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鄧穎超誕辰120周年 趙煒:鄧穎超與人民政協

2024年2月6日 24点热度 0人点赞

文/趙煒

人民政協在新中國的建立、鞏固和發展中,在全國人民向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進軍中,在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和加強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工作中,都作出了重大貢獻,發揮了重要作用。

鄧穎超同志為黨的統一戰線事業作出過重要貢獻。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她以共產黨員身份參加國民黨中央婦女部的工作,同部長何香凝真誠合作,聯合和組織各界婦女投身國民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她先後擔任國民參政會中共方面唯一的女參政員和唯一的女政協代表,為堅持抗戰、團結、進步,爭取國內和平進行了不懈努力;新中國成立後鄧穎超曾擔任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並輔助周恩來同志做了大量統一戰線工作。

出於對周恩來同志的愛戴和敬仰,更是出於對鄧穎超的敬重和信任,在1983年的全國政協換屆會上,2000多名政協委員全票贊成鄧穎超出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主席。盡管年事已高,多病纏身,但她仍以滿腔的熱情,為廣泛團結友好人士,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對鞏固和發展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傾註了大量心血。

撥亂反正,大力推動為委員落實政策的工作

擔任政協主席期間(1983年6月—1988年3月),鄧穎超所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落實政協委員的政策。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鄧穎超了解到,“文革”中釀成的民主人士和知識分子的許多冤假錯案的平反工作還沒有得到徹底落實。鄧穎超很重視這一問題。在其後的政協常委會議上,她提出“牽牛要牽牛鼻子”,把落實政策作為開展全國政協工作新局面的首要任務。她強調為一個人落實政策,可以影響和團結一片人,她發起組織聯合調查組先後達30多批,分赴全國各地檢查督促。她自己不顧年邁多病,親自到問題較多、影響較大的上海、天津等城市,有重點地檢查、督促。為了細致了解具體情況,她深入到查抄文物倉庫查看退賠工作進度。對重點問題,她一再親自過問,直到完全解決為止。

1984年7月2日,鄧穎超在天津視察期間,了解清退“文革”期間查抄的物資情況。

到1987年10月,先後提出要求落實政策的全國政協委員530人,已解決問題的有522人。各地政協委員要求落實政策的有4000多人,絕大部分人的問題業已解決。落實政策工作極大地調動了政協委員的積極性,很多委員在落實政策後,決心作出新的貢獻。

鄧穎超大力推動落實政策工作,開創了政協工作新局面。各地紛紛建立起政協機構,各級政協委員發展到40多萬人,全國形成了一支開展統戰工作、促進民主建設的巨大政治力量。

圍繞經濟建設中心,積極開展協商

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同時具有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面旗幟。人民政協的工作重點也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上來。

鄧穎超在擔任政協主席的五年期間,全國政協共舉行了5次全體會議,17次常務委員會議和25次主席會議,對國傢經濟體制改革的方針、政策、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第七個五年計劃,以及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國傢財政預決算等有關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政治協商。各有關工作組還舉行各種活動904(項)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專題報告77件,專題建議80件,綜合材料95件。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與經濟建設有關的。在委員提案中,有關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占有很大比重。

全國政協及其委員通過各種形式提出的這些意見和建議,得到國傢黨政機關與有關部門的充分重視,有不少建議已被采納,付諸實施,為促進我國經濟建設和經濟體制改革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加強民主作風建設,廣交朋友

人民政協是一條全國性的民主渠道,為了加強民主建設,她身體力行、率先垂范,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每逢國傢有重大政策出臺,她都及時向政協委員們通報,解除他們不必要的疑慮,與大傢充分交換意見,以求達到政治上的一致或基本一致,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批評,開展並接受民主監督,進一步做好民主黨派的工作;進一步加強每年一次的政協委員有針對性的視察活動;進一步發揮專門委員會的作用,進行專門調研,委員提案不限時間和人數,委員隨時可以就有關問題提出意見建議等。鄧穎超更身體力行,多次參加政協小組討論,聽取政協委員們的意見。擔任政協主席期間,鄧穎超同志經常到機關辦公室去了解同志們的工作情況。每次大會和常委會她都到會,傾聽委員們的意見,進行廣泛的接觸和交流。工作人員考慮到她年事已高,身體又多病,勸她減少幾次會議,但是她堅持到會聽取同志們的發言。此外,鄧穎超還要親自找外地來京委員交談,了解各方面的情況。鄧穎超特別重視政協的民主制度,她確定除了每次要開小組會以外,還要有大會發言,給每一位委員多一些發表個人意見、見解的機會,以充分發揚民主。

