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植物園裡梅花已盛開?記者現場探訪:尋梅正當時,有不文明賞花現象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婷

最近,不少網友陸續分享杭州植物園的賞梅攻略,或是翻出往年美照心生憧憬。

梅花開得怎麼樣了?

今天(1月27日)上午,潮新聞記者前往植物園靈峰探梅景區,為大傢一探究竟。

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植物園內已經掛出了“香韻靈峰”“龍行龘龘”的條幅。靈峰探梅,將是接下來這裡的勝景。

梅花含苞待放,需要認真探尋

梅花開了嗎?在青芝塢入口處,工作人員指著一株梅花說:“你看都是花苞。”

品梅苑內,一眼望去,梅樹仿佛光禿禿,要仔細在枝丫裡找,倒是可以發現不少驚喜。

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正在攝影的陳先榮每年都來這邊拍梅花,一大早八點多就到了,看了一圈,發現了零星的白色梅花,紅梅倒是還沒開,“花苞太小了,不好拍。”

紅梅花苞。拍友 陳先榮 攝

他本來計劃停車一小時來拍,沒想到尋花入迷,拍著拍著就超時了,“難找咧!”找到了一朵綻放的紅梅,端起相機又拍了起來。

綻放的紅梅。拍友 陳先榮 攝

欽先生帶著孩子在梅林裡蹣跚學步,他住在附近,時常過來賞花,“今年開得好像比往年晚一點。”

他回憶起以往梅花盛開的時候,一進來品梅苑,樹枝上都是滿滿的花朵,像一片紅霞一樣。

鄭阿姨早上7點半就到植物園了,“人少,我可以拍好看的視頻。”

她去過很多地方看梅花,除了植物園,還有孤山、超山、西溪濕地等。

她覺得,植物園的梅花種得更為集中,超山的花多又分散,孤山則因為更靠近西湖而遊客更多。

白色梅花。拍友 陳先榮 攝

賞花要文明,爬樹拍照要不得

在品梅苑內,幾位大人帶著孩子正爬樹拍照,不時說著“你又長高了”“這個很帥”之類的話語。

有遊客在一旁說:怎麼這麼多孩子爬樹的?

存在不文明賞花現象 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一位正拍攝的女士稱,他們是一傢攝影工作室,來給孩子們拍照。

當記者問,爬樹是否被允許時,對方表示“這個樹可以爬”。在記者表明身份後,又改口說他們一直提醒孩子在爬樹時不要搖晃樹木。

記者又問,僅僅爬上去是否也會不利於樹木生長?對方並未回復,而是將孩子們喊下來,離開了。

在此,也提醒大傢,愛護樹木,文明賞花。

蠟梅盛開,暗香浮動

“我不是來看梅花的,是來看蠟梅。”一位大姐說,她半個月前就來看了一次蠟梅,現在這裡香味更濃了。

相比還是花苞的梅花,找蠟梅可容易多了。遠遠望去,黃色的花朵分佈在各處。靠近一聞,確實有暗香浮動。

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張女士也是特地來看蠟梅。每年春節前,她都要特地來看看心心念念的這些樹。

“相比於梅花,我更喜歡蠟梅,冬季嚴寒,它也能開花。”她覺得,植物園一年四季都很美,春季喧囂,冬日清香,她喜歡在空氣清冷的日子裡,漫步園內,看看花,聞聞花香。

不過,對於梅花,張女士也喜歡。她指著湖邊一株梅樹說,先開花後長葉,所以即使還在含苞期,遠遠望去也是如煙似霧,再欣賞欣賞枝幹遒勁,“真的很美。”

正是蠟梅盛開期,有網友在分享攻略時,會寫作“臘梅”。

杭州植物園高級工程師、梅花專傢胡中說,目前正是蠟梅盛開期。蠟梅科裡還有夏秋開花的品種,不僅僅綻放在臘月,用“蠟梅”更合適。

古代會采用蜂蠟制作蠟燭,蜂蠟是黃色的,用“蠟”字可以凸顯花瓣的顏色和質感,所以蘇軾在《蠟梅一首贈趙景貺》中寫:“蜜蜂采花作黃蠟,取蠟為花亦其物。”

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春節前後是最佳賞梅期

別看名字都帶有“梅”,其實蠟梅和梅花並不是同一個品種,二者的科屬不同、花期不同、香味也不同。

整個靈峰探梅景區裡共收集了11個梅花品種群,100餘個梅花品種,栽梅樹5000餘株。

植物園內的梅花。拍友 陳先榮 攝

蠟梅盛開,梅花易尋。眼下,杭州植物園裡還是“二梅爭艷”的景象。以黃色為主的蠟梅開得正熱烈,花期預計可以持續到1月中下旬;以紅色、白色為主的梅花則在枝幹間隱隱約約。

賞花的遊客絡繹不絕 潮新聞記者 徐婷 攝

“梅花還沒到最多的時候,要在春節前後開得最茂盛。”胡中介紹道,蠟梅是冬天最後一朵花,梅花則是春天的第一朵花。

梅花的觀賞期有三個階段:尋梅、探梅、賞梅。

胡中表示,目前正處於尋梅期,由於今年氣溫忽上忽下,每株單體對溫度的感知也不同,會出現零星梅花搶先綻放的驚喜。等梅花積累到一定數量後,則進入探梅期;墜滿枝頭時,則是最佳賞梅期。

想看梅花的不要著急,大部分會在春節前後開放,一如詩人所言:此地人傢無玉歷,梅花開日是新年。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