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位高權重到賦閑在傢:恭親王奕訢為何復制不了怡親王胤祥故事?

2024年2月6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病入膏肓,臨終之前,對於大清帝國未來的儲君,道光帝至死定不下心來,最終留下了一封讓咸豐措手不及的遺詔:

立皇六子奕訢封為親王,皇四子奕詝立為皇太子

立奕詝為儲君這沒問題,關鍵道光還直接點名要立奕訢為親王,從古至今,有幾個皇帝對其餘皇子的安排這麼關心的?即便關心一下也不會在皇子爵位問題上指手畫腳的,畢竟冊封其餘皇子的事情理應交給儲君來收攏人心。

恭親王奕訢

但道光並卻沒有這麼想,考慮到奕訢出眾的能力,也是曾經皇位的有力競爭者,如果不通過遺詔來確保他未來的親王爵位,勢必會遭到奕詝的處處打壓,能得到一個貝勒爵位就不錯了。

很顯然老父親舍不下奕訢卻給新繼位的咸豐來了一個措手不及,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咸豐就已經對奕訢暗藏芥蒂,隻是咸豐帝偽裝較好,而奕訢本人當時沒有察覺而已。

礙於父命難違,咸豐不得不封奕訢為親王,其餘皇子為郡王,但給奕訢的封號卻非常玩味,恭親王為什麼叫“恭”,就是讓奕訢從此以後老老實實的,不要生事,出了事就收拾他,也註定奕訢在咸豐帝一朝就好不了哪裡去。

咸豐繼位初期,礙於道光帝的遺詔和孝靜成太後還活著,還是任用奕訢領班軍機,但並不是說咸豐對他有多麼信任,純粹隻是做給其他人看罷了,甚至就是在等著奕訢犯錯,好找茬收拾他。

咸豐討厭這個弟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咸豐五年(1855年),孝靜成太後突然去世,咸豐任命奕訢負責安排太後的喪禮,喪禮的事情本來就多,難免會有遺留的地方,咸豐就抓住這個時機,嚴厲斥責其在料理皇太後喪事和遵守喪禮方面的過失,借機革去他所有的官職,讓他回到上書房讀書。

就這樣,奕䜣徹底沒了官職,成為咸豐一朝無權無勢的宗室親王,隻是這種閑散沒有維持多久,他很快又進入權力中樞了。

此時西方列強不滿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要求清朝在華南開埠通商,被太平天國運動搞的焦頭爛額的咸豐想到了熟悉列強的奕訢,讓奕訢代替他和列強打交道。

咸豐七年(1857年),咸豐以奕訢在上書房操行優異為由,重新起用他為大內侍衛的都統,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咸豐以來奕訢的地方越來越多,兩年後,咸豐加授奕訢為統領京城軍隊的內大臣,恢復了他對於京城軍事的指揮權。

當然對於這個弟弟,咸豐還是看不慣的,冠以“鬼子六”的稱號,一方面說他聰慧,另一方面也是諷刺他天天和洋人打交道。

火燒圓明園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京城,咸豐嚇得帶著老婆孩子一溜煙跑到避暑山莊去了,任命奕訢全權負責京城之事,奕訢靠著自己的這些年的經驗,總算將京城混亂的局勢穩了下來,然後喊咸豐回來,但咸豐沒臉也不想回來,在避暑山莊一命嗚呼。

臨終前,咸豐又玩了一次心機,將京城的奕訢排除輔政大臣之列,反而安排和帝系血脈較遠的怡親王一系(載垣)和舒爾哈齊一系(端華與肅順)托孤,甚至連掌握兵權的僧格林沁都排除在外,事實證明,咸豐的這次托孤就是一次失敗的托孤,僅僅三個月就被兩宮太後和奕訢聯手奪了權。

顧命八大臣倒臺後,清朝進入了兩宮聽政、奕訢議政的全新時代。

兩宮聽政

有人說奕訢既然能扳倒顧命八大臣,為何不更進一步登上皇位呢?奕訢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清朝開國兩百多來還沒有旁系篡位的例子,雖然自己是道光帝的皇子,但帝系已經轉移到咸豐這一脈,除非咸豐日後絕嗣,但也不一定輪到他。

更別說自己和兩宮聯手奪權就已經違背了咸豐的托孤遺詔,在其他朝代,算謀逆的大罪了。

這個時候想更進一步,奕訢沒這個膽子,更何況他也沒有兵權,南方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正在和太平軍死磕,他們或多或少都得過肅順的提攜,某種程度上也算肅順的人,自己剛剛扳倒肅順,更不可能聽他的。

倒不如順應兩宮聽政的局勢,即便不能坐上皇位,但也登上了權力的巔峰,這一點足夠了。

奕訢徹底走上權力巔峰(圖為1860年時期)

咸豐十一年(1861年)十月初一日,肅順等人伏誅後的次月,奕訢被授議政王,在軍機處行走,乾隆末年被徹底取消的議政王在晚清再度出現。

而除了擔任議政王之外,奕訢還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宗人府宗令、內務府大臣、掌火器營與神機營、負責同治的教育、掌造辦處、欽天監等等一系列事務,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奕訢雖然頂著“議政”的頭銜,但幹的卻是“攝政”的活。

