”

在天風天睿的此次年會上,話題圍繞新興產業、新興機遇展開多場演講和探討,5G、大數據、人工智能、硬科技……這些字眼頻繁出現在議題中,投中網看到的是一個深耕行業、專業嚴謹,並且緊抓時代機遇的投資團隊。

“服務”被於博一直強調,他稱,“新產業對我們意味著新的服務模式,投資機構必須深入產業,與企業共同走過3-5年,紮實做好資本服務,讓企業在市場上少受一點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