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的悲慘下場告訴我們,國傢沒有實力,加入什麼條約都沒用!

2024年2月6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引言

葡萄牙,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崛起的一個獨立政權,在15世紀和16世紀時,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傢之一,並在海外擁有廣泛的殖民地。

1494年,葡萄牙與西班牙並稱為“兩大牙”,兩國簽訂了《托德西利亞斯條約》,這份條約實質上就是兩個國傢瓜分世界的約定。

在之後兩個世紀的時間裡,葡萄牙在亞洲、非洲、美洲占據了大量的殖民地,一個小小島國,其全盛時期的統治面積達到了1000多萬平方公裡,比如今中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

不過,因為葡萄牙本土的面積很小,人口也不多,在歐洲其他國傢陸續進入大航海時代後,葡萄牙的發展便逐漸露出頹勢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葡萄牙在海外的殖民地僅留有三處,分別是印度的果阿地區,如今的獨立國傢東帝汶,以及中國澳門

二戰後,葡萄牙因為加入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竟然沒有放棄自己海外的殖民地,而是仍然維持著自己罪惡的殖民統治。

不過,哪怕葡萄牙有北約撐腰,之後還加入了歐盟,但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這三個地方最終還是擺脫了葡萄牙殖民地的身份。

其中,果阿地區是被印度武力收回的,東帝汶則是在葡萄牙政變後被迫放棄的,而澳門是葡萄牙主動歸還給中國的。

葡萄牙對這三塊地區的放棄,除了因為不同時期的國際局勢不同外,主要還是因為自身實力與對手國的對比,是要落入下風的。

下面,我們就通過葡萄牙從當時和西班牙“二分天下”的世界霸主地位,到如今隻能做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國的真實歷史,說明一個國傢具有硬實力的重要性

葡萄牙帝國的輝煌

葡萄牙帝國的崛起和發展是一個充滿冒險和探索的傳奇故事。

自11世紀起,葡萄牙人民在阿爾豐索·阿馬拉爾的率領下,成功抵抗了摩爾人的入侵,奠定了葡萄牙的國傢基礎。

15世紀,葡萄牙達成了幾項關鍵的航海技術突破,如確定經度的方法、改進的導航儀器,以及建造更為適於遠洋航行的船隻等。

這些技術使得葡萄牙的航海傢們能夠跨越大西洋,發現了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在迪亞士、達·伽馬等航海傢的帶領下,葡萄牙帝國開啟了一段前所未有的擴張歷程。

在16世紀,葡萄牙帝國的版圖遍佈全球

從東方的印度、澳門、馬六甲到非洲的莫桑比克、安哥拉,再到南美的巴西,葡萄牙的影響力無處不在。其殖民地帶來了豐富的財富,進一步加速了葡萄牙的崛起。

與此同時,葡萄牙在歐洲大陸也取得了顯著成就。

在意大利戰爭中,葡萄牙軍隊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成功奪取了那不勒斯和西西裡島等地。此外,葡萄牙還在海外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成為歐洲最富有的國傢之一

在文化、科學和藝術領域,葡萄牙帝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詩人卡蒙斯、小說傢埃薩·德·克羅茲等文學巨匠豐富了葡萄牙的文化遺產;而建築大師萊昂·達·科斯塔的作品,如貝倫塔和傑羅尼莫斯修道院等,則展現了葡萄牙帝國的輝煌。

然而,隨著其他歐洲國傢的崛起和全球政治經濟格局的變化,葡萄牙帝國的地位逐漸受到了挑戰,盛極一時的葡萄牙走向了沒落的道路。

葡萄牙失勢

葡萄牙帝國的沒落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涉及多個方面的因素。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葡萄牙帝國的沒落原因。

一方面,葡萄牙帝國的崛起主要依賴於其航海技術的優勢和地理優勢,但隨著其他歐洲國傢的航海技術進步,葡萄牙的技術優勢逐漸消失

另一方面,葡萄牙帝國在維持其龐大殖民地方面面臨著巨大的財政壓力。殖民地的維護和統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而葡萄牙的經濟實力相對較弱,難以支撐其龐大的帝國。

此外,其他歐洲國傢的競爭也是葡萄牙帝國沒落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18世紀和19世紀,崛起的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傢,逐漸取代了葡萄牙在海外貿易和殖民地的地位。