除了權勢之外,恭親王一系也走上了巔峰,恭親王的爵位世襲罔替,成為清朝的第十位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長子被封貝勒,次子被封不入八分輔國公,第三子被封輔國公,女兒獲封公主,與富察傢族聯姻。

短短兩個多月,奕訢就成為大清最有權勢的親王,對內說一不二,對外則得到列強的支持,集清朝內政、外交、軍事、宗室各個事務於一身,被咸豐打壓多年的奕訢徹底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1864年的恭親王奕訢

如此一來,不免有人將奕訢和雍正時期的怡親王胤祥進行對比,兩人都是多爾袞之後最有權勢的親王,也是開國之後少數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且權勢不相上下。

總體而言,怡親王胤祥的權勢甚至還不如奕訢,畢竟怡親王胤祥主管的主要是內政和皇室內容,軍事上隻有建議,但奕訢卻全部包含,大權獨攬,兩宮太後隻能聽政的權力,就連同治帝都得恭敬地喊一聲“六叔”,可以說此時的奕訢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常務副皇帝”。

但權勢滔天的奕訢卻沒有怡親王胤祥至死都大權在握的命,他的巔峰隻有四年,四年之後,奕訢就坐上了冷板凳,和權力徹底無緣。

怡親王胤祥至死都大權在握

問題出在哪裡呢?和怡親王胤祥相比,恭親王奕訢少了一份對皇權的敬畏,對自己過於自信,他天真的以為有了道光皇帝第六子和同治皇帝叔叔的地位,可以確保他長久掌握政治領導權。

在這樣的自信的心態下,奕訢徹底乾綱獨斷,大事自己定奪且對兩宮太後倨傲自大,對反對他的人毫不在乎,而他卻沒看到,即使他處於權力的巔峰,反對他的人依舊有相當大的實力,對權力念念不忘的慈禧很精明地利用了這一點。

同治時期,洋務運動在奕訢的主導下蓬勃地展開,此舉雖然給清朝帶來了一絲生機,卻得罪了不少保守派勢力,而作為洋務派的代表,恭親王和英法聯軍議和,大力推動總理衙門同文館,成了保守派士大夫非議的中心。

而奕訢自己的行為也有諸多不妥之處,尤其是任用私人等等,自己的老丈人桂良不學無術、談吐庸俗,卻在女婿奕訢的照顧下一直位高權重,早已引起很多人的不滿,但奕訢卻毫不在意。

除此之外,平定太平天國運動後暗中削弱湘軍、淮軍,得罪了地方漢臣;整治宗室得以八旗貴族;強硬對待列強又得罪洋人,在慈禧的暗中拉攏下,這些人紛紛都到了奕訢的對立面,也註定了奕訢日後的失勢。

洋務運動得罪一大批保守派士大夫

同治四年(1865年),準備充分的慈禧開始了行動,某天奕訢按例召對,卻被慈禧指責違反禮儀,就在奕訢不明所以的時候,慈禧拿出了一封早已準備好的上諭。

然後其他大臣紛紛上折子彈劾奕訢,至於罪名也是五花八門的,什麼無禮、任人唯親、暗中謀逆等等等,至於奕訢有沒有謀逆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其他人知道就行。

當然,慈禧按這麼多罪名並不是讓奕訢下獄,而是以退為進罷了,畢竟慈禧也沒有天真地認為一份上諭就能處置奕訢以及其背後的勢力,先給重罪名,然後從輕發落,這樣大傢都可以接受。

最終奕訢僅僅革除了議政王的封號而已,其餘權力照舊,但奕訢的無能反抗讓他從政治上徹底成為弱者,至此再也沒有和慈禧分庭抗禮的能力。

此番打擊下,曾經的奮起的恭親王現在徹底失去了往日的銳氣,變得暮氣沉沉,也讓他的能力持續受到質疑,不僅不能迅速地推行總理衙門定下的政策,也無法將洋人的意見準確傳達給軍機處,兩邊徹底得罪,裡外不是人,巨大的壓力又讓他的能力遭到進一步的懷疑。

1869年逐漸失勢的恭親王奕訢

光緒十一年(1885年),慈安太後突然去世,兩宮太後和奕訢的權力天平被打破,慈禧趁機借中法戰爭中清軍在越南的慘敗,換掉了軍機處所有成員,換上了聽命於自己的醇親王一系,奕訢也徹底失去所有的職位,僅僅保留恭親王的爵位,被迫遠離朝堂,直到去世。

從位高權重到賦閑在傢,奕訢的巔峰期不過四年,和怡親王胤祥掌權一輩子相比,奕訢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個人認為二人對皇權認知上的差異導致了他們不同的結局,皇權從來隻屬於皇帝的,不管臣子權勢滔天,始終要臣服於皇權之下,這一點,怡親王胤祥看的比較透徹,他從始至終都自認為是雍正的助手,是幫助雍正處理政務罷了。

晚年的恭親王奕訢

但奕訢卻認為自己是代替皇帝攝政,是和皇帝一起分享皇權,但歷來攝政的權臣有幾個好下場的?也是這種對於皇權認知上的差別,才讓怡親王胤祥得以善終,至於奕訢,隻能成為慈禧奪權路上的犧牲品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