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白求恩去世,臨終前給聶榮臻寫了一封信:給我前妻一筆錢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我必須前往中國,那兒迫切需要我!”

這是1937年,隨著日軍對中國的全面侵略拉開序幕的“盧溝橋”事變之際,遠在北美大陸的加拿大共產黨員、醫學博士白求恩,在得知這一消息時,堅定而急切地表達了他的決心。

這位身在異國的國際友人,懷著對中國人民深厚的同情和對反法西斯戰爭的執著,積極籌組了一支國際醫療隊。他們跨越重洋,懷著一腔熱血和人道主義精神,奔赴了遙遠的東方戰場。

來百度APP暢享高清圖片

不幸的是,在中國抗戰的艱苦歲月裡,白求恩醫生遭受了嚴重的健康挑戰。1939年,他因敗血癥在中國辭世。臨終前,他給中國共產黨領導人之一的聶榮臻寫下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件。在信中,他將自己所有的遺產無私地分配給了那些需要幫助的同志們,並提出了一個私人的請求:他希望國際援華委員會能夠給予他曾經的妻子弗朗西斯一筆生活費。

白求恩與弗朗西斯的感情故事同樣扣人心弦。他們曾經兩度走到了婚姻的盡頭,每一次都是由白求恩本人提出的。即便如此,為何在他生命的最後時刻,心中所掛念的,卻是這位曾被自己拋棄過兩次的前妻呢?

一、

1890年3月4日,白求恩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個牧師傢庭中誕生,被賦予了全名亨利·諾爾曼·白求恩。他的童年並非平凡,深受外科醫生祖父的影響,他對醫學領域懷有濃厚的興趣和激情。

青年時期,白求恩考入了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獲得了醫學學士學位。1922年,他成為了英國皇傢外科醫學會的會員,並於次年在皇傢外科醫學院開始了他的臨床研究生生涯。此時的白求恩,年已三十三,未曾有過婚姻,完全投身於醫學事業。

恰在同一年,白求恩前往英國愛丁堡參加一場外科醫學會的考試。就在那裡,命運的巧合讓他遇到了弗朗西斯,這個將成為他一生摯愛的女子。

弗朗西斯,年僅22歲,出身富裕傢庭,卻與那時上流社會中高高在上的資本主義階級迥然不同。她心地善良,對社會底層的苦難有著深切的同情。當她遇到了熱衷於醫療事業、懷揣拯救生命夢想的白求恩時,她被他的崇高理想和非凡氣質深深吸引。在那個年代,作為富傢千金的弗朗西斯本不缺乏追求者,但在她眼中,那些所謂“門當戶對”的富傢子弟顯得過於膚淺。直到遇見白求恩,她才真正感受到了愛情的力量。

在那個充滿挑戰的年代,白求恩和弗朗西斯的愛情與事業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段不平凡的故事。

他們在1925年結為夫妻,共同在美國底特律開設了一傢診所,白求恩負責日常經營。對於白求恩來說,醫療不僅僅是職業,它更是一種救死扶傷、奉獻社會的崇高理念。

不同於妻子弗朗西斯的優雅與安逸,白求恩更傾向於關懷那些貧苦大眾。診所裡,大多數患者都是經濟拮據的窮人,白求恩總是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不計報酬地為他們提供醫療服務。這種無私的奉獻精神,雖然贏得了人們的尊敬,卻也讓診所的經營陷入困境。

由於長時間勞累和過度的工作壓力,白求恩的健康開始每況愈下,不幸患上了當時被視為絕癥的肺結核。面對這樣的困境,他不願拖累愛妻弗朗西斯,於是以拒絕治療為由,堅決要求與她離婚。弗朗西斯雖心痛不已,但最終還是遵從了他的決定,帶著無盡的悲痛離開了他。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放棄這位偉大的醫生。獨自一人的白求恩不甘心就此放棄,他開始鉆研醫學,創新出了“人工氣胸療法”,竟然奇跡般地治愈了自己的肺結核。這一成就讓他在醫學界聲名大噪,甚至被著名的醫學博士愛德華·阿奇博爾德親自聘請為助手。

在愛德華的指導下,白求恩不僅改進了十二種醫療器械,還發表了多篇具有深遠影響的學術論文,使他在加拿大醫學界嶄露頭角。他的成就不僅為他個人贏得了榮譽,也為醫學界帶來了革新。

然而,事業的成功並不能填補他心中的空缺。打敗了病魔的白求恩,內心深處始終感到對弗朗西斯的愧疚。於是在1929年,他主動聯系了曾被自己傷害的弗朗西斯。時間雖然流逝,但兩人間的愛情並未隨風而逝。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他們再次重歸於好,完成了復婚。

