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公爵中的瓦崗七雄,秦瓊未現身,為何在玄武門一戰全部消失?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唐朝公爵中的瓦崗七雄,閃耀在歷史的舞臺上,然而在玄武門一戰中,卻出人意料地全部消失,令人不禁疑惑萬分。其中,最為引人註目的是公爵之一的秦瓊竟未現身。這個不露面的戰士,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故事?玄武門一戰又隱藏了怎樣的秘密?

在那個唐朝繁盛的時代,瓦崗七雄是風華絕代的存在,而秦瓊更是其中一位備受矚目的公爵。然而,在一場風雲突變的玄武門之戰中,這些英勇的將領卻在瞬間消失,宛如流星劃過夜空,令人不禁追問究竟發生了什麼。

這個問題引發我們對歷史戰爭的深刻思考,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瓦崗七雄的全軍覆沒?而秦瓊又為何在這關鍵時刻未現身?這一切似乎掩藏著一場關於權謀、背叛和戰略抉擇的巨大謎團。隨著我們一同追尋歷史的蹤跡,讓我們探究瓦崗七雄在玄武門一戰中神秘消失的背後,揭示那段動蕩歲月中的不為人知的戰爭真相。

一、誰是最強猛將:從介休大捷到黎陽激戰

當年瓦崗之所以能成為隋末亂世中的一方雄主,實乃仗助了秦瓊與程咬金二人。秦瓊以拳腳功夫見長,曾在介休城下大破隋軍數萬人,迫降尉遲敬德。秦瓊屬典型武將,不善謀略,隻憑一雙鐵拳在沙場殺出一條血路。

介休之戰正是秦瓊建功立業的轉折點,此戰之前秦瓊不過是李密麾下小校尉。然此戰一舉擒敬德,秦瓊威名大振,聲震京師。且秦瓊生擒敬德風雲際會,令其心生崇拜之情,兩人遂結拜為異姓兄弟。

敬德歸唐後數次舉薦秦瓊,秦瓊也借此一躍成為玄武門十二金人之一。還有一說法稱尉遲敬德投降李世民,亦是被秦瓊生擒之故。若真如此,則可見秦瓊武藝之高強,敬德此等名將亦難敵秦瓊之雙拳。

而程咬金則以軍略見長,當年宇文化及欲滅瓦崗軍之時,正是程咬金率兵與之拼死廝殺,秦瓊中流矢重傷墮馬,幸虧程咬金奮勇救援,瓦崗軍才得以茍延殘喘。且程咬金與宇文化及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負,始終無法將其生擒。

程咬金護駕有功,李密對其更加倚重。在玄武門之變中,程咬金亦力排眾議,建議李密歸順李世民。程咬金深謀遠慮,料事如神,故李世民對其亦極為倚重。由此可見,秦瓊與程咬金可謂瓦崗軍中最強猛武將,抗打宇文化及於隋軍萬夫不當之時,立下汗馬功勞。

二、誰立下汗馬功勞:從玄武門之變到西突厥征伐

相形之下,牛進達與吳黑闥二人則可謂瓦崗軍中沉穩老當之輩。在瓦崗七雄投效李唐之時,正是二人極力勸阻,使眾將不至於離心離德。

吳黑闥雖然性格直爽,但內心極為熱血忠誠,牛進達則老成持重,兩人性格迥異卻又相得益彰。當年二人奔走相勸,使李密部下各路群龍無首之輩重新團結在李世民麾下,為李世民奪魁立下汗馬功勞。

入主長安之後,牛吳二人亦深得李世民器重,屢建奇功。玄武門之變中,牛吳二人態度曖昧,最終卻不忘舊日恩情,竟全無背叛瓦崗之心思,可謂忠心耿耿。奪位之後,二人避禍封侯,最終皆官至大將軍,封為郡公,位列十六大將軍之中,實為當世罕見。