在16世紀中葉,葡萄牙帝國達到了其歷史巔峰時期,控制著世界上許多重要的貿易路線和殖民地。

然而,從17世紀開始,葡萄牙帝國的地位逐漸受到了挑戰。英國、法國和荷蘭等國傢在商業、工業和軍事方面逐漸趕超葡萄牙。

此外,西班牙在1580年吞並了葡萄牙,雖然1640年葡萄牙又恢復獨立,但是長期的政局動蕩,使得葡萄牙的經濟也開始落後於其他歐洲國傢。

隨著時間的推移,葡萄牙帝國的殖民地逐漸失去。

首先是荷蘭在1624年占領了澳門附近的地方(後來成為葡萄牙東印度總督管轄的領地),然後是英國在1637年占領了馬六甲。

在17世紀末和18世紀初,法國和英國先後在歐洲和海外擊敗了葡萄牙。到了18世紀中葉,葡萄牙帝國僅剩下少數殖民地,如巴西和非洲的一些沿海地區。

1822年,巴西宣佈獨立。這一事件引起了葡萄牙政府的強烈反應,他們試圖派兵鎮壓獨立運動。然而,巴西人民在聖保羅市等地的抵抗取得了勝利,最終迫使葡萄牙政府承認了巴西的獨立地位。

最終,葡萄牙帝國的沒落導致了其失去了在全球的影響力。隨著其他歐洲國傢的崛起和競爭,葡萄牙逐漸退出了世界舞臺的中心。

到了20世紀,所謂的葡萄牙帝國失去了大量的殖民地後,早已威勢不在。此時,葡萄牙在全球僅有果阿地區、東帝汶和澳門三塊海外飛地。

隨著這三塊飛地一個個脫離葡萄牙的控制,也正式宣告所謂的“葡萄牙帝國”瓦解

果阿地區回歸印度

果阿地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世紀中葉,當時該地區屬於印度的一個邦國。在16世紀,果阿地區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成為歐洲列強在亞洲的重要貿易據點。

葡萄牙殖民時期,果阿地區成為了重要的商業中心和軍事重地

葡萄牙人在果阿建立了強大的城堡和要塞,以確保該地區的穩定和安全。果阿地區也成為了歐洲列強在亞洲的重要貿易中心,尤其是與印度的紡織品、香料和珠寶等商品的貿易。

1947年,印度擺脫了英國的殖民統治,成為了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傢後,曾要求葡萄牙歸還果阿地區以及達曼和第烏兩塊飛地,但是這個要求遭到了葡萄牙方面的拒絕。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葡萄牙加入了北約組織,並且與美國簽訂了軍事援助協定,以及其他一系列協定,最重要的是,允許美國可以在葡萄牙本土以及其屬地建立軍事基地,以此來換取美國對葡萄牙的支持以及經濟援助。

這樣的條件雖然很屈辱,但是也給了葡萄牙勇氣。在聯合國大會上,葡萄牙公然宣稱果阿地區是葡萄牙的海外省份,並不屬於印度。

但印度也不是好惹的。當時美國、蘇聯爭霸,分別領導北約和華約對立,而印度當時是第三世界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因此一直以“世界第三強國”自居

1961年,“世界第三”印度經過多年的正常交涉後,始終沒有收復失地,終於決定使用武力手段收回。

當時,美國和蘇聯彼此制約,無法輕易下場;而葡萄牙遠在歐洲,僅憑果阿等地維持治安的一些力量根本無法阻止印度。經過了一天零兩個小時的“艱苦”戰鬥後,果阿地區被印度成功收回。

但是,葡萄牙不會輕易認輸,他們始終沒有接受印度對果阿地區的統治,認為隻是印度對它的“侵略”行動。

這樣的鬧劇,直到1974年,葡萄牙內部發生政變,開始走向民主化進程才得以改變。

受這次政變的影響,葡萄牙宣佈放棄所有在海外的殖民地,包括果阿地區,也包括東帝汶。而這個東帝汶的獨立,過程也頗為曲折。

東帝汶

東帝汶是位於東南亞的島國,與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巴佈亞新幾內亞等國有一定的政治和經濟聯系。其獨立的過程可以稱得上十分艱辛了。