政協是發揚人民民主,聯系各方面的一個重要組織。擔任政協主席期間,她在出席會議時,很少待在領導休息室,而是打個招呼後,就到群眾當中去,大傢見到她都很激動,和她擁抱、致意。她經常出現在小組討論的會場,最常去的小組是港澳組、婦女兒童組、民主黨派組、文藝組。

由於鄧穎超重視充分發揚民主,六屆政協期間,政協委員們建言獻策非常踴躍,提出了許多高質量的提案建議,得到黨和國傢的高度重視,為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貢獻。

在政協工作中,鄧穎超常常告誡工作人員,要廣交新朋友,但不要忘記老朋友,更不可人走茶涼。人民政協不怕“大”,不怕“雜”。為了增進在京委員間的接觸了解,在鄧穎超的提議下,全國政協每月舉辦一次委員活動日,除現任委員外,每次都邀請退下去的往屆委員和各民主黨派機關的同志一起參加。

鄧穎超對政協工作制度建設的貢獻

一年一度的政協全國委員會會議和幾次政協常委會,鄧穎超都精心準備,親自主持會議,還參加小組討論會。她倡議建立了主席辦公會議,和二十幾位副主席、秘書長、副秘書長們定期在一起辦公,建立了政協的集體領導制度。她提出,政協機關工作應該活躍起來,同志間要加強聯系,要發動政協機關各部門的同志,學會廣交朋友,和委員們建立起密切的聯系,不要等到開會時才見面。主席、副主席之間,秘書長、副秘書長之間和常委、委員之間的關系應密切,要經常接觸,增進友誼。根據她的意見,秘書長和副秘書長分別聯系政協的二十幾位副主席,政協機關的幹部分別聯系政協常委和委員,這就大大密切了政協委員之間的關系,促進了政協工作的開展。

為了更好地傾聽各方面意見,提高辦事效率,在主持六屆全國政協工作期間,鄧穎超還對政協提案工作進行了改革,她說:“提案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形式,不要等下次會議再提出交待。委員們隨時提出提案,我們隨時處理,處理不了也要讓有關機關給我們答復,我們通知提案人,也不一定等大會開始集中提。希望委員們對政府工作、政協工作以及各方面有意見、有建議,可以隨時提出,寄到全國政協。”由於她的努力,委員們的提案工作有了很大改進,基本上做到及時處理及時答復,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鄧穎超還十分註意推動地方政協的建設。在她的關心、促進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2000多個縣都建立和健全了政協機構,各級政協委員發展到41.6萬人。

1986年2月20日至27日,全國政協召開全國地方政協工作座談會。會議明確指出,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是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應當經常化和制度化。圖為鄧穎超會見出席會議的地方政協負責同志。

1988年,鄧穎超從政協主席的職務上退了下來。她認為:“讓比較年輕的同志來接替工作,有利於政協組織保持旺盛的活力,有利於統戰和政協工作不斷發展,也有利於我們的身體健康。”六屆全國政協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閉幕後,人們用熱烈的掌聲歡送鄧穎超。她沒有功成名就後的得意驕矜,也沒有退出崗位後的傷感失落,當大傢請她先退席時,她卻站在會場口,一個一個和常委們握手告別。她是那麼謙恭真摯,瀟灑豁達,把最真摯的祝願,把最殷切的期望都通過這最後的握手送給了比她年輕的同志。這是鄧穎超的風格,這是一名共產黨員的胸懷,這是一位戰士赤膽忠心的表白!

鄧穎超擔任政協主席期間,為開創政協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貢獻。她的謙虛態度更在她最後退出領導工作時,畫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出色的句號。(2013年11月)

本文節選自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編《文史資料選輯》第165輯,2014年8月版。原標題為《輝煌的十六年——記周總理去世後的鄧大姐》。作者趙煒,曾在周恩來、鄧穎超身邊工作37年,曾任六、七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中央對臺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等職,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