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散文童年的年味

2024年2月6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文/史聿元

光陰如梭,人生苦短。一晃五十多個春節在我的流年歲月中已經飛逝而過了。年復一年的節日,不知不覺將人從童年變成了老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愈發懷念起童年春節的陳年往事。想起童年的年味是最香甜的,也是最令人回味的。雖然是久遠的回憶,但一切又是那麼的鮮活、記憶猶新。

春夏秋冬日起日落,天高氣爽,風吹雲散,一轉眼又是一年臘月到了,歲終臘月,時過小寒,年味兒也就漸漸地越來越濃烈了。記得童年時,年味是母親親手做的餃子,是父親放鞭炮的聲音,是童年歡聲笑語的追逐嬉戲。

那時的我,藏好父母給買的鞭炮,看著父母做的美食,玩著傢鄉的土遊戲,歡歡喜喜地迎接新年的到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年味似乎越來越淡了,再也沒有以前過年的熱情,這種感受相信老年朋友最有感觸了。我認為,關鍵是有沒有真正地參與到其中去,也就是說要參與到整個過年的開始與結束,才能夠享受到過年的滋味。如今,城市化的進程讓越來越多的人湧入城市,春節回傢的車票越來越難搶,人們也越來越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準備過年的東西。

在我的老傢山東魯西南,六十年代的農村,一到臘月二十三的時候,年的氛圍就開始濃厚了起來,過年已經開始倒計時了。傢鄉的民諺也說:“三祭灶,四掃屋,五蒸饃饃,六殺豬……”我這裡所說的“三祭灶”,指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奠灶王爺的事,也稱送灶爺上天匯報民間諸事。據老年人講過的神話傳說中講的,這一天灶爺要上天匯報工作,古時人們認為灶爺上天,如果是能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每個傢裡帶來幸福,保佑來年全傢平安幸福。

因此,每年到了臘月二十三,傢傢戶戶都要祭祀灶神,除了準備“甜蜜”食品送灶爺,還將奉祀往年的灶君舊紙揭下來,連同紙錠等一起焚燒,以示灶神上天了,到了除夕那天接神時,再跪行接灶神之禮,奉祀灶神後,再在灶上粘貼新的灶君紙,祈禱新的一年中一傢平平安安,幸福安康。

過了小年,從臘月二十四日開始,是人們年前最忙碌的時刻。每傢每戶就開始打掃屋子、洗衣服,傢裡案板上堆滿發面,灶臺裡架起柴火,油鍋裡泛著油花,籠屜裡彌漫著蒸汽。每到這時候我就不出門了,都圍在灶臺前轉悠。聞著油香,咽著唾沫,兩眼盯著鍋裡的油炸食品,饞的直流口水,看著親的動作移動,每當炸出一鍋,便激動的歡呼著,炸出了,很急切地想吃上一塊。親看我著急的樣子就撈幾個油渣分給我吃。大人為防止小孩偷吃油炸食物,將盛著油炸食物的筐子吊到房梁上,小孩踩著凳子也是夠不著的。

終於熬到大年三十了。大人開始貼春聯和年畫,婦女開始清掃院落,孩子開始燃放鞭炮。鮮紅的春聯透著淡淡的墨香,貼上春聯後頓時濃濃的年味就出來了。傢傢炊煙裊裊升起,戶戶鍋碗飄香。等到下午在父輩的帶領下,拿著準備好的“祭品”,一起到傢族墳地祭祖是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也是老祖先們一代代留傳下來的風俗,據說這種風俗始於漢代的祭祀儀式,是教育後代過節不忘先輩的一個傳統,要孝敬感恩和尊老敬老的美德體現。

父輩在傢族墳地上把祭祖的祭品都一樣樣的獻上,每一個墳頭上壓上表紙,然後燒紙跪拜叩頭,然後再放一陣鞭炮,父輩還要念叨“各位先人們,過年了,都回傢過年吧”。祭祖回來,親從包袱裡拿出過年的新裝,我們兄妹迫不及待地換上新衣,坐在飯桌前等著年夜飯。除夕之夜全傢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辭舊迎新。狼吞虎咽般吃完年夜飯,磕了頭拿了壓歲錢,小心翼翼地把錢放進衣口袋裡,然後在棉襖外邊使勁地拍一拍,跑出門吆喝小夥伴們聚集起來,開始燃放鞭炮,挨傢挨戶串門拜年。隨著新年的鐘聲的敲響,年味在一陣陣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達到了高潮

