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立長不立賢?

2024年2月6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自周朝進一步確立宗法制度,除元清外,很大部分的王朝都是遵循「嫡長子繼承制」,即將皇位傳予正妻的長子。在現代人看來,我們會認為立長而不立賢過於迂腐,因為嫡長子也可能是斷送王朝的蠢貨。然而,這個在千年來改朝換代下仍得以保留的制度,除了表面上為了遵循儒傢價值觀,其實也反映了「傢天下」之下君主的考量。

最簡單的原因,賢與不賢,主觀性實在太強,當中還夾雜了君主對兒子的喜好情緒。更重要的是,「立賢」即代表立儲問題需一直擱置至少十幾二十年。在這段時間裡,文臣、武將、後宮、宦官甚至地方政府都可能紛紛擁護不同的皇子,形成權力集團互相爭鬥。這導致以後的每一個國傢決策都受派系牽引,對於封建王朝而言是很大的損耗。

例如,三國時期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爭,以及清朝康熙的九子奪嫡。開國皇帝固然需要一定的才能,但守業更難。比起才能,歷朝皇帝更註重嫡長子背後母系氏族的支持。早點立儲也讓繼承人有更多時間學習。萬一嫡長子實在平庸,皇帝在臨終前再為他安排幾位能幹的大臣,讓大臣們權力互相制衡就好了。

在封建王朝中,君主的決策往往關乎國傢的命運。而立長不立賢這一傳統,雖然在現代看來或許過時,但其中蘊含了君主對於政權穩定和傢族延續的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