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塵埃——清朝內務府神秘的情報機構:江南三織造

2024年2月6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原創 慶寶

清代,內務府在江南地區設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處,負責織造、采辦上用及官用的綢緞等紡織品,據《雍正朝大清會典》記載:“凡大紅蟒緞、大紅緞、片金、折纓等項,派江寧織造承辦;仿絲綾、杭綢等項,杭州織造承辦;毛青佈等項,蘇州織造承辦。”然而,三織造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織造機構,更是一個神秘的情報機構,肩負著為皇帝密探江南官場動向、籠絡士族文人及休致官員、搜集各類信息等重要職責。

《康熙南巡圖》中的蘇州織造府

密探官場

江南地區向來富庶,是國傢賦稅的支柱,所以清代皇帝素來十分重視該地區官員的想法和動態。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重新冊立胤礽為太子,在寫給蘇州織造李煦的朱批中指示:“近日聞得南方有許多閑言,無中作有,議論大小事。朕無可以托人打聽,爾等受恩深重,但有所聞,可以親手書折奏聞才好。此話斷不可叫人知道,若有人知,爾即招禍矣。”

管理蘇州織造李煦為敬聞聖駕自口外回鑾恭請聖安事奏折(康熙帝朱批命李煦暗中打聽江南地區官員對復立太子一事的議論)

李煦心領神會,暗地裡打聽消息,先於十二月初二日上奏道:“臣聞原任戶部尚書王鴻緒,今歲解職回傢之後,每月必差傢人進京,至伊兄都察院王九齡處探聽宮禁之事,無中作有,搖惑人心。又有徽州人程兆麟者,陜西曾做過道官,今往來蘇州、揚州,招搖多事,時有閑言。又有蘇人范溥,系山東東平州知州,丁憂歸裡,自稱熟於京師要路,亦有招搖不根之語。”次年正月十九日,又密奏道:“臣打聽得王鴻緒每雲:‘我京中時常有密信來,東宮目下雖然復位,聖心猶在未定。’如此妄談,惑亂人心……而王鴻緒門生故舊,處處有人,即今江蘇新撫臣張伯行,亦鴻緒門生,且四佈有人,又善於探聽。” 康熙帝通過李煦的打探,了解了江南地區官員的想法,對重立太子一事考慮得也就越發周詳了。

籠絡士人

明末清初,江南地區是反抗清軍最為激烈的地區之一,當地的士族文人往往於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清代皇帝還賦予了三織造官員在江南地區籠絡士族的職責。

康熙朝大學士熊賜履曾歷任禮部尚書、吏部尚書等要職,素來清廉,因病身故後傢中陷入困境,康熙帝便讓李煦前去查看。李煦來到熊傢後,發現熊賜履的長子熊志伊身患痰病,言語顛倒,所幸尚能糊口,而次子熊志契、三子熊志夔隻有八九歲,跟隨生母龔氏生活,十分艱難。李煦便找到江寧織造曹頫,宣讀了康熙帝諭旨,委托其照顧熊賜履的傢人。熊賜履是當時的理學名士,深受江南士人尊敬,李煦和曹頫的舉動大大緩解了熊傢人的困境,受到了江南一帶士人的交口稱頌。

《李煦行樂圖》(局部)

打探情報

三織造還承擔了搜集、報告當地各類情報的職責,如農業生產、反清活動等,無不在其關註范圍之內。

農業方面,匯報內容包括當地農種、米價、災害、天氣等各類情況。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初一,蘇州織造海保上奏:“本年江蘇各屬十餘州縣,近山近水之處雖間有窪田被淹,統計為數無多……至於各處一切高田、平田,早禾、晚稻秀實豐茂,大勝往年,現在次第刈獲,俱有十分收成。”嘉慶十一年(1806年)十二月二十日,江寧織造嵩年上奏:“江寧地方自播種二麥之後,天氣晴和。入冬以來,前於十月二十九日得有微雨,究未深透。茲於十二月十八日酉時彤雲密佈,亥刻雪花飄灑,嗣漸繽紛,至十九日寅時止。緣南方氣候稍暖,旋落旋融外,積厚尚有三寸,四野一律均沾。”

反清活動方面,三織造更是皇帝了解真實情況最重要的渠道之一。康熙朝晚期,江浙一帶農民起義頻發,如康熙四十六年的太倉一念和尚起義、康熙四十八年的浙江雲和縣彭子英起義、康熙五十一年的浙江臺州漁民起義等。為了弄清楚這些起義的真實起因和圍剿經過,康熙帝命三織造官員詳細打聽。如康熙四十七年,浙江四明山張廿一、張廿二農民起義,康熙帝便指示李煦:“又聞浙江四明山有賊,爾密密訪問,明白奏來。”李煦不負所托,不僅將整個起義從起事到被剿滅的全過程徹查清楚上奏,並記錄下民情輿論:“目下眾人議論,皆雲江浙百姓屢受萬歲洪恩,去年偶逢旱災,輒敢行劫拒捕,各賊實死有餘辜。皆地方文武不能教化於平時,又不能消弭於臨事,遂致群賊橫行,眾論沸騰,咸怨地方文武各官疏忽之所致也。”

浙江四明山

皇帝心腹

正是依賴江南三織造搜集的大量情報,身居皇宮的清帝才能掌握江南地區相對真實的情況,了解地方官員的一舉一動。那麼,如此神秘而又重要的情報機構,它的人員又是怎麼構成的呢?

《光緒朝大清會典則例》記載:“順治初年定,江寧、蘇州、杭州織造諸局,各遣監督一人,筆帖式、庫使各一人,三年更代……又議準,江寧、蘇州、杭州織造官員缺,於內務府郎中、員外郎內揀選引見授補。”所選中者均為內務府包衣三旗出身,與皇帝多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深受其信任,如出任江寧織造的曹寅是康熙帝幼年時的保姆之子,被任命為蘇州織造的李煦是曹寅的妻兄,曾在暢春園侍奉過康熙帝5年。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七月,身患瘧疾的江寧織造曹寅在揚州氣息奄奄,蘇州織造李煦代其具折向康熙帝請賜禦藥醫治,康熙帝閱折後,命人將專治瘧疾的“金雞納”馳送揚州,並親筆在奏折上叮囑用法:“用二錢末,酒調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住後或一錢或八分,連吃二服可以出根……須要認真,萬囑。”康熙帝的急切關懷之情流露在字裡行間,這種君臣之間與眾不同的感情,由此可見一斑。

康熙帝親書給曹寅“金雞納”用法

正是得到了皇帝最直接的關心與信任,江南三織造這個神秘的情報機構才不斷發揮著作用,成為了皇帝在江南地區的眼線,一直延續到溥儀小朝廷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