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和東亞人起源於哪裡?走向哪裡?(七)

2024年2月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國人口歷史上發生過許多次大的遷徙流動,使我們的民族實現大融合,大團結。要了解自己的身世,可以在本文中尋得蛛絲馬跡。本文較長,約9000多字,敬請耐心閱讀,一定會有所收獲。感謝大傢的關註和支持,謝謝!

第七篇 中國人和十堰人歷史大遷徙

一、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徙

中國歷史上因戰爭、自然災害、朝廷(政府)政策和人類生存等原因,人們經常處於遷徙遊動狀態,南來北往、東奔西走,在這種不斷變化中,各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甚至導致大量死亡,推動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歷史不斷代、文明不斷層、發展不斷線地永續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形成了人類文明燦爛的歷史。據有史料記載,我國曾經發生過幾次大的人口遷徙和人口死亡事件。

十堰市地圖

(一)第一次人口大遷徙

上古時期,伏羲的“分族衍後”政策。為了擴展部族生存空間,伏羲提出:“分族衍後”的主張。經部族聯盟大會討論決定,把部族分為四支,進入和開辟不同四個地區:

第一支,祝融氏,過秦嶺南下,進入長江流域,先到荊楚,後進湘中地域,經歷千年衍化出後來的“三苗”和蚩尤氏

第二支,蜀離氏,過秦嶺向西進入巫山之西巴山之南,自成一系成為古蜀人組成部分和彝族的祖先。

第三支,黃柏氏,由渭水入黃河東下,定居江淮間,衍化成後來東夷族神農氏。

第四支,伏羲本族,一部留住甘陜,一部由伏羲和女媧親領進駐中原的河南濮陽,衍化出後來的軒轅氏

伏羲入住濮陽,坐鎮中州,統禦華夏。

公元前5524年,伏羲召集華夏包括中原、東夷、西羌、巴蜀、荊湘(含三苗九夷各部),會盟於河南濮陽西水坡(該遺址抑韶文化距今公元前7000—前6500年),被推為天下共主,尊號為太昊,亦稱太昊伏羲。都淮陽。

鄖陽府學宮,建於明成化十二年

(二)第二次人口大遷徙

據史料記載,我國第二次發生大人口遷徙事件是東漢末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永嘉之亂。西晉八王動亂期間,許多士族和富戶南遷至江淮地區,大約有90萬人被迫遷徙定居南方。

這些事件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稱為“衣冠南渡”。是北方的一些遊牧民族遷入內地,與漢族人雜居而住,一直到了西晉末年,因為北方大亂,北方的漢族就先行南下,到了長江中下遊一帶生活。

(三)第三次人口大遷徙

第三次人口大遷徙發生在公元8世紀唐朝的安史之亂時期。安祿山、史思明發動的叛亂造成了上百萬的人口南遷,遷往長江中下遊的江淮地區生活。

鄖陽鎮江塔

(四)第四次人口大遷徙

第四次人口大遷徙發生在公元12世紀,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北宋時期,金兵南侵,高宗趙構南遷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中原族人大量南遷,主要遷往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等地。據人口史學傢估計,受“靖康之難”影響至少超過五百萬人離開北方定居到南方地區。

隨著女真民族的建立而成的金國的崛起,導致中國大陸的中北部分,都被女真族所占領。所以很多人都隨著敗退的統治者遷徙到江南一帶居住和生活。也正是因為四次的人口遷徙,使得長江中下遊一帶發展迅速,漸漸的經濟發展取代中原。

(五)第五次人口大遷徙

第五次人口大遷徙是明初的山西大移民。根據史料記載,因為多年的戰亂,使很多北方人紛紛南遷。而中國北方的人口迅速降低,北方的經濟發展呈現出一股頹勢。朱元璋就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移民,下令讓百姓和士兵去人煙稀少的地方,開疆擴土,開發地方,鞏固邊防。這次移民的聲勢十分浩大,其中,華北地區移民490萬,西北和東北以及南疆地區有150萬。

