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成為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開端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在中國封建時代,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掀起了農民起義的風暴,為封建社會的動蕩埋下了伏筆。這一起義不僅是歷史的開端,更是農民階層反抗壓迫的探索之旅。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這兩位領袖是如何在大澤鄉激發起義的火花?他們的舉起的義旗,是否為封建制度帶來了真正的變革?

一、命懸一線,起義萌生

公元前209年,秦二世發動了規模浩大的征兵活動。陳勝是這批新征召入伍的士兵中一名屯長,而吳廣則是他手下一個營的統領。他們帶領900多人,接受兩名秦朝軍官的押解,日夜兼程前往邊疆駐防。

原本的計劃是他們要在20天內趕到漁陽屯田墾荒,可行至大澤鄉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阻礙了去路。陳勝他們隻能就地紮營歇息。

而按照秦朝的軍法,軍隊行進途中,一旦誤期,無論士兵將領,一律處死。此時此刻,他們面臨的就是死路一條。

大雨滂沱,營地沒入夜色。陳勝皺著眉頭步入帳篷,心緒復雜。他是楚國人,從小聰慧過人, 20歲時便以才幹出眾而得到重用,擔任了屯長一職。如今正值壯年,卻要白白丟掉性命,實在難以割舍。

這時,吳廣快步走近,還不待開口,兩人的目光就默契地交匯在了一起。原來,吳廣也心有不甘。他生於戰國末期,目睹六國相繼滅亡,深感時運不濟。現今這亂世,自己的命運又豈能由他人操控?與其束手就擒,倒不如奮起一搏,何況我輩正值壯年,忍辱偷生實在可恥!

二人若此,心意契合,竟一見如故。陳勝開口道:“大丈夫當為國傢社稷效力,豈能讓官府控制生死?不如我們起兵反叛,隻求一死,也要留下些什麼給這亂世!”吳廣聽罷大悟,當下決定同陳勝秘密謀劃起義大業。

二、佈局天機,惑眾造勢

然,要發動如此大規模的叛亂,僅僅依靠二人之力遠遠不夠。任憑他們有天大的膽識和雄心壯志,若無民心相許,終歸難成氣候。陳勝和吳廣凝重思索,如何能在短時間內贏得軍心和民心,成了擺在眼前的當務之急。

此時此刻,支配軍隊生死的,正是秦朝委派來的兩名軍官。這二人忠心耿耿,必定會堅決鎮壓任何叛亂。陳勝心念一轉,暗自對吳廣使了個眼色:我等正值絕境,倘若能挾天子以令諸侯,利用神跡巫術來迷惑眾人,或能一舉成事!

二人決定孤註一擲,豁出性命,開始了他們大膽的計謀。吳廣來到一座廢棄的祠堂,趁夜點亮了火把。林中火光沖天而起,在漆黑的長夜中分外刺眼。這時,他學狐貍的叫聲高喊:“大楚興,陳勝王!”聲音在山谷中回蕩,驚醒了熟睡的士卒們。

短短一夜之間,鬼神顯靈,陳吳二人威望大增。眾說紛紜,百姓們議論紛紛,都在猜測這神秘的信號究竟代表了什麼。正當一切尚待明朗之時,更大的變故陡然而至!

三、助紂為虐,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次日清晨,眾人還在議論紛紛之時,卻見吳廣被二校尉鞭打,血花濺了一地。原來兩位校尉醉酒後無端毆打忠良。這下可好,吳廣在本營頗有威望,受他節制的數百名士卒此時看到自傢將領遭此不白之辱,個個義憤填膺、怒火中燒。

眼看這已經到了水落石出、民心可用的關頭,吳廣決意孤註一擲。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奪下校尉佩劍將其斬殺。

嘩然聲中,另一名校尉也應聲倒地。雖然行為殘忍,但此舉的效果卻立竿見影——士卒們看到自傢將領終於敢於橫加秦官,秦傢天下竟也不是那麼堅不可摧!

短短一夜之間,神鬼巫祝、殺戮慘案接連出現,眾目睽睽之下,這一切不亞於上天的指示。陳勝和吳廣已然成為上天塑造的王者了!

四、乘時勢,聲勢浩大集結

幾百雙期待和駭然的眼睛註視著陳勝。這個平日裡與眾人打成一片的人,此時威嚴地宣告:“大傢都看到了,上天已經選擇了我!這場大雨讓我們失去按時前去的機會,如果再不采取行動,等著我們的隻有血吼和死亡。我奉天意而來,諸君願意跟隨我走這最後一條路嗎?”