當年朝臣戲稱牛吳為秦王左膀右臂,可見二人於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無人能比。待到晚年,程咬金統帥西征,牛進達與吳黑闥亦全力支持,乃至追隨至西域沙場。程咬金忠勇退敵而歸,牛吳二人亦功不可沒。可見牛吳二人從玄武門之變到西突厥征伐,屢建奇功,實為當世忠勇之表率。

三、誰的政治智慧最高:玄武門之變的種種迷霧

然而相較秦瓊、程咬金等人武力值高、立功昭著,魏征、李勣等人的政治智慧則更為犀利。以魏征為例,其謀略心思幾乎不輸諸葛亮,當年太子李建成打算清洗瓦崗舊部之時,正是魏征極力相助,一時間幾乎使王業易主。

魏征出身儒生,卻有著極高的政治覺悟,能洞察大勢,處變不驚。當年魏征力排眾議,勸李建成速戰速決,意欲趁李世民尚在外征之時奪取王位。此計甚得建成歡心,隻是終究孤註一擲,大勢已去。

於玄武門之變之際,魏征雖然站錯陣營,但仍然堅持自己的原則,不但拒絕出面勸降,還慷慨就義,最終壯烈成仁。可見魏征的政治手腕高明,隻是最終仍難逃失敗的命運。 又如李勣,玄武門之變中李勣左右逢源,暗度陳倉,最終亦選擇了迎合李世民。

四、誰的處世最精明:秦瓊和程咬金的沒落之迷

反觀秦瓊和程咬金,則可謂處世精明,最終都獲得了榮耀的官途。秦瓊玄武門之變中不問世事,直至病故才得以封為上柱國。其實秦瓊性格直率,不善權謀,故在玄武門之變中選擇遠離是情理之中事。

隻是沒想到竟引起李世民誤會,此後十二年一直鬱鬱不得志。幸而李世民終究沒有忘記秦瓊昔日之功,追封其為上柱國,以示緬懷。當真是區區一場玄武門之變,便成就了秦瓊一生的榮辱沉浮,實在令人唏噓。

程咬金則更甚,不但玄武門之變中立下汗馬功勞,得到上柱國和開國公的封賞,而且兒子還娶了李世民的妹妹,實為一時風光無兩。可見程咬金極具政治手腕,能洞悉先機。其在玄武門之變中態度曖昧,果然最終站到了權力的一端。

隻是這樣的精明算計卻也在日後落得李世民猜忌,程咬金在出征西域得勝歸來之後,李世民並未打算給予更大的封賞,隻因擔心程氏封侯日益壯大。幸而程咬金亦深諳此理,撿了最大的桃子就飛速退場,這才保全全身而退。可見程咬金的政治智慧可圈可點,乃當世第一謀士也。

結語

縱觀此番瓦崗七雄之興衰變遷,我們後人亦可有所鑒戒:首先,武力強橫終難取勝。秦瓊、程咬金等人都隻手遮天、立功赫赫,甚至建立起自己的軍閥力量。

然而到最後關頭,李世民隻消一場玄武門政變,便將其勢力一掃而光。由此可見,縱然武藝高強,終究也是難以和王朝力量抗衡。讀史使人明矣,唯有退思補過,深諳大義,或許方可長保江山。

其次,過高政治智慧未必是福。魏征、李勣等人都算得上當世謀主,隻是太過聰明反被聰明誤,站隊錯誤、官運不濟,終究難逃沉淪。政治鬥爭如此復雜多變,唯有雲淡風輕、退思修省,或許才可化險為夷、浴火重生。

最後,處世之道,關鍵在兩字“度量”。程咬金能深諳大義,上下一心,退避三舍,故而功成不必在我。牛進達、吳黑闥亦忠心耿耿,最終封侯風光。他們都有種廣闊的胸襟與度量,不因為一時得失便喪失理性,這才最終能在亂世江湖立足,堪為我們後人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