這次大移民的標志性回憶,就是洪洞大槐樹。位於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城北,在明代初年,山西人大量遷徙到河北、山東以及陜西一帶,從山西南部出發的移民,都會經過山西省洪洞縣,在那裡稍作休息和停留。

在明朝時期。洪洞縣有一座廣濟寺,寺廟旁有一棵漢代古槐,而正好明朝政府在這個寺廟集中辦理移民,所以,洪洞大槐樹就成為了移民的聚集之地。

而這樣一顆大槐樹也成為了移民對於傢鄉的思念和最深刻的記憶,而他們的後代,也隻能聽說自己的祖先來自於洪洞大槐樹,無法追溯到更早之前的故鄉,而祖先曾經停留的大槐樹,也成為後代們尋根祭祖的終點

鄖陽城山陜會館

(六)第六次人口大遷徙

明初時期的“江西填湖廣”。因長期戰亂導致湖北和湖南地區的人口大量減少,而江西地區的人口相對較多,為了填補湖廣地區的空白,明王朝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長江下遊,人口向中遊地區遷徙填補,這就是“江西填湖廣”的歷史事件。

其中,在明代時期,鄖陽的人口結構是:“江西四、湖廣二、山陜二、鄖人二”,可見,江西在鄖陽的人口構成中占據很大比例。

據歷史記載,這個移民過程在明朝初期達到了高潮,江西移民占江、浙、閩、皖、贛五省遷至湖南、湖北的移民總數的60%,在兩湖各個地區,江西移民占有的比例又有差異,自東向西遞減,適與地距江西之遠近成正比。這些移民主要來自鄱陽湖平原和贛江流域,以吉安、南昌兩府最多。

(七)第七次人口大遷徙

第七次人口大遷徙是“湖廣填四川”。在康熙年間,清政府鼓勵湖廣農民向四川的移民,移民到四川的人可以在五年之內不用繳納土地稅,所以眾多移民蜂擁而至,而這一場聲勢浩大的移民就被稱為“湖廣填四川”。湖南、湖北的人沿著長江而上進入川東地區。

(八)第八次人口大遷徙

鄖陽鐘鼓樓,鄖陽成最高建築

第八次人口大遷徙主要是闖關東,走西口,下南洋。

闖關東就是指在清朝康熙年間,東北實行封禁,不許漢人入內。到了咸豐末年,這一長達200多年的禁忌解除,所以關內很多移民都進入東北。到了民國時期,闖關東的浪潮越來越高漲,其中,華北地區的移民就有3700萬,一時之間,東北三省成為了中國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區。

走西口,是華北地區人口跨過渤海,穿過山海關的移民活動。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山西北部的居民土地貧瘠,所以才向內蒙古進發,尋找新的生機,大約在5、6萬人左右。

下南洋,則是福建和廣東一帶的居民,遠渡重洋,到達東南亞謀生。這些移民構成華僑的主要部分。

(九)第九次人口遷徙

抗日戰爭時期,導致中國人口大量死亡和逃亡、流動。日本侵華戰爭造成中國人口大規模非正常的被動遷徙,死亡減少。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廣大沿海地區各省人口向內地尤其是西南地區大規模流動。

日本侵華戰爭使中國的自然生態遭到了嚴重破壞,導致了嚴重的災害。例如,1930年至1940年是中國近代史上災害最為嚴重的時期,旱災、水災、蝗蟲災害連續不斷。1942年至1943年,河南發生了大旱災和蝗災,導致百萬人的饑荒和死亡。

日本在侵華戰爭中還實施了大規模的屠殺政策,制造了南京大屠殺、旅順大屠殺等慘絕人寰的大屠殺,導致大量中國軍民死亡。同時,日本還實施了細菌戰、化學戰、毒氣戰等戰爭手段,導致3000萬中國軍民死亡。

