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廉歷 鹿悆:不拿百姓一根麥草

2024年2月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清風廉歷 | 鹿悆:不拿百姓一根麥草

來源:白銀區廉心橋

鹿悆(yù),字永吉,南北朝時期濟陰乘氏(今山東省菏澤市)人,歷任北魏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六州大使、鎮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左仆射、右光祿大夫、度支尚書等職。

鹿悆是北魏大臣,兗州刺史鹿生的兒子。鹿悆從小喜好兵書,對兵法頗有研究,彭城王元勰便征召他做了自己的門客。等鹿悆官居要職,依然保持著謙遜禮讓的本性。他沒有自己的住所,經常租房居住,平日也隻穿佈衣吃粗糧。 有一個關於鹿悆還禾的故事被載入史書。鹿悆有一次出使徐州,途中他騎的馬染上了病,一行人隻好乘船前往大梁。晚上,鹿悆睡著後,隨行人員上岸偷取了四捆麥草喂馬。鹿悆醒來後發現了這件事,嚴肅詢問隨從麥草是哪裡來的。隨從隻好如實相告,這讓鹿悆勃然大怒,立即命令調轉船頭返回。回到偷取麥草的地方,鹿悆把三丈細絹放在麥垛之下,這才重新出發。 還有一個關於鹿悆出使的故事。北魏安豐王元延明和臨淮王元彧領兵兩萬攻打彭城,當時駐守此地的是南梁蕭衍的愛子蕭綜。蕭衍擔心蕭綜戰死在外,便命令他帶兵南下。蕭綜不想回京,但父皇的命令沒法拒絕,於是偷偷給北魏元彧送去密信請降。 北魏高層將領沒人相信一個皇子會投降,元彧就打算派人前去打探虛實,但沒人敢去。鹿悆當時擔任殿中侍禦史,是元彧的監軍,他主動請纓前去。鹿悆認為蕭綜如果誠心投降,就可以與他訂立盟約,如果有詐,不過是犧牲自己一人的性命而已,於是一人一馬直奔彭城。半道被蕭綜的手下抓獲盤問。鹿悆面無懼色,說道:“我是元彧派來的使者,與貴方有事相商。”蕭綜聽說鹿悆被捉後,派出心腹梁話和鹿悆接洽,並設計騙過了軍中其他人。在鹿悆回營的路上,就與梁話訂立了盟約,不出十天,蕭綜果然投降。 不久,鹿悆出任青州彭城王元劭府長,兼司馬。廣川人劉鈞、東清河人房須反叛,元劭派鹿悆率軍討伐,打了不少勝仗。當時的將領統軍都是元劭的親信,他們虛報斬殺敵人首級的數量,以此獲得更多賞賜,鹿悆堅決不同意這麼做,但元劭卻不認可。鹿悆勃然變色,說道:“我盡心竭力,是為了您為了國傢,這難道是為了我鹿悆傢中的事嗎!”說完就轉身離去。元劭追上前向他道歉。那些此前想要謊報軍功的人放出話,要加害於他,鹿悆聽後一笑置之,一點也不介意。◆出使敵軍,平定叛亂,鹿悆是一位有勇有謀的將軍。他強令隨從賠償麥草,是心有所戒、行有所止的表現。對廣大黨員幹部來說,隻有從小事做起、小節嚴起,才能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厚植黨的執政之基。(維宏)

來源:甘肅紀檢監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