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的槳喲奮鬥的鞍丨獻給光友七十歲生日的歌

2024年2月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作者:楊德祥 編輯:湯雅洪

  【編者按】

在人生漫漫旅途中,緣分非常重要。我與四川老兵李光友,雖然從未見過面,但是,由於彼此都富有愛心,都樂於助人,而成為知心好友。

我們之間的緣分,源於美篇。老兵李光友對文學與詩詞都非常愛好,前些年,他對我在美篇發表的作品特別關註,主動將我的好作品推薦到相關網站。當他在使用美篇過程中遇到難題,我及時幫助他解決,因此,彼此的友誼越來越深厚。

1月31日下午,我在瀏覽朋友圈時,獲知這一天喜逢他的七十歲生日,於是我向他發紅包表示祝賀,但是他堅決不肯收。當我將這件事告訴中國詩壇名傢楊德祥先生,曾經擔任過原南京軍區政治部《人民前線》副刊主編的他,對老兵特別有感情,因此他表示,要為老兵李光友專門創作一首八行體朗誦詩,獻給他的70歲生日。當然,這首名傢賀詩比任何紅包與禮物都更有意義!

請朋友們品讀中國詩壇名傢楊德祥先生為四川老兵李光友創作的生日賀詩《追求的槳喲奮鬥的鞍》。

追求的槳喲奮鬥的鞍

一一獻給光友七十歲生日的歌

楊德祥

最愛故鄉三月的柳,

最愛故鄉八月的藕。

童年的歲月苦中藏著甜,

是濃濃的鄉情結下悠悠的愁!

哦,光友,光友,

母愛心海放飛的一隻小舟。

面對著生活的驚濤駭浪,

是追求的槳劃出了一路喜人的錦繡!

最戀哨所守夜的春,

最戀雪域巡邏的秋。

青春的腳步風流又倜儻,

是咸咸的汗釀出醇醇的酒!

哦,光友,光友,

紅色熔爐鍛造的一名騎手。

面對著人生的漫漫征途,

是奮鬥的鞍留下了一路凱旋的節奏!

(元月31日晚於南京)

老兵李光友心中的愛

老兵李光友,非常熱愛軍營。

老工人李光友,非常熱愛企業。

媒體合作者李光友,非常熱愛傢鄉。

詩人李光友,非常熱愛生活。

好人李光友,非常熱愛親人。

詩人詞傢楊德祥藝術簡歷

 楊德祥,1943年9月22日出生於江蘇鎮江丹徒高資。1962年8月入伍,軍旅生涯二十四年。曾任原南京軍區政治部《人民前線》報處長、《東線》文藝副刊主編。畢業於中央黨校新聞進修班。轉業後,擔任過《新華日報》“新潮”責任編輯、江蘇省總工會電視制作中心主任、《江蘇工人報》副總編。現為中國作傢協會會員、詩人、詞傢。是首批“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年”紀念章和“光榮在黨五十年”紀念章獲得者。

先後出版散文詩集、朗誦詩集近二十部。曾為近百臺各類大型文藝晚會擔任過總撰稿和音詩畫節目的創作。已在《詞刊》發表新作近百首。由他獨創、長期實踐並取得豐碩成果的“譜曲能唱,離曲能吟”的八行體朗誦詩,深受廣大讀者喜愛,得到詩壇泰鬥賀敬之極高的評價和贊譽。賀老說:“我非常高興能夠成為楊德祥同志的一名忠實讀者。”

編輯湯雅洪藝術簡歷

 湯雅洪,1956年出生,資深媒體人,報刊審讀專傢,“少兒寫作36計”發明人,江蘇省攝影學會會員。曾任《江蘇工人報》副刊部編輯,現任中國大眾文化學會書畫藝術專委會委員,江蘇省大眾書畫院副院長,《鳳凰資訊報 . 天下美篇》名譽主編。

從事文化新聞采編30多年,作品55次榮獲省級好新聞獎,其中11次榮獲省級好新聞一等獎。參與編發紅學泰鬥周汝昌一篇呼籲信,促成江寧織造博物館的建成,創出江蘇新聞界一項“與論在先,立項在後”范例。獨傢撰寫張傢港鳳凰鎮歷史文化系列報道,促成該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應中央電視臺邀請,現場報道“新中國22大影星命名50周年盛典”,采寫與設計的特刊,被中央電視臺電影頻道與中國電影博物館珍藏。

擔任總撰稿的圖書《報緣情深》,在全國集報界產生很大影響。擔任主撰稿的文創圖書《金陵印跡》榮獲國際大獎“班尼獎”。

發佈編輯/正能量李光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