鄖陽老城

二、解放後,我國近代的人口遷移

(一)支援新疆建設移民。

在解放初期,新疆的遷移人口數量最大。

1955~1958年,新疆共安置內地滯留人員1.45萬人。

1959年,內地自流入疆求食工作的人員達5.3萬。

1960年猛增加到30萬人。

據專傢推算,建國後的30年間,進入新疆的自流人員在100萬以上。

此外,還有大量傢屬隨遷人員進入新疆。例如:轉業軍人隨遷傢屬:1961年111524人,1963年6350人,1964年13638人,1965年87057人,共計118569人。蘇、皖、鄂支邊青年隨遷傢屬:1959年為13802人,1960年為21471人。甘肅轉來河南支邊青年傢屬:1961年為11524人。

1961~1965年,新疆接遷支邊青年傢屬共87057人。如1959年至1966年,新疆共安置了來自河南、湖北、安徽、江蘇等地的支邊青年和支邊職工185.54萬人。

鄖陽革命烈士陵園

(二)水利建設移民

1、三門峽水庫移民。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的一個重要水利工程,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由於水庫的建設,需要搬遷的移民數量達到了40餘萬人。這些移民在搬遷後面臨了許多困難,如交通不便、水源缺乏、土地貧瘠等,其中經濟水平下降、生活貧困以及社會保障問題尤為突出。

2、葛洲壩移民。葛洲壩是長江上的一個重要水利工程,其移民工程始於1970年,完成於20世紀80年代。該工程涉及的移民數量達到了2.35萬人,這些移民在搬遷後面臨了許多問題,如就業、住房、教育等。

3、三峽移民。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其移民數量也是非常龐大的。據統計,三峽移民的數量達到了113萬人。這些移民在搬遷後面臨了許多困難和挑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環境和生活。

4、丹江口水庫的移民。丹江口水庫移民歷時跨度大,經歷兩個階段。從1958年至1973年,庫區民眾先後經歷了多次搬遷,其中1965~1975年為大規模移民搬遷階段,動遷總數約38.3萬人,在本縣後靠內安21.1萬人,遷到外縣、外省安置17.2萬人。2010年至2013年二次移民,共有河南、湖北50多萬人異地遷移,內靠安置三、四十萬人。

東風汽車

(三)國傢“大躍進”、“三線建設”移民

五、六十年代“大躍進”時期,國傢實行上山下鄉運動,大量城市人口離城下鄉,後來許多知識青年就留在當地農村生活生存,後來陸續返城人口就行形成一個特殊歷史記憶的人群“知識青年”。

另外,中國的“三線”建設引發了“三線”計劃性移民,數量可觀,如許多工廠遷移到丹江口市、十堰市、房縣等地,僅二汽制造廠,長春遷移至十堰就有30萬人。

(四)改革開放後移民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人口流動規模逐漸增大。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發展,大量人口從中西部向珠三角、長三角以及京津地區流動。同時,鄉-城遷移模式成為主流,農村人口湧入城市。

20世紀90年代以後,人口流動越來越有規律可循。東部地區吸收了全國流動人口總量的52.9%,吸納流動人口最多的地區依次為廣東、浙江、江蘇。內陸、西南、西北、東北地區等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遷移,形成上千萬的龐大的農民工潮。後來,國傢實施農民工子女就地上學、解決農民工城市戶口、就業、購房等寬松政策,大量農民工由農業戶口就地轉移為城市戶口。

移民,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改變了人口分佈格局,也促進了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同時,這個過程也反映了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規律,即戰爭、災害等特殊情況下的被動遷移和政策引導下的主動遷移,是造成人口移動的主要原因。當然,人口移動,對於移動的人們來說,都是一段背井離鄉的辛苦歷程。我們希望每一個人幸福生活,安居安生,不再漂泊流離。

唐李泰墓陪葬品,唐三彩龍首杯

三,十堰地區人口的遷徙

(一)丹朱徙於房。十堰市(古稱鄖陽)地區,最早人口遷徙的記錄是丹朱徙於房。

《竹書紀年》載:“帝陟於陶。帝子丹朱避於房陵。舜讓弗克。丹朱遂封於房,為虞賓。”