但是,好景不長,白求恩的醫療事業與傢庭生活再次出現了矛盾。白求恩的心始終被醫療事業和救助窮人的理想占據,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常常無暇顧及傢庭。而弗朗西斯雖然理解他的崇高理想,卻也渴望得到更多的陪伴和關懷。她認為傢庭的和諧同樣重要,但在白求恩看來,救治病人和實現醫學夢想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隨著時間的流逝,夫妻兩人之間的理念差異逐漸顯現,矛盾日益加深。白求恩深知自己對妻子的虧欠,但他無法放棄內心深處的事業和理想。在經歷了四年的復婚生活後,他們再次走到了離婚的十字路口。白求恩心痛不已,但為了他的醫療事業和理想,他選擇了再次離開弗朗西斯。這一次,他們的愛情故事畫上了一個悲傷的句號。

二、到中國去

經歷了與妻子的兩次離婚後,白求恩的生活陷入了一段頹廢期。他是一位在醫學界擁有卓越地位的外科醫生,經濟上並不拮據,但他的生活卻充滿了迷茫和挫敗感。那段日子裡,他常常在酒吧中沉溺,醉酒成為了他逃避現實的手段。

記得有一次,白求恩醉醺醺地走在街頭,遇到了一位衣衫襤褸的流浪漢。他沒有猶豫,便脫下自己的大衣,溫暖地披在了對方身上。他身上的錢也經常被慷慨地分給那些乞討的人們。這種行為雖顯得慈悲,卻也透露出他對於現實的無奈和逃避。

在那個時期,白求恩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他不禁反思,自己盡管救治了無數患者,但似乎並沒有真正改變這個充滿疾病和貧窮的世界。面對這樣的現實,他感到深深的挫敗和無力。“我究竟為了什麼而努力?”他在酒精的麻痹下自問。這種頹廢的生活狀態,以及與妻子的兩度離婚,使得他在加拿大社會的聲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那些所謂的上層社會人士嘲笑他的理想,認為他不過是一個失職的丈夫,一個無用的夢想傢。

然而,命運總是在不經意間為人開辟新的道路。1935年,白求恩應邀前往莫斯科參加一個醫學會議,這一行程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莫斯科,他接觸到了共產主義思想,這些思想與他內心深處渴望救助苦難人民的理想不謀而合。他特別對蘇聯的社會主義醫療制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回到加拿大後,白求恩果斷地加入了加拿大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但在資本主義的加拿大,共產黨員遭遇了諸多的排斥和困難。白求恩和他的同志們在加拿大受到了許多不公的對待,最終他選擇離開,前往了美國。

在美國的時期,西班牙內戰正酣,白求恩懷著對法西斯的反抗和對自由的渴望,決定前往西班牙支援。然而,由於政治背景的原因,他在西班牙的日子並不順遂。在那裡待了一年多之後,他被迫返回美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日本對中國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我必須去中國,那裡需要我!”當白求恩得知中國的情況時,他立刻做出了決定。他深知,在那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他的醫術和熱忱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他的心再次被理想和使命所點燃,於是懷著一顆救世心,他踏上了前往中國的旅程。

三、前線

1937年的深冬,白求恩醫生在紐約忙碌地籌劃著他的中國之行。他向國傢援華委員會提交了申請,表達了強烈的願望:他想組建一支醫療隊,遠赴中國支援抗戰。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到了1938年初,一批必要的醫療藥品和器材終於準備就緒。白求恩帶領著他的醫療隊從溫哥華出發,經香港抵達了武漢。

在武漢,美國記者、國際共產主義戰士史沫特萊對白求恩進行了采訪,對他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國際紅十字會也對他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很快,時任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的周恩來與白求恩會面,並希望他能在後方幫助完善醫療體系。然而,白求恩堅定地回答:“我作為一名軍醫,應當在前線。”他堅持要前往延安,親臨前線。

1938年3月,白求恩終於到達了延安。他在日記中對延安的第一印象寫道:“這裡充滿了活力和希望。”在延安,他感到了強烈的歸屬感。毛主席親自接見了白求恩,兩人進行了長時間的深入交談,彼此間似乎有著不少共鳴。盡管毛主席也希望白求恩留在相對安全的後方,但白求恩的回答依舊堅定:“我來這裡是為了救治傷員,而不是來享受照顧的。”

