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拜之交:十七位歷史名人,八個結交典故

2024年2月6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八拜之交”,意思是指結拜為異姓兄弟姐妹關系,也用來形容極為親密的關系。成語出自宋朝邵伯溫的《聞見前錄》,“豐稷謁潞公,公著道出,語之曰:‘汝父吾客也,隻八拜。’稷不獲已,如數拜之。”

“八拜”原指古代世交子弟謁見長輩時的禮節,後也用來指十七位古人的八個結交典故,即: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舍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和生死之交。

1.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兩人年輕時,鮑叔牙便時常接濟傢中窮困的管仲,後來兩人一同參軍打仗,管仲總是躲在人後,因此被人認為是貪生怕死,又是鮑叔牙告訴眾人,管仲是要留著性命照顧老母。正因如此,管仲說出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齊襄公在位期間荒淫無道,國內動蕩不安,鮑叔牙於是護送公子小白逃亡莒國,管仲則帶著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齊襄公死後,鮑叔牙護送公子小白回國即位,是為齊桓公。齊桓公即位後,本打算任命鮑叔牙為相,鮑叔牙卻極力推薦管仲,並表示自己各方面都不如管仲,使得管仲獲得重用,最終輔佐齊桓公成就霸業。

2.知音之交:俞伯牙與鐘子期。春秋時期,晉大夫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藝極為高超,卻始終難逢知己。後來,俞伯牙奉命出使楚國,於八月十五那天抵達漢陽江口,望著美景一時興起彈起琴來,琴聲吸引來了同樣精通音律的鐘子期,兩人相談一番後頓覺相見恨晚,遂結拜為兄弟,並約定來年中秋再次相會。

次年,俞伯牙再次來到漢陽江口,卻始終沒有等到鐘子期,後經打聽這才得知,原來鐘子期已經不幸染病去世。臨終之前,鐘子期仍然念念不忘兩人的約定,於是讓人將自己墳墓修在了江邊,以求約定之期還能聽到俞伯牙的琴聲。得知此事,俞伯牙來到鐘子期墳前,萬分悲痛的彈奏了一曲,曲罷破琴絕弦,終身不再鼓琴。

3.刎頸之交:杜伯和左儒。兩人都是周宣王時的重臣,且關系十分親密。關於杜伯之死,史料有兩種說法,一是周宣王的寵妃女鳩引誘杜伯不成,惱羞成怒的在周宣王面前誣告杜伯欺辱自己,周宣王於是下令處死杜伯;二是周宣王因為誤信讖語,下令處死了杜伯。

得知周宣王下令處死杜伯後,左儒跑去苦勸周宣王,然而周宣王非但沒有聽進去,反而因為左儒的勸說更為氣惱,說道,“朕殺杜伯,如去藁草,何須多費唇舌?”遂喝令武士將杜伯推出斬首。杜伯被殺後,左儒回到傢中後也自刎而死。

4.舍命之交:羊角哀與左伯桃。戰國時期,出身燕國的好友羊角哀和左伯桃相約前往楚國求官,結果卻在途中被大雪所阻,而且因為缺衣少食,隨時都有凍餓而死的危險。危急時刻,左伯桃認為自己的學問和才能皆不如羊角哀,於是將衣服和糧食都送給了對方,讓其趕快甘露,而自己卻被凍死在了一個樹洞中。

羊角哀得到楚國重用後,楚元王得知了兩人事跡,於是以上卿禮節安葬左伯桃。後來,羊角哀夢到左伯桃說,“感謝你的恩德,我才能得到厚葬。我因為墳塚靠近荊將軍,時常受到他的逼迫,本月十五日我將與其大戰決出勝負。”到了十五日那天,羊角哀帶著兵馬來到左伯桃目前,並制作了三個桐木偶,然後自殺,舍命前去幫助好友。

5.膠漆之交:陳重與雷義。兩人乃東漢豫章郡名士,不僅品德高尚,而且互為至交密友,人們皆稱“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後來,太守張雲聽說陳重之名,舉其為孝廉,陳重本想將機會讓給雷義,但申請了十餘次卻始終未得批準。次年,雷義也被舉為笑臉,兩人因此一同在郡府任職,後又同時官拜尚書郎。

後來,雷義因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便也以生病為由辭職歸鄉。兩人回鄉後不久,雷義又被舉為秀才,雷義也想將機會讓給陳重,但同樣未被批準,於是雷義便假裝發狂,拒絕前往就職。兩人事跡傳開後,三府於是同時征召兩人,其中陳重歷任細陽縣令、會稽太守、侍禦史等職,雷義則歷任灌謁者、侍禦史、南頓令等職。

6.雞黍之交:范式與張劭。兩人早年因同在太學讀書而相識交好,學成之後兩人各歸故裡,臨別之際,范式說兩年後將去張劭府上拜望,並約定了拜見日期。兩年後,眼看到了約定日期,張劭將此事告知了母親,希望母親能準備飯菜招待好友,其母原本不信,張劭卻認為范式絕對是守信之人。到了約定之日,范式果然如期而至,張劭於是殺雞煮黍予以招待。

後來,張劭身患重病臥床不起,臨終之際,因不能見到范式最後一面而長嘆不已。張劭去世之日,擔任郡功曹的范式夢到好友給自己托夢交代後事,於是告假前去奔喪。還不等范式趕到,張劭的靈柩便已經出發了,但卻怎麼也放不進墓穴,其母認為兒子或許有心願未了,於是讓人停靈等待,這才等到了范式。范式哭祭一番後,拉著引棺的繩索牽引靈柩,靈柩這才緩緩向前進入墓穴。

7.生死之交:劉備、關羽與張飛。東漢末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平定黃巾之亂,張飛、關羽亦加入其中,自此追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雖然三人並沒有像《三國演義》那樣結拜,但卻真的是情同兄弟。

而在《三國演義》之中,三人在相識之後,因為感覺甚是投緣,於是在張飛莊上的桃園之中,結為了生死兄弟,約定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傢,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隻願同年同月同日死。

8.忘年之交:孔融與禰衡。禰衡年少時便富有文采和辯才,但卻性格剛直高傲、桀驁不馴,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曹操當權時,禰衡來到許昌謀求發展,並聲稱許昌隻有孔融和楊修值得尊敬,其他名士都是徒有虛名。

孔融得知後,遂前去拜訪禰衡,雖然當時孔融已年屆四十,禰衡還不到二十歲,但兩人見面後卻頗感意氣相投,完全忘記了年齡的隔閡。經過一段時間交往後,孔融對禰衡的才學極為佩服,兩人結為忘年之交。

後來,孔融向曹操推薦禰衡,然而禰衡根本看不起曹操,多次出言詆毀,曹操雖然對其恨之入骨,但卻礙於他的名聲而不敢下手。於是,曹操便派人將禰衡送給了荊州劉表,結果禰衡依舊死性不改,劉表也不願背上誅殺名士的罵名,於是又將其送到了黃祖處,黃祖可不像曹操和劉表那樣顧慮眾多,在禰衡再度出言詆毀時,直接將其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