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屬於什麼檔次的官?表面是正廳級,實則是妥妥的副部級別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圖丨九思

文丨九思


提起清朝的知府,您是否也和許多人一樣,總覺得這是個不太重要的官職?影視劇中的形象設定,更加深了這種印象。

其實,若從清朝時期的官僚體系來看,知府的品級和地位,絕非如此簡單。今天,就讓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這一歷史官職的真實內涵。

以廣東省為例,如今廣東省的副部級幹部至少有35人,而正廳級則不下250人。可是在辛亥革命前,廣東全省的四品以上文官才21人而已。

10個知府,全部是從四品,僅次於三品的按察使和鹽運使。由此可見,清代知府的行政級別遠遠高於表面看來的正廳級,它實際上應該是現在的副部級,和市委書記平級。

那麼為何朝廷要將知府安排在如此高的行政級別呢?

第一,清代奉行積極的地方自治政策。中央集權較弱,大量地方事務都交給地方官員處理。因此知府手中握有很大權力,需要配備相應的行政級別。

第二,清朝領土遼闊,交通不便。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有限,需要依靠知府維持地方秩序穩定。所以知府必須具備較高的行政級別,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第三,知府任期很長,平均在一個任上可以待上三五年,有足夠時間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這就需要具備較高的行政級別以匹配其事權范圍。

第四,知府選拔范圍多為翰林院官和各部的司官。這些人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政治資歷,如果安排在太低的行政級別上也與其不符。

所以說,知府之所以可以被看成副部級幹部,正是由於其獨特的歷史地位所決定的。表面上隻是個正廳級小官,但實則地位崇高,可謂是皇帝的心腹愛將。

如今想要當上知府,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現在的副部級都需要嚴格的提拔順序,崗位少之又少,競爭異常激烈。

那麼想要成為知府,在清朝又需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其實在清代,大多數知府都不是從基層官員中提拔上來的。真正的基層官員如果想升為知府,那是異常艱難的。

知府的任命主要來自兩方面:

一是翰林院出身的官員。翰林院是管理文官的部門,出身這裡的大多是皇帝的心腹手下,具有較高的政治資歷。這些人往往可以越級提拔,直接擔任知府一職。

二是各部門的司官。各部門的司官地位也很高,直接管理部門事務。有經驗的司官也常常被空降到各省擔任知府,不需要從基層做起。

反觀起步於州縣的基層官員,想要一步步升到知府幾乎是不可能的。

因為朝廷任用知府,多秉持皇帝的主張,皇帝隻會任用他認為靠得住、信得過的人。至少也是他腦中有印象的人,才會被提拔為知府。

所以,想要成為知府,最好的方法就是入選翰林院,然後獲得皇帝的賞識。如果無法進入翰林院,也要想方設法進入皇帝的視野,讓皇帝對你有所印象。這是清代官場的現實。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知府確實是鳥官,但是對於翰林官員和部門司官而言,如果不能提拔到知府位置,那才是真正的失敗。因為知府意味著進入中高層統治階級,地位崇高。

今人或許會問,知府權力那麼大,地位那麼高,為何還會有像《雍正王朝》裡描寫的那樣無能的知府?

這也不難理解,小說和電視劇終究會有誇張的描寫,現實中的知府不會那麼無知無能。即便是翰林和部門司官出身,也難免有能力參差不齊的情況。個別知府能力的確可能有問題。

加上皇帝也無法完全了解每個知府的真實能力,空降任命難免會出現失誤。就算真的遇到無能的知府,也很難被免職。知府任期很長,平均三五年,中央不太容易幹預。

所以個別知府出現問題也是無可避免的,但總體而言,大部分知府還是能夠勝任工作,將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於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後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