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中國嗎——從費孝通的三本著作看中國社會

2024年2月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1982 年,費孝通在江蘇吳江縣進行社會調查

113年前,蘇州府吳江縣誕生了一位後來蜚聲中外的大先生——費孝通。

作為我國著名的社會學傢、人類學傢和社會活動傢,費孝通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傢庭,父母極其重視教育。他十四歲就開始發表文章,十八歲高中畢業,懷抱著懸壺濟世、救死扶傷的理想,他考入東吳大學醫預科。

然而,面對當時風雨飄搖的舊中國社會現狀,接受先進思想的他毅然棄醫從文,於1930年轉入北平燕京大學社會學系,師從著名社會學傢吳文藻,開啟了波瀾壯闊的一生。

1938年,留學英國的費孝通撰寫並發表了其博士論文《江村經濟》,該書被譽為“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裡程碑”,是國際人類學界的經典之作,他也因此在1981年被英國皇傢人類學會授予人類學界的最高獎——赫胥黎獎。

畢業回國後,他先後任教於雲南大學、西南聯大、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的社會學系,開展社會學、人類學研究,寫下了數百萬字的著作,為我國的社會學、人類學和民族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被稱為“中國社會學的總設計師”。

身體力行深入農村搞實地調查,東奔西走進行田野考察,是費孝通的生活常態。他三訪溫州、四訪貴州、五上瑤山、六訪河南、七訪山東、八訪甘肅、27次回訪傢鄉江村。

“人傢是少壯東南走,我是老馬西北行。哪兒窮,就到哪裡去,越是窮的地方越是要去。”

如何使中國農民擺脫貧困走向富裕之路,是費孝通畢生的使命。他立足中國鄉土社會結構,對傢庭、生育和種族延續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在積累了豐富的一手資料後發表了《鄉土中國》《生育制度》,被稱為“中國農民的代言人”。

他走遍西北、西南、東北,穿行於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在中原經濟協作區、京九鐵路沿線地區奔波,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又登高望遠放眼全局,為形成全國一盤棋的協調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我一生的目標,唯一的目標,就是了解中國和中國人。”

作為清王朝結束後成長起來的第一代人,費孝通一直接受系統的西式教育,但他卻說,“一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二是‘學以致用’。這兩條很可以總結我自己為學的根本態度”。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烙印一直在他心中從未泯滅。

晚年,費孝通用了16個字總結自己畢生的理想與追求:“腳踏實地、胸懷全局、志在富民、皓首不移”。

作為費孝通先生的成名作,《江村經濟》側重討論社會制度變革,他以人類學的方法對江蘇吳江一個村莊——開弦弓村調查研究,對開弦弓村的地理環境、村民的傢庭結構、經濟生產方式、財產分配與繼承等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旨在通過一種人類學的描繪展現我國傳統農村社會的深層結構和功能。

他的另一部著作《生育制度》則從社會學的角度研究傢庭,基於結構功能主義觀點來考察生育制度,論述了與種族延續相關的一整套活動體系。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最知名的社會學著作,多年來深受學界和普通讀者的一致推崇,並於2020年被列入教育部中小學教育指導書目。該書著重對中國鄉士社會進行結構性分析,為了回答“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探討了差序格局、禮治秩序、性別分工等重要議題。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費孝通先生在這三部著作中的經典名句,沿著費老的思路,一窺中國的基層社會。

-1-

中國社會

01.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

02. 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不但是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給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

03. 隻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熟每個人的生活,像母親對於她的兒女一般。

04. 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系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

05. 人們住在一起,或相互為鄰這個事實,產生了對政治、經濟、宗教及娛樂等各種組織的需要。

06. 權力之所以引誘人,最主要的應當是經濟利益。在同意權力下,握有權力者並不是為了要保障自身特殊的利益,所以社會上必須用榮譽和高薪來延攬。至於橫暴權力和經濟利益的關系就更為密切了。統治者要用暴力來維持他們的地位不能是沒有目的的,而所具的目的也很難想象不是經濟的。

07. 社會變遷常是發生在舊有社會結構不能應付新環境的時候。新的環境發生了,人們最初遭遇到的是舊方法不能獲得有效的結果,生活上發生了困難。人們不會在沒有發覺舊方法不適用之前就把它放棄的。舊的生活方法有習慣的惰性。但是如果它已不能答復人們的需要,它終必會失去人們對它的信仰,守住一個沒有效力的工具是沒有意義的,會引起生活上的不便,甚至蒙受損失。另一方面,新的方法卻又不是現存的,必須有人發明,或是有人向別種文化去學習,輸入,此外,還得經過試驗,才能被人接受,完成社會變遷的過程。

08. 人為了個人生活的健全必須維持社會結構的完整。人是生物,不免於死,死亡威脅著社會結構的完整,因之也威脅著未死者的健全生活。因之,任何社區都得預備下一個新陳代謝的機構,以維持人口的安定。

-2-

傢庭和婚姻

09. 農村中的基本社會群體就是傢,一個擴大的傢庭。這個群體的成員占有共同的財產,有共同的收支預算,他們通過勞動的分工過著共同的生活。兒童們也是在這個群體中出生、養育並繼承了財物、知識及社會地位。

10. 傢,強調了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相互依存。它給那些喪失勞動能力的老年人以生活的保障。它也有利於保證社會的延續和傢庭成員之間的合作。