有東帝汶,自然也有西帝汶。其實,“帝汶”本來就是一個島,隻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帝汶島西邊成為了印度尼西亞的地盤,歸屬於印度尼西亞領導統治。

而帝汶島東邊的區域一直被葡萄牙所殖民統治,在20世紀70年代初,東帝汶已經開始出現反抗葡萄牙殖民統治的運動。

這些運動主要由當地的東帝汶人組成,他們主張東帝汶獨立或與印度尼西亞合並。

1974年,葡萄牙發生政變之後,宣佈放棄對東帝汶的殖民統治,將其交給聯合國托管。

當時,東帝汶有幾十萬居民,一共分為三個派系。第一部分,就是主張獨立的“革命陣營”;第二部分是“親葡派”;第三部分就是“親印派”。

“親葡派”的力量隨著葡萄牙對東帝汶所屬權的放棄而消散,“親印派”主張東帝汶和印度尼西亞合並,而人數最多的革命陣營則決定東帝汶獨立,由當地居民自行統治領導

然而,這一決定引發了印度尼西亞的入侵和占領,並在之後的20多年裡對實際上統治了該地區。

直到1999年,東帝汶人民舉行了全民公投,決定是否獨立,絕大多數人選擇了獨立。2002年,世界上才終於出現了“東帝汶”這個被承認的獨立國傢政權。

不過,東帝汶雖然獨立了,但現在卻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傢之一,隻能依靠出售國內的天然氣以及旅遊業勉強維持。

澳門

澳門,在1557年,明朝時期被明政府租借給了葡萄牙人,自此,中國便失去了澳門實際上的統治權。

1887年,葡萄牙又和清政府簽訂了《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自此,中國名義上對澳門的統治也失去了。

這種情況直到1974年葡萄牙內部政變後,宣佈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才發生改變。

1974年,中國大地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外有南越對西沙群島的虎視眈眈,並且剛剛與之爆發了“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此外,當時和臺灣方面的關系也比較緊張

而國傢內部,當時也正處於一個特殊時期。

鑒於當時國內外的環境,並不是一個恰當的交接時機,時任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同志建議澳門暫時維持現狀,並沒有立即收回。

1976年,澳門和葡萄牙方面就分別頒佈了正式的法律文件,承認澳門是“葡萄牙管治下的中國領土”。

1987年,中方和葡方發佈聯合聲明,承認澳門是中國領土,中國政府將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1999年,澳門正式回歸。

大傢可能會疑惑,中國為什麼會拖了這麼久才收回澳門

其實,澳門的回歸牽扯到了諸多的方面,有當時世界格局的影響,有中國自身發展的制約,也有澳門自身“性質”的問題。

在上個世紀後面的幾十年裡,中國飛速發展了起來,這讓美國和蘇聯這兩個地球“霸主”都忍不住對中國有所忌憚。

受彼此的制約,它們也不好直接對中國動手,但是臺面下的一些動作,始終沒有停下來過。

受這方面的影響,而且當時中國的確沒有抗衡那兩個超級大國的實力,所以隻能亦步亦趨。

而且澳門當時是“殖民地”的性質,當葡萄牙放棄對它的統治後,澳門可以自由選擇是獨立、還是從屬中國統治、或者幹脆還歸順於葡萄牙。

中國政府沒有上這個當,經過多次談判後,在聯合國將澳門的地位性質確定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之前是遭受了葡萄牙當局的“非法侵略”,現在則是中國政府對澳門地區的“合法收回”。

這一系列名義上的確定,雖然拖延了澳門回歸的時間,但是讓西方勢力企圖通過澳門擾亂我國內政的計劃落於一空。

君不見,東帝汶也是葡萄牙1974年放棄殖民統治的,它的下場有多慘。

結語

葡萄牙,是西方世界第一批的殖民統治霸主。後來不但喪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且還被後來者居上,現在隻能待著自己那個小島上自娛自樂

它雖然是北約的一員,也是歐盟的一員。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在自身實力有限的時候,哪怕在聯盟內部也是被人看不起的存在。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這句話中蘊含的深刻道理,放在國傢層面來講也是說得通的。

參考資料

1. 趙婧. 葡萄牙帝國與早期近代世界貿易.

2. 王加豐. 西班牙、葡萄牙帝國的興衰.

3. 《澳門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