這句話說的是,堯輔佐舜二十年,在老傢病逝。堯為了回避與虞舜爭奪帝位,因為兒子丹朱名聲不好,遂將丹朱避於房縣。後來舜拒絕繼任帝位,但是,老百姓和大酋長們不同意,才勉強繼承帝位,進入虞舜時代,舜順水推舟胡把丹朱分封於房縣。

丹朱受封房縣後,其族群、士族、朋黨追隨來到房縣。隨著年齡增長,丹朱也承認瞬帝,慢慢有悔過意圖,對於開發房縣做了許多好事。

(二)房縣諦遷特區的建設流放人員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九月,長信侯蟉毐(始皇生母太後趙姬男寵)叛亂,兵敗被五馬分屍殺,其眷屬、黨羽、門客、傢奴4000餘戶開始遷蜀流放,後考慮蜀郡統治薄弱,不便監控,始皇又輸傢財在房陵設立創辦政治人員諦遷特區,將這些人員流放房陵。

不久,相呂不韋被免職到蜀郡,後憂懼自殺,始皇又將其萬戶傢眷、黨羽、門客、傢奴流放房陵。

自秦以來,房陵、鄖鄉被流放帝王有21位,其中,最有名是唐中宗李顯。公元685年,被廢為廬陵王,先遷居鄖鄉縣濮王宮,後廬陵王宮建好後遷居房陵14年,後召回復位為皇。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時,《淮南子·泰族訓》:秦滅趙,“趙王遷流於房陵”,皆即此。

秦置房陵縣。秦國的大將王翦率軍攻破趙國的國都,俘虜了趙王遷一幹人等,秦始皇命令把趙王遷及其王室宗親成員全部前往房陵,後來由於流放的人口太多了,為加強管理就把房陵改為房陵縣。

房遺愛是房玄齡的兒子,娶了唐太宗喜愛的女兒高陽公主,公元650年唐高宗李治登基後,封房遺愛為房州刺史,公元653年與高陽公主一起造反失敗被殺。

李忠是李治的長子也曾被立為太子,其母為為王皇後,由於李治廢後重新立武則天為皇後,李忠也被廢出太子,貶為房州刺史。

唐中李顯,登基後為培養自己,欲提把自己的嶽丈韋玄貞為侍中(相當於宰相),因為大臣反對,他就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還吝惜一侍中嗎?'' ,大臣將此事告知武則天,武則天便將李顯給廢黜,貶為廬陵王與韋後相依為伴,遷居均州、房州十四年,公元704年張柬之發動神龍政變,李顯復位還都洛陽。

趙廷美,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四弟,原名趙光美。趙匡胤去世後,趙光義按照“金匱之盟”繼位,升趙廷美開封府尹,按照''金匱之盟''的約定,宋太宗趙光義應該要將皇位傳給其弟趙廷美,但趙光義登基後,隱匿''金匱之盟''的內容。本就驕橫的趙光美,在知道“金匱之盟”的內容後,對趙光義大為不滿,於是暗中策劃謀反,想早日篡奪皇位。太宗趙光義知道後秘密調查,並掌握大量證據,太宗隨即罷免了趙廷美的開封府尹職,降為西京留守,賜給他大量綾羅綢緞,金銀珠寶,以安他的心。新任開封府尹李符認為:他既有造反之心,使用金錢是買不回來的,留在京師必是後患,不如讓他遠射他鄉,以防止其在變。太宗又降趙廷美為涪陵縣公,安置房州,他的妻子張氏削去楚國夫人封號,跟隨趙廷美入房州,984年趙廷美優悸成疾病逝於房州,享年38歲。

