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至愛之恩永不能忘”

2024年2月6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莆籍英烈伉儷薛介民姚明珠之女、年逾七旬的旅美臺胞薛人星攜丈夫回故鄉仙遊參觀以父母命名的先進事跡展覽館、介明欣欣小學,繼承父母遺志、賡續大愛精神——

圖為餘逸眾、薛人星伉儷在仙遊楓亭老傢重溫父母事跡,並留影紀念。


仙遊報道1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俊華 文/圖)“學校還有什麼困難和需要,盡管說!”1月24日下午,在仙遊縣園莊鎮後蔡村介明欣欣小學,旅居美國的薛人星和丈夫餘逸眾在堂親的陪同下,冒著嚴寒,看望在校師生,關心傢鄉教育發展。這是薛人星20年來第2次回到傢鄉仙遊。

薛人星為莆籍英烈伉儷薛介民、姚明珠之女。薛介民、姚明珠育有一子二女,分別是兒子薛人望,女兒薛人星、薛人華。薛人望生於南京,薛人星、薛人華都生於臺灣。

據有關黨的歷史資料記載,國民黨敗退臺灣前夕,薛介民、姚明珠接受秘密任務,潛伏在臺灣從事隱蔽戰線革命活動。1958年,兩人身份暴露,同時被捕。1963年1月31日,薛介民、姚明珠被國民黨槍殺。2013年4月,兩人被正式追認為中共地下黨烈士。2014年4月,薛介民、姚明珠靈盒經美國輾轉,被迎進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

薛介民、姚明珠英烈兒媳李黎經過30多年探尋,撰寫反映薛介民、姚明珠革命事跡的傳記性紀實作品《白鴿木蘭》,在海峽兩岸出版後,廣受關註。湄洲日報社通過挖掘采訪,英烈伉儷結婚時的“魏厝大廳”等相繼被發現,之後,湄洲日報社率先在報業大樓舉辦薛介民姚明珠事跡展覽,深度揭秘塵封半個多世紀的英烈事跡,反響熱烈。報社還推動了楓亭鎮黨委政府在塔鬥山公園建造薛介民、姚明珠烈士先進事跡展覽館,協助仙遊縣烈士陵園管理處設立薛介民姚明珠英烈展廳。

“木蘭溪水長久在流,白鴿嶺高壯地站立,鄉親至愛之恩永不能忘。”薛介民英烈在生命最後時刻,仍心心念念莆田傢鄉的山山水水,並致信托孤給莆籍鄉親張元凱夫婦。感念“鄉親至愛之恩”,接力傳承父母對故鄉的熱愛,薛人望、薛人星、薛人華三兄妹20年來秉承父母遺願,把熾熱的傢國情懷、激昂的浩然正氣、無私的人間大愛化為心系桑梓、潤澤故土的善行義舉。

2003年至2004年,薛人望、薛人星、薛人華三兄妹通過欣欣基金會,了解到仙遊縣園莊鎮後蔡小學教學樓還是土坯房,便慷慨捐資1萬美元,改建後蔡小學教學樓,修繕教師宿舍門窗。為銘記英烈事跡,發揚英烈精神,校方與三兄妹商量,取英烈名字中間各一字,加掛介明欣欣小學校名。

2003年以來,三兄妹還以父母親名義,在父母親的母校福建醫科大學成立“姚薛獎學金”,以“烈士撫恤金”為種子基金成立“姚薛烈士紀念基金”。2015年起,“姚薛烈士紀念基金”在仙遊縣每年資助55名困難學生,每人3000元,8年來已發放助學金132萬元。2023年2月,薛人望、李黎伉儷返鄉捐資助學,決定在原每年捐贈16.5萬元基礎上,再捐100萬元助學。

1月17日,薛人星通過微信與從未謀面的堂弟薛國平聯系,想回故鄉“看父母的紀念館,再去看之前捐贈的教學樓”。

1月23日晚近11時,薛人星攜丈夫餘逸眾一路風塵仆仆,從臺灣抵達福州;次日上午,乘機場大巴車抵達福州火車站,乘動車來到故鄉仙遊楓亭。

1月24日,餘逸眾、薛人星伉儷在堂親的陪同下,來到楓亭塔鬥山,參觀薛介民、姚明珠烈士先進事跡展覽館。駐足展覽館,聽父親寫的歌、唱父親譜的曲,看到傢鄉以各種方式紀念他們的父母親,薛人星幾度哽咽。她和丈夫拍了一張張照片,記錄彌足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永恒的時光記憶。

當日下午,在介明欣欣小學參觀時,看到孩子們在小學操場上奔跑跳躍,教室寬敞明亮,校園幹凈整潔,有獨立的計算機室與多媒體教室、音樂室、美術室、圖書室等,年逾七旬的餘逸眾、薛人星伉儷十分高興。

該校校長歐秀茶介紹,在英烈精神的感召下,師生們奮發進取,介明欣欣小學多次被評為仙遊縣文明學校,通過仙遊縣平安校園4A評定和省級標準化學校建設評估。

之後,餘逸眾、薛人星伉儷還前往仙遊城關田吟底,參觀祖父母租居之處及父母親成婚的“老宅”;當晚,與堂親們歡聚,暢敘情誼;次日下午,兩人與堂親依依惜別,離開莆田,從福州飛離祖國大陸。

1月25日下午,李黎女士通過微信告知記者,其與薛人望老師,還有薛人華及其子女也計劃於今年4月上旬回歸故裡。


責編|林聖裕 編審|鄭志忠

傳播仙遊聲音·講述仙遊故事·展示仙遊形象

@仙遊報道|公眾號、頭條號、福建號、企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