那時候正月初一早晨,傢傢都要起五更放鞭炮。連平時愛睡懶覺的人傢也會

早早起床放鞭炮。據說誰傢起得早,誰傢來年就有福,就有好運。天還不亮,父母就把我們還在睡夢中的孩子都叫起床。待母親為諸神上完供,餃子端上桌後,我們在父母的帶領下向諸神及祖先祭拜,然後我們在大哥的帶領下依次給父母分別磕頭拜年,並送上健康長壽之類的祝福。吃過餃子,要到血緣關系的長輩傢磕頭拜年。長輩給我們小孩壓歲錢,一般都是一毛兩毛的錢,傢庭較好的長輩給的比較多,五毛錢算是最多的了。這與當時的經濟條件有關。錢雖不多,但體現了長輩對孩子的關愛,希望晚輩無病無災,健康成長。拿到壓歲錢後,非常高興,感到還是過年好呀!用壓歲錢買鞭炮、玩具和糖果等。對於一般鄉親,除鄰居外,就不逐戶上門磕頭拜年了。若在拜年途中相遇,互相說一聲“過年好,雙方拱手作個揖就算拜年了。”

那個時代的春節期間,每傢每戶走親戚是必備的事,雖然沒有什麼好的禮物可送,但親情味特別濃厚,年味十足。記得小時候跟隨父母走親戚的場景記憶猶新,瞬間被那些畫面觸動了內心。那時候走親戚基本靠走路,能騎自行車走親戚的傢庭條件是比較好的,不像現在開著各式各樣的車走親戚。有時候走親戚母親不想帶我去我就哭,寧願挨一頓打都要跟著去。挎上裝滿麻花油條果子的籃子,不管天氣好壞雷打不動,雨雪下的再大、路再泥濘結冰、也風雨無阻,親戚該走還是會走的,一走就要走一兩個鐘頭,親戚早早的在傢門口等候了。

走親戚的隊伍川流不息,有說有笑,不知不覺就到了親戚傢。親戚早就把火點好了,大傢圍在爐子旁邊,一邊嗑瓜子一邊有說有笑說的聊著傢常,房子破空間小,那又如何。飯菜雖然很簡單,窮是窮了點,但肉有肉味,菜有菜味,人有人情味,親情味十足就夠了。邊聊天邊喝酒吃飯少說也得四五十分鐘,有時喝到中途興致來了還要劃拳。劃拳的短語變換和調子的飆升會讓你感到喝酒人的興奮和豪爽,還有點毫無懼怕的英雄氣概。這樣一來這頓酒喝的時間有可能會拖延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最開心的就是收到壓歲錢了,那時候的壓歲錢都是一毛兩毛的,花生糖果塞得滿滿的一口袋,別提多開心了。回傢的路上,總能看到醉酒的大人走路東倒西歪,有的還躺在路邊上。隻可惜這樣的場景再也見不到了,這樣的年再也沒有了。

想起那時的年味,在每個人的心裡都會有不同的答案和體會。對於孩子而言,年味就是穿新衣、放鞭炮,走親戚、壓歲錢;對於大人而言,年味就是趕年集,買年貨,掃陽塵,蒸年饃,吃年飯,全傢大團圓,生活的幸福美滿……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而如今拜年的習俗似乎也沒有原來那麼隆重那麼規矩了,人們對拜年的觀念和形式也不斷與時俱進。在農村除了自傢長輩和近親戚仍磕頭拜年外,一般親朋說個拜年話就行了,大多數人特別是年輕人也不太在意了。拜年持續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年輕人開著小車或騎著電動三輪車一天就把所有的親戚走遍,把年拜完了。同事之間、朋友之間,也從過去的登門拜訪,發展到如今的電話拜年、微信拜年。不管采取何種方式拜年,都能起到增加親情、友情、鄉情、感情的目的。同時促進社會的和諧,彰顯濃重熱烈的節日氣氛。

童年的年味不僅是舌尖上的體驗,生活上的享受,視覺上的感受;更是傢鄉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希望的味道。年味,是遠去的鄉愁記憶,還有那些漸行漸遠的鄉村年俗;年味,是無論何時何地,都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濃得香醇,就像綿厚修長的陳年老酒,給人留下最深、最醇美的記憶。

如今過年卻是冷冷清清,村裡居住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年青人一般都到城裡安傢了,因各種原因回村過年的也不多,年隊伍寥寥無幾,越來越體會不到兒時過年的渴盼和喜悅。雖說小時候窮,過年缺的是年貨,但不缺年味兒;現在生活條件優越了,年味卻越來越淡了,但思鄉之情卻越來越濃烈了!

隨著新年的臨近,年味越來越濃。在這最溫馨的人間煙火中,聆聽新年的鐘聲,感悟生活的熱誠和歲月的饋贈,讓我們一起把博大情深的千年文化代代傳承,衷心祝願: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各族人民平平安安慶團圓!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