4月,白求恩抵達晉察冀軍區。在這裡,他發現當地的醫療條件極為艱苦:沒有正規的手術室、消毒室,很多醫療器械都是臨時自制的,遠不能滿足正常的醫療需求。面對這種情況,白求恩上報給了聶榮臻司令,希望能得到支持,改善這裡的醫療條件。盡管資源有限,聶榮臻盡力滿足了他的要求,但新建立的設施依然非常簡陋。

在八路軍頻繁的遊擊戰中,新建的手術室常常被迫拋棄,這讓白求恩開始思考如何適應八路軍的作戰風格,並設計出適合野戰條件的醫療設備。他發明了簡易輸血器和一套名為“盧溝橋”的便攜式手術器械運輸設備。在當時,輸血技術並不普及,而白求恩設計的簡易輸血器,隻需讓病人和輸血人員頭腳相反躺下,就能完成輸血過程,這在當時可謂是醫學上的一大創新。“盧溝橋”則是一種簡易的橋型木架,可以裝載藥品和器械,方便隨軍移動。

在槍林彈雨之中,白求恩憑借這些簡易的設備,堅持不懈地為戰士們實施手術,救治傷員。即使他的同志們再三勸說,希望他能夠稍作休息,他卻始終堅守在手術臺前,不肯離開。這種對醫療事業的執著和對生命的尊重,贏得了所有人的敬佩和心疼。白求恩的工作強度之高,令人感到敬佩,也令人心痛。在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裡,他的身影成為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為無數戰士帶來了生的希望。

四 私人要求

1938年7月,白求恩醫生抵達了冀西山地區,投身於當地的衛生機關工作。在這裡,他不僅致力於救治傷員,還一手籌辦了衛生醫療學校,培養了大批醫療骨幹,為八路軍的衛生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由於共產黨資源有限,不僅醫療物資匱乏,連基本的醫療教材都難以為繼。在這種困難條件下,白求恩依然無私奉獻,除了救治傷員,他利用業餘時間編寫了《十三部消毒法》、《外科換藥法》等教材,為前線醫療工作提供了寶貴的知識支持。

在救治傷員的過程中,白求恩發現,如果能在傷員受傷的初期就進行手術治療,治愈率將大幅提高。因此,從1938年11月起,他堅決前往山西雁北和冀中的前線,親自進行戰地救治。盡管這一決定遭到了同志們的反對,因為前線附近的醫療風險極高,但白求恩堅持自己的決定,他說:“等待傷員的時代已經過去,醫生應該在最需要的地方!”這種堅定的信念,讓他在戰地上顯得格外的堅強和勇敢。

從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的四個月時間裡,白求恩跟隨軍隊,行程超過750千米。在這段時間裡,他進行了超過三百次的手術,建立了13處手術室和包紮所,挽救了無數戰士的生命。對於白求恩來說,他最驕傲的事情就是“沒有浪費過一分一秒”,他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致力於救治傷員。

1939年冬,日軍對晉察冀軍區發起了大規模的掃蕩。在戰鬥激烈進行時,白求恩在距離戰場不遠的一個小廟裡堅持為傷員進行手術。當警衛戰士著急地催促他撤離時,白求恩毫不猶豫地回答:“戰士不會拋棄戰友,醫生更不能拋棄病人!”即便是在敵人的炮火下,他也堅持完成手術。期間,敵人的炮彈甚至擊中了手術室的大門,但白求恩毫不畏懼,專註於手術。在一次手術中,他為了更靈活地操作,摘下了手套,不幸的是,他的手指被骨刺刺傷,導致感染。

盡管如此,白求恩並沒有過多關註自己的傷口,而是在簡單處理後,繼續投入到前線的手術工作中。然而,傷口的感染逐漸惡化,最終轉變為了無法治愈的敗血癥。即便是在身體開始發熱的情況下,他依然堅持工作,直至暈倒在手術臺上。

白求恩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但他沒有任何抱怨或遺憾。他在日記中寫道,在中國度過的時光,是他生命中最為充實的日子,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意義。對於他的前妻弗朗西斯,白求恩心中充滿了愧疚,因為他為了追求理想,不得不與她離婚。

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白求恩給聶榮臻司令寫下了一封信,信中囑托,他過世後的遺物可以留給其他同志使用。而他唯一的私人請求,是希望國際援華委員會能給他的前妻提供一筆生活費用。

1939年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在河北省唐縣黃石口村因敗血癥逝世,享年49歲。他的一生為窮人、病人和革命奮鬥,至死都未忘記對前妻的關懷。白求恩的偉大,不僅在於他對醫學的貢獻,更在於他那顆偉大的“大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