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兩會丨專訪湖北省政協委員謝清倫:助推高效節能產業鏈發展,打造“中部電氣之都”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 實習生馬小雨 武漢報道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佈局。在實踐過程中,節能成為實現能源節約、碳排減量、資源友好、綠色低碳的有效途徑之一。其中,國有企事業單位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升級是帶動這項工作的關鍵環節。

1月31日,湖北省政協委員,盛隆電氣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謝清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有企事業單位是產業鏈下遊重要的需求端,其需求激活,對壯大高效節能產業鏈具有強大的拉動作用。但由於企事業單位涉及方方面面,單靠鏈主單位很難進行統戰、統籌、協調,因此希望借助湖北省政協政治協商機制,凝聚共識、形成合力、籌劃項目,為產業鏈上下遊提供豐富的業務場景,助推湖北省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效節能產業鏈發展。”

《21世紀》:《“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要求,到2025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湖北高效節能產業發展現狀如何?

謝清倫:從高效節能產業現狀來看,湖北省是高效節能需求大省。湖北第二產業規模大、增速快,高效節能需求豐富。2022年,湖北省第二產業增加值達21240.6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7.0%,遠高於全國3.6%的增速。其中,電力行業、冶金產業、鋼鐵產業、化工產業、紡織產業、汽車產業等都是高效節能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領域,涉及節能型智能高低壓配電櫃、節能型變壓器、節能型發電機及發電機組、節能鍋爐及輔助設備、節能儀器儀表及控制系統、節能工程設計施工等工業領域。

但湖北省是高效節能產業小省。目前湖北省高效節能產業有部分頭部企業,也有部分專精特新企業,但尚未構成優勢產業鏈及產業集群,高效節能產業培育空間巨大。

基於此,湖北省高效節能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湖北是制造業大省,2023年11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出臺了《湖北省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以“鏈長 鏈主 鏈創”機制加快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湖北節能環保產業正處於新的戰略機遇期,發展空間巨大。

《21世紀》:你提到湖北省是高效節能產業小省,在產業發展上具體存在哪些問題?

謝清倫:主要是產業基礎相對薄弱。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以中小企業居多,龍頭企業較少,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偏弱,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開發和創新體系,部分關鍵技術與核心元器件仍需外部采購。截至2021年3月,湖北省高效節能產業技術領域發明申請數量為11626件,排名第11位,低於廣東的66825件和江蘇的60117件。

《21世紀》:對於高效節能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改善?

謝清倫:可以從三方面著手改善:

一是政府統籌推動國有企事業單位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升級,加大對高效節能產業支持。國有企事業單位是用能大戶,諸多老國企和事業單位由於建設較早,預算控制較嚴,在建設階段往往對節能技術和裝備落實不到位,因此改造提升空間較大。建議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高效節能技術利用改造,鼓勵金融機構對項目予以精準支持。

二是設立湖北省高效節能產業基金,以國有資本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打造千億中部電氣之都。一方面,充分發揮政府類基金的引導作用,依托湖北省高效節能產業鏈鏈主,引導省市縣多級聯動;另一方面,針對湖北省現有節能環保中小微企業,優化一批能效低、營收少的落後小微企業,推動一批創新強、產品優的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從各細分領域中定向培育節能環保專精特新企業和細分賽道“冠軍”。

三是籌建高效節能產業聯盟。以打造國內領先的高效節能產業鏈為目標,重點瞄準節能技術、節能裝備、節能材料、節能大數據,在湖北省節能環保產業鏈鏈長和專班指導下,以科技為先導,建立以高效節能、先進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為核心的技術創新、轉化、轉移產業聯盟,以產業開發、企業孵化為主要內容,輔以收購、兼並、產業基金等手段。

《21世紀》:當前湖北省提出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節能環保產業如何助力該戰略佈局?

謝清倫:建議搶抓國產替代機遇,打造“中部電氣之都”。

一是“雙碳”目標下新能源、數據通訊等行業高速發展,為智能化低壓電器產業帶來了可觀增量,建議做好產業發展頂層規劃,打造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

二是堅持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強化鏈創平臺的技術服務支撐作用,帶動電氣行業倍增發展。

三是支持龍頭企業快速集聚優勢資源,與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在標準制定、技術創新、品牌創建、產銷合作等方面發揮示范作用,牽頭帶動電氣產業整體躍升。

四是突破性發展綠色能源高端裝備制造業,帶動電氣產業提檔升級,支持本土國產品牌在“一帶一路”項目中發揮主力軍作用。

五是推動教育改革與產業發展融合互促,構建“領軍研究人才 中高端項目管理人才、研發人才 生產經營技術人才”梯隊,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隊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