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濰坊】中醫“濰”傳承②丨李莪華:少時童試奪頭魁,成名後婉拒禦醫

2024年2月6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在壽光,提起“李老爺廟”,幾乎無人不知。這裡的李老爺說的就是李莪華。李莪華祖父、父親皆從醫,他自幼聰穎,少時參加童試奪得頭魁。李莪華在治療瘡癰方面有卓越的成就,其著作《臨床驗方》曾被廣泛傳抄,但現已失傳,隻有一些抄本散佈在四方鄰縣之間。

   李莪華

祖輩從醫

少時奪得童試頭魁

  李茂盛(1722-1795),字莪華,生於清康熙末世,壽光市侯鎮李傢官莊人,祖父李法言是康熙年間的秀才,精通醫術和大清法律,在當地小有名氣。祖母張氏出生於富裕傢庭,知書達理、治傢嚴明,深受人們尊敬。他的父親李塤也以學醫為業,為人忠厚慷慨,經常捐貧濟困,母親是稻田東丹河的董氏。

  李莪華三歲時,就已才智過人,唐詩宋詞過目不忘;六歲拜李果為師,四書五經等經典著作倒背如流。經過七年的學習,學業已經非常出色,爺爺和老師決定給他報名參加童試。童試連考五天,每場限時兩個時辰。頭一天,李莪華隻用半個時辰就交卷了,監考官以為他交了白卷,低頭一看大吃一驚:卷子上字跡工整清秀,行若流水,連嘆世上竟有這般奇才。

  幾天後,縣裡公佈名次:第一名——李傢官莊,李莪華。從那時起,神童小莪華之名傢喻戶曉。

嚴受管教

心地善良常救人解難

  李法言見孫子學識越來越多,更對他嚴加管教。李莪華11歲時,跟小夥伴打鬧追逐進了一傢菜園子,拔了人傢種的蘿卜,還糟蹋了不少。李法言知道後,拿來一根戒尺,讓李莪華跪下,“聽說你今天給人傢糟蹋了11個蘿卜,我今天就打你11戒尺,每打一下,你要背一遍唐朝李紳的《鋤禾》,如不悔改,加倍懲罰。”就這樣,李法言含著眼淚敲下11戒尺,在李莪華脊背上留下一道道血痕,也在他的心中留下了做人的“標尺”。

  生長在醫學世傢,李莪華親眼目睹了長輩們治病救人、解人危難的善行,爺爺、父親講的一些病理他都暗記心中,對爺爺的偏方奇術更是敬佩不已。李法言去世後,李莪華傳承祖業,潛心學醫,把張仲景、華佗、李時珍等名醫樹作榜樣。

  當時瘟疫橫行,李莪華苦心鉆研,用綠豆、菠菜配上金銀花、大青葉等加水浸泡磨成漿,蒸熟了分給人們吃。人們紛紛贊揚李莪華的東西既好吃又救人,隻是不知是什麼良藥。李莪華想起前幾日街頭所見賣身葬父母的姑娘趴在地上,感慨地說:“這東西就叫‘趴姑’吧。”從此,“趴姑”(後又稱“扒姑”)傳遍鄉裡,已成了壽光的一道名菜。

   李莪華坐診的濟世堂

診斷一針見血

婉拒禦醫之邀

   乾隆年間,疾病肆虐,經李莪華救活的小兒成千上萬,大傢尊稱他為“救命大老爺”。當時鄉村缺醫少藥,請醫生動輒車馬迎送,設筵招待。李莪華卻一反常規,提出10裡以內徒步往來,無煩車馬,吃飯隻需燒酒一壺,燒餅兩三個。

  當時,老禦醫黃元禦奉乾隆之命到民間聘請名醫,百裡之內名醫紛至沓來。這天,黃元禦在老傢昌邑縣衙大堂開監聽會,醫生們介紹各自的技藝,唯獨李莪華坐在一邊一言不發。正巧一人走進來要看病,黃元禦一看正是好時機,看過之後讓其他醫生問病情開藥方。眾醫上陣,唯不見李莪華有動作。黃禦醫忍不住問:“李先生名貫鄉裡,為何今日這般安靜?”李莪華說:“此人腎虛,腰腿不適,可每日吃50粒枸杞子,開水或白酒送下,一月即可痊愈。”眾人嗤笑不一,黃禦醫卻拍手稱贊。

  隨後,又一壯漢闖進來,這人身強力壯,每天能喝一鬥白酒,愛吃魚蝦。黃禦醫問李莪華,李莪華說:“我觀此人面部紅鮮, 乃肺內生蟲,應忌酒忌海鮮,如不然近日有性命之憂。”壯漢氣得扭頭就走。一個月過去,黃元禦又聚集眾人,經過打聽,果然如李莪華所說,壯漢口吐鮮血而亡,另一位病人則前來致謝,說李大夫為他治好了病,還省了錢。

  黃元禦要聘請李莪華進京,卻被李莪華一口回絕。他舍不得離開百姓,“再說,伴君如伴虎,不去也罷。”黃元禦聽後,隻好回京。

為鄭板橋侄子治病

瘡痛外科手術堪稱一絕

  有一年秋天,濰縣縣令鄭板橋的侄子鄭田病重,幾經調理不見成效,便請李莪華前去診治。

  李莪華為鄭田看診後,隻用了個小偏方,加以針灸艾灸,當即見效。鄭板橋見李莪華一站一個多時辰,便手捧茶水,彎腰候在身旁半個時辰之久。待治完病,鄭板橋又陪酒陪飯,臨走以墨寶相贈。

  李莪華50歲時,醫術達到高峰,瘡痛外科手術堪稱一絕。壽光縣令葉棲鳳的母親得了重瘡,十幾位醫生束手無方,後慕名請李莪華診治。李莪華診斷為肺癰,為老夫人開的藥很快顯效,但那時沒有麻藥,實施手術老夫人如何忍受?李莪華靈機一動,開口便對縣令說:“你身為父母官,不關心黎民疾苦,實為民賊……”這句話令縣令母親大為氣憤,李莪華趁其註意力轉移,立即用刀將瘡割劈破,膿血流出而病愈。後來,葉棲鳳離任前,特意為李莪華在九巷村南面建了生祠。

  李莪華病逝後,李傢官莊、九巷村、李營村懷其功德,都尊其為“李老爺”,為他立廟塑像。每年農歷四月十三香火不斷,長盛不衰。

  對於“李老爺”的事跡,“全國名中醫”張奇文從小就十分了解。在張奇文的記憶裡,每年四月十三趕官莊廟會時,很多人都要經過北半截河村的麥地,從接踵而至的人群中,張奇文看到了百姓對李莪華的尊敬和懷念。因此,他立志做像李莪華那樣的醫生,在以後的從醫生涯中,張奇文用行動踐行了這一點,始終將李莪華當成自己的榜樣。

  參考資料:焦方增 赫德英 肖安華《岐黃三聖手(2)》

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陸菁菁 王路欣/文圖

圖片均為資料圖

責編:沈麗萍

二審:王首榮

三審:李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