人們的內心在動搖,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頭,誰不渴求一線希望?而立於眾人面前的陳勝,好像就是這一線希望。再想想剛才兩位校尉被斬,立竿見影的效果,此時此刻,誰還會質疑陳勝的神聖不可侵犯?一時間,“陳勝王”的呼聲響徹雲霄!

五、兵分二路,激濁揚清 引蜂引蝶

一夜之間,陳勝和吳廣分別自立為將軍和都尉,確立了軍中的最高地位。手握重兵的二人商量後決定,還需迅速擴大勢力范圍、壯大自己的力量。於是他們約定以河為界,各自發展,並相約在蘄縣匯合。

消息傳開後,陳勝這邊很快聚集了5000餘人。原本受他節制的部隊幾乎全部歸附,此外還有原本歸屬吳廣和其他將領的三千餘人。而吳廣那邊的發展也十分迅速,僅十餘日就聚集了近四千之眾。兩股勢力匯合後,不出半月時間,陳吳大軍就壯大到了近萬人。

六、所向披靡,甘露普曬

農歷三月,陳吳大軍攻克大澤、蒲縣等地。這些年來,秦政壓迫太甚,百姓們早已積怨甚深。一聽說楚國興軍,便蜂擁而至,前仆後繼加入革命大業。再然後,蘄、郃陽也相繼淪陷。大軍所過之處,沒有一個城池能夠抵擋,所向披靡。

六月時,陳勝稱王的消息更是在各地迅速傳開。因為吳廣有意打通和楚地的聯系,聲勢上也更加強大。很快,除了咸陽一帶大多數中原之地,基本上整個秦國境內都在陳吳二人的控制之下。農民起義軍的聲勢之大、勢力之盛,已讓秦王朝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隨時可能面臨覆滅的危機!

七、內憂外患,四面楚歌

與此同時,陳勝稱王的舉動也引起了其他勢力的註意。北面的趙國殘餘勢力蘇代首當其沖向陳吳二人示好。趙國早已滅亡,蘇代手上才三萬之眾,單靠自己難以東山再起。一聽說楚國興兵,蘇代立刻派使者前往大澤結盟。

消息不脛而走,項梁率領的楚國殘軍也聞訊趕來。項梁也在盯梢這邊局勢許久,聽說“楚國故將”起兵,當即帶領二萬五千人馬從江南殺來與陳勝會合。

內憂外患下,秦王朝已是四面楚歌。六月時,趙蘇代的三萬人馬與陳吳大軍背水一戰,秦軍竟遭慘敗。秦王朝在中原僅剩的最後幾個據點隨即失守。

此後三月之間,除秦都咸陽及附近數城之外,秦國其餘城池全部淪陷。這場起義顛覆了秦朝在中原二十餘年的統治,使其陷入前所未有的絕境。

八、功虧一簣,大業不成

然而,正當陳勝等人勝利在望之時,好景不長。此時距離他們在大澤起兵,還不過五六個月時間。期間雖然取得了空前絕後的勝利,但陳勝並沒有因此驕傲自滿。他深知,失去中央統治的各路諸侯勢力開始覬覦自己的成果,自己手頭的軍隊仍然地方武裝的性質居多,遠不能與中央軍隊相比。

果不其然,就在八月時,漢王劉邦的心腹張耳突襲陳縣,陳勝不敵被殺。其他各路起義軍也陸續得失敗收場。終究是時代尚早,陳勝也難逃其劫。雖為大業鋪就了道路,卻終究沒有親手建成最後江山。不過,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陳勝吳廣發動農民起義的壯舉,仍然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結語

血跡斑斑的戰火,最終淬煉出一個嶄新的王朝。秦亡漢興,天下繼續動蕩多年。然而中原之地再未回到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這歸功於陳勝他們第一次試圖建立的統一王朝。

功績卓著的吳廣和陳勝,也分別被封為睢陽侯、酂侯,他們的功勛被銘記千古。陳勝吳廣發動農民起義雖未獲得最終成功,但卻成為日後歷史上一系列農民起義的先河。這也啟示我們,很多事業在當時並不成功,卻為後人鋪平了道路。正如韓信的名言:國傢興亡,匹夫有責。面對時代洪流,個人抉擇能發揮的力量是意想不到的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