還有十幾位王侯貴族的人,如漢好高祖女婿趙王張敖、漢武帝之孫劉勃、唐中宗李顯的太子李重茂、後周恭帝柴宗訓等被流放至房陵。

鄖陽區出土的恐龍蛋

(三)鄖國遷入

鄖國,西周分封為子爵,稱為“鄖子國”,國都在湖北的安陸、京山一帶,地處漢水以東,與隨國相鄰。

楚國強盛後,四處侵占周圍鄰國。鄖國於是聯合隨、絞、州、蓼抗楚,即歷史上著名的“蒲騷之戰”。

鄖國被楚滅亡後,設楚縣。後公元前583年,楚共王封楚縣為大臣鬥辛邑地,稱“鄖公”。

“蒲騷之戰”後,楚國將部分鄖國貴族遷移到十堰境內的鄖縣一帶監視居住。因此,此地至今仍保留著許多“鄖”字,比如鄖縣、鄖西、鄖關、鄖陽灘、鄖鄉縣、鄖城、鄖州等。

(四)麇國伐紂受封

古麇部落上古屬東夷集團,居住山東梁山地區,與商族近鄰。

因常年受商族欺負,南遷至山西潞城。不久,商打敗易、微後,也南遷至河南安陽殷。殷離潞城不遠,此時,殷正值興盛時期,麇又受到殷商的欺負和擠壓,於是,又渡過黃河遷至陜西運城一帶。運城後來成為殷商的屬地,麇人不得不翻越秦嶺,來到更加偏遠的鄂西北,靠近渭水周的地方。

周武王伐商紂之戰,麇國帶領 西土八國“庸、蜀、羌、髳、微、盧、彭、濮”參戰。《史記.周本記》載:武王遂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參與者還有“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等西土八國”。

周朝建國後,分封麇為麇子國,居住漢江上遊、十堰市鄖陽區的五峰鄉錫穴(今東峰的橋傢院)一帶。

公元前617年,楚穆王為問鼎中原,準備攻打中原小國宋國,於是,會盟陳、鄭、蔡、麇等國,駐軍厥貉(今河南項城)。但是,麇國不滿楚國欺凌小國,也不願聽從楚國擺佈,於是,中途溜回來了。

楚穆王認為很沒面子,第二年興師伐麇。先派令尹成大心在房渚(房縣)打敗麇國軍隊。楚穆王還不解恨,又派太師潘崇攻打麇國,一直到麇國都城錫穴。

實際上,楚國滅掉麇國後,將麇國王族、貴族幾千人南遷至湖南嶽陽重建麇城,讓麇人監視居住。一部分提前逃出國都的人翻越秦嶺,進入四川綿陽地區,後來有一支遠走雲南、貴州,稱為彝族、白族的先祖。

唐、閆婉兒、李泰夫人墓壁畫

(五)彭國建立

彭國,形成夏代初年,一直延續到商代中晚期。在武丁時期,遭遇滅國,其後裔四處逃散,其中一支逃到十堰的房縣和襄陽一帶,在南河、彭水(今馬攔河)域建了一個不被承認的小方國,國號承襲彭國。

原來的大彭國,在江蘇徐州一帶,第一代君王叫篯鏗(jiankeng),後人把他叫做彭氏老祖。據傳彭氏老祖活了800多歲。

彭老祖傢世非常高貴,是中華民族的早期祖先之一,出了黃帝、顓頊、吳回、陸終這一正統體系。

陸終有六個兒子,其中第四個“妘姓”,為“鄖人”祖先,老三即篯鏗,彭國第一代君王,老幺季連羋姓,為楚人祖先。陸終一族堪稱上古社會的名門望族,他的後代在上古時代多有建樹。

彭國遷入房縣時間估計在公元前1112年左右,遷入彭水、谷城一帶的彭人以彭祖嫡傳自居。大約公元前6世紀被楚國所滅。

(六)微國遷入

微國,原住在山東西南部,那裡有微山、微山湖、微鄉。古屬魯國管轄。微是商紂王遮兄微子的封國。公元前18世紀,擁戴夏王朝的殷方國出了一個雄才大略的先公叫上甲,他借何伯軍隊消滅北方的易國、打敗了鄰國微國,占領了微國地盤,史稱“上甲微”。