11. 社會分子的新陳代謝是維持社會結構完整和綿續的機構,撫育孩子不是一件個人可以隨意取舍的私事,而是有關社會生存和安全的工作;因之,社會在這裡竟會幹預到個人生活最私的角落裡,造下了許多悲歡離合的故事。

12. 為了要保障孩子們能得到必需的撫育,社會用婚姻來把男女結成夫婦,要他們共同負責擔任這些工作中主要的事務。社會雖則用了各種手段來使男女就范,可是不論法律的或宗教的制裁,至多不過能維持夫婦關系的形式,並不能保證夫婦之間一定能融洽合作。清官難斷傢務事,上帝也不能強迫人相敬相愛。夫婦們能否勝任愉快地履行社會所指派給他們的事務,還得看夫婦關系的內容。

13. 每個父母都是個藝術傢。把一個無知的小細胞培養成一個伶俐活潑的孩子,雖則事實上是生物力的展化,但在父母看來,卻似乎都是自己的創造。奪天之功的父母永遠聽不厭別人對於自己子女的恭維。誰都知道得人歡心的法門,是贊揚人傢的文章和子女。

14. 在人壽有限、生死無常的變動中,一個人的生活卻依賴於一個完整的社會分工結構,所以社會不能不不斷地預備下新人物等著去接替舊人物死亡和退伍所發生的缺位。

15.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孩子為了對得起祖宗,聽來似乎是相當迂闊,除非我們相信死後在冥界的生活還得依賴人間的紙箔。所謂冥界原不過是我們現實的投影,無後所引起的不利,倒不一定是祖宗的羹飯無人照顧,這一點我們既無法否認,也無法證實。

16. 在父母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我們若細察父母們的心理,頗像一個藝術傢。一個雕刻傢把他的理想實現在一塊頑石上,創造出一具美麗的維納斯。

-3-

農業與土地

17. 計時法不論如何簡單,它是每一種文化的實際的需要,也是感情上的需要。人類每一群體的成員都需要對各種活動進行協調,例如為未來的活動選定日期,對過去的事進行追憶,對過去和未來時期的長短進行測量。

18. 一直在某一塊土地上勞動,一個人就會熟悉這塊土地,這也是對土地產生個人感情的原因。人們從剛剛長大成人起,就在那同一塊土地上一直幹到死,這種現象是很普通的。如果說人們的土地就是他們人格整體的一部分,並不是什麼誇張。

19. 巫術不是一個自發的個人的行動,而是一種有組織的制度。有一個固定的人,他擁有魔力並負責施展巫術。其次,有一套傳統的禮儀來喚起超自然的幹預。最後還有一些神話來維護這種禮儀和巫術師的能力。

20. 中國農村的基本問題,簡單地說,就是農民的收入降低到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水平所需的程度。中國農村真正的問題是人民的饑餓問題。

21. 如果《西行漫記》的作者是正確的話,驅使成百萬農民進行英勇的長征,其主要動力不是別的而是饑餓和對土地所有者及收租人的仇恨。

22. 我們必須認識到,僅僅實行土地改革、減收地租、平均地權,並不能最終解決中國的土地問題。但這種改革是必要的,也是緊迫的,因為它是解除農民痛苦的不可缺少的步驟。它將給農民以喘息的機會,排除了引起“反叛”的原因,才得以團結一切力量尋求工業發展的道路。

-4-

文化與個體

23. 在一個社群所用的共同語言之外,也必然會因個人間的需要而發生許多少數人間的特殊語言,即所謂的“行話”。“特殊語言”常是特別有效,因為它可以擺脫字句的固定意義。語言像是個社會定下的篩子,如果我們有一種情意和這篩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過去。

24. 文化是依賴象征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護著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但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還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

25. 文化本來是人造的,凡是人造的,並不是我有意小視人類的創造力,不完全是常事。

26. 普通的人總是生在傢庭裡,長在傢庭裡,死在傢庭裡。因之,我們要了解個人,自不能不從傢庭生活入手。傢庭結構的內容總是很深刻地影響著一個地方的文化和一個人的性格。

27. 我們若肯仔細分析自己煩惱的原因,時常會發現在我們心中有著兩個自我在糾纏:一個是理想的自我,一個是現實的自我。

28.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就是在於他是生活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的三度時間中。人不能沒有計劃地生活。在他決定現在的行為時,他眼睛望著將來。他至少要假定明天一定還是活著,才能倒頭睡下去。若是我們對於將來覺得一切都在未知之列,一切的遭遇都屬可能,我們委實就不知道現在應該做些什麼才好。我們總是覺得現在不過是將來的預備。

29. 說人類行為是有動機的包含著兩個意思:一是人類對於自己的行為是可以控制的。要這樣做就這樣做,不要這樣做就不這樣做,也就是所謂意志。一是人類在取舍之間有所根據,這根據就是欲望。

30. 所謂天下事豈能盡如人意,就表明了在時間的推移中,我們每每發現現實的自我永遠是有缺陷的。它盡管追趕著理想的自我,但總是差一步。於是,我們若膽敢把往事來重提,哪一事不能令人懊喪追悔?懊喪追悔有什麼用呢?時光不倒流,亡羊補牢並不能收回已失去的羊群。人生的歷史不能重寫也許是人間最大的憾事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