微人被打敗後,離開了魯西南,踏上淒淒惶惶的逃亡之路。他們先是西渡黃河,翻越太行山,遷往山西潞城(夏王朝腹地)。

公元前16世紀,殷商成湯打敗了夏王桀,建立商王朝。微盡量註意與商搞好關系。

公元前13世紀,商王盤庚銳意改革,遷都於殷(即朝歌,今河南安陽市小坉村)。

殷都離潞城不遠。此時,微也比較強盛,也能稱雄一方。因此,殷商豈能放心讓一個強大的國存在自己的身邊,因此,微和商爭鬥不斷。

公元前1191年,商王廩打敗微國,俘獲微首領,並用來祭神。

微國戰敗後,其後人不得再次西遷至渭水中遊南岸,依附西周。

微為商世仇,因此,在周伐商戰爭中,微軍隊不予餘力,後封為子爵,在陜西眉縣正式成立國。微國離西周都城不遠,負責保護西周安全責任,可見下周對微是多麼信任。

常言道:“鳥飛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當西周政局穩定後,微和周就發生矛盾,西周豈容身邊有一個強大外姓族國存在,於是,微國無論再委曲求全,西周不依不饒,最後,微不得不再次走上逃亡之路。

這次逃亡,走的是函谷關道路,但是,有西周軍隊把守,微不得翻越險峻的秦嶺,出褒斜古道,經漢中到鄂西北的十堰市的竹山縣西部,在庸國庇護下,再次立國。

微子逃亡,對於西周震動很大,周人很怕微子與當年伐商的"西土八國”即絞、微、庸、鄖、盧、蓼、濮、彭聯合起來對付西周。於是,周昭王帥兵南征。

昭王南征兩次,第一次是昭王十六年,涉漢,遇大兕(si,犀牛)擋道攻擊,出師不利未成。第二次,昭王十九年,在帥兵南征時,淹死在漢江(據說是渡江的船隻是膠制,在渡江時熔化了)。

後來,楚王熊渠伐庸,庸國為了息事寧人,同意驅逐微的請求。

由於受到楚、周的雙重壓力,庸自身難保,無力再保護微。於是,微國再一次向遠離中原的西南地區遷徙。迄今四川的眉山,留下微人的活動地名。

微國在竹山立國,大概在周穆王(公元前976年至前923年),徹底遷出鄂西北,大概在西周末年,在竹山建國不足200年。

鄖陽鳳凰燈,非遺資產

(七)僑置南北、上洛郡。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北方被外域少數民族占領,導致大量北方漢民族紛紛遷入中原和長江、淮河流域生活。晉孝武帝大明三年(公元459年)實行“土斷”方法,僑置南、北二上洛郡,其中,南上洛郡領上洛流戶,置南豐陽、渠陽、義陽等縣,縣治鄖鄉。

長利縣後漢時省入錫縣,晉泰康五年省長利縣入鄖鄉縣。南北二上洛郡仍僑置於鄖鄉縣。

(八)江西填湖廣

明初時期,因長期戰亂導致湖北和湖南地區的人口大量減少,而江西地區的人口相對較多,為了填補湖廣地區的空白,明王朝從江西大量移民遷入長江下遊,人口向中遊地區遷徙填補,這就是“江西填湖廣”的歷史事件。

其中,在明代時期,鄖陽的人口結構是:“江西四、湖廣二、山陜二、鄖人二”,可見,江西在鄖陽的人口構成中占據很大比例。

(九)明中期的大流民潮

鄖陽的流民發生在元朝,史栽:鄖“地多山,元至正間,流民作亂,元作終,竟不能治”。明初,朱元璋命鄧愈以大兵剿除,空其地,禁流民不得入,化作全國最大封禁區。到了天寶、成化年間,隨著土地兼並越來越嚴重,農民失去了土地,再加上河南、山西等發生重大災害。這些失去土地和遭受災害的農民紛紛湧入鄖陽大山,搭矛為舍,自由墾荒,無賦稅之累,謀得一線生存希望。到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鄖陽流民達160萬人,成化六年,又達90萬之多。朝廷雖然派兵鎮壓驅逐,但是,流民問題得不到解決。

成化十二年,左都禦史原傑奉命撫治荊襄流民。原傑遍歷諸郡縣,勘察流民123371戶,438644人,系山東、山西、陜西、江西、四川、河南、湖廣及南北直隸府戶籍,最終願意附籍流民96654戶、2727512人,遣返166613戶。並奏請朝廷設鄖陽巡撫,開設鄖陽府、衛,後來又設湖廣行都司,拓建鄖陽城。

鄖陽綠松石

(十)明末的農民大起義

明朝末年,李自成、張獻忠領導的農民大起義,在鄖陽轉戰十幾年,其中,李自成蟄伏商洛大山裡十年,張獻忠來回轉戰鄖陽、神農架、陜南、巴蜀區域七八年,導致鄖陽地區人口大量逃亡或死亡。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盧象升撫治鄖陽時,奏請朝廷:鄖陽、襄陽人口十之二三,景象殘酷。從中可以看出,明末農民起義,對於鄖陽的人口影響有多大。

(十一)湖廣填四川

在康熙年間,清政府鼓勵湖廣農民向四川的移民,移民到四川的人可以在五年之內不用繳納土地稅,所以眾多移民蜂擁而至,而這一場聲勢浩大的移民就被稱為“湖廣填四川”。湖南、湖北的人沿著長江而上進入川東地區

(十三)抗日戰爭時期的鄂西北抗戰大後方

抗戰時期,鄖陽地區時抗戰大後方。教育部將山東全省中學師生集體遷至鄖陽城避難,後冀魯學生教師4000多人來到鄖陽,其中學生3000多人,教職工1000多人。日戰區流入鄖陽難民28060人。民國31年(1942年),第五戰區將被服第八廠、第七軍需局的第六被服廠、戰區後方153、154、204、26、84、79、74等醫院先後遷入鄖陽地區。當時,丹江口市草店遷入了許多國民黨、八路軍軍、政、社會團體機關,特別時抗戰宣傳動員大後方,有小延安之稱。

南華糖革命烈士陵園

(十四)解放後的丹江口水利工程、黃龍灘水庫建設

丹江口水庫移民見前面內容。

黃龍灘水庫移民。黃龍灘水庫始建於1969年,按照20年一遇大洪水的標準,葉大、葉灘共動遷568戶、2757人,後靠1815人,內安942人。直到1991年,移民共1163戶、5234人,扯遷房屋3166間。

(十五)三線建設

五、六十年代,按照毛主席“加快三線建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指示,將二汽決定在鄖縣區域建設,全國動員一大批工廠支持二汽建設,其中從長春、北京、上海、武漢、南京、青島等地遷來大批幹部、技術人員、工人、學生,逾10萬人。。當時,鄖縣、丹江、房縣、竹山、鄖西等縣組織十來萬民工支援二汽建設,後來這些人絕大部分成為十堰市首批基礎人口。

後來,國傢又把軍隊後勤被服廠、一批機密生產企業轉移到鄖陽地區生產,隨之帶來許多外地人員在此生活工作。

鄖陽喬傢院出土的青銅器

(十六)支援新疆建設

1960年4月至5月,僅鄖縣支援新疆男青年1937人、女868人,其中未婚的1147名。支邊傢屬三批共1186人。

(十七)改革開放的外出務工和求學人員

作為內陸經濟欠發達地區,改革開放後,十堰市是人口凈流出區,大量農民工選擇北上廣外出務工,後來隨著城市人口政策放松,許多這些務工人員在當地城市定居生活,由農業戶口變成了城市戶口,這些農民工為上述城市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如鄖陽區原是十堰市人口最多的區,63萬人。2022年統計年報隻有39萬人,可見人口流出量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