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麼多銀子,為什麼現在卻消失不見了?考古學傢們給出了答案

2024年2月6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方的“關註”。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希望能給您帶來舒適的閱讀體驗。

無論在任何時候,錢都是好東西,中國自古時候開始便對金錢有了定義。

從剛開始的貝殼到後來的刀幣、銅錢再到銀子以及今天的紙幣,可以說任何一個時期,對於金錢的定義都不一定。

然而即使科技再發展,人們對於黃金、白銀的追求永遠不會變,甚至於全球對於黃金和白銀的態度都是一致的。

一、金錢發展歷史進程

白銀作為當時我國衡量貨幣的一個最重要東西,他在我國有著很長一段時間的歷史。

自先秦時期,我國的銀礦便開始盛行,然而這個時候的人主要以刀幣為主,銀子主要用來鍛造一些器皿。

很少用來當做流通貨幣,不僅如此在那個時候,銀制品幾乎都是國傢管控的。

除非對國傢有貢獻,得到皇帝賞賜,否則根本沒有資格使用,而如果一旦被發現使用銀制品,那可相當於犯法。

其實在當時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都是因為銀礦在中國內地非常少有。

而銀礦含量多的地方大都是山地丘陵,這些地方都被遊牧民族和少數民族霸占。

中國在當時還處於生產力落後,各自為政的紛爭時代,因此銀制品出口量非常少,用的起的都是王公貴胄。

這種情況直到漢朝時期才得到緩解。

而為何會到漢朝時期得到緩解呢?原因就是因為飲馬翰海,封狼居胥的霍去病。

漢朝成立之初,百姓生活非常困苦,因此從劉邦到劉啟時期,漢朝對於遊牧民族采取的都是以安撫為主,和親聯姻。

因為在這段時間漢朝自己的內政相當混亂,先是諸呂之亂,再是七國之亂。

可以說那數十年的時間裡,漢朝幾乎內亂不斷,而等到劉徹時期。

因為父親和祖父兩代人的努力,國庫相當充盈,而百姓也早已經安居樂業。

在這個時候匈奴依然橫行無忌,於是乎在漢武帝的授意下,衛青、霍去病開始對匈奴進行軍事戰爭。

最終在霍去病的帶領下,匈奴被趕出漠北,從此漠北以南再無王庭。

匈奴被趕走了,匈奴占據的山脈大都是銀礦資源豐富的地區。

這也是為何在對戰匈奴早期,漢朝軍隊屢戰屢敗的原因,正是因為匈奴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可以鍛造出更堅韌的刀槍劍戟。

有了祁連山這種銀礦資源豐富的礦產,劉徹便開始大量的提煉銀子。

這個時候銀子才正式作為貨幣在市面上流通。

然而剛開始對於很多普通老百姓來說,銀子還是非常難,畢竟普通傢庭一年才能收益一兩銀子,而為了解決老百姓的需求。

在不改變政策對於前提下,將銀子按照斤兩分割成碎銀子,這也就是為何在古代很多電視劇中會出現結賬大都用碎銀子的原因。

可即使是這樣,依然解決不了大多數老百姓的使用問題,因此在碎銀子的基礎上,各個朝代依然使用者銅錢。

換句話說,盡管在當時白銀已經被當做貨幣來流轉,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的流通貨幣依然是銅錢。

二、資源短缺,上層壟斷

盡管銀質地軟,抗氧化性非常好,但一直沒有被大量流通,甚至在市面上代替金子。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本身的銀礦含量少,盡管劉徹攻下了少數民族,有著祁連山脈這等礦產。

但百姓之間流通的缺口有多大,豈是一個小小的祁連山能夠負擔得起。

這也是為何銀子出現很早,但直到清朝滅亡,還一直有著銅錢。

甚至於連康熙、乾陵這,種盛世皇帝,他們登基後,都是鑄造銅錢方面民間流通。

銀子除了有貨幣作用外,其在藥物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為銀子的穩定性,一般一生會用銀來制作銀針和銀粉。

銀針的作用是測試藥物、食品是否含有毒,在古代皇帝作為萬民之首,他的安危關乎國運,因此在皇宮中幾乎所使用的東西都是銀制品。

這樣的目的是為了預防有人投毒暗算,當得知銀有如此功效後,很多權貴大都會使用銀制品,以防別人對自己下毒。

當然銀除了有驗毒的功效外,銀還有消毒殺毒治愈傷口的效果。

因此很多人都會將銀子碾碎成為銀粉,以備不時之需,而經過古代藥物的研究。

銀子還被賦予一項更為神聖的作用,那就是養顏美容。

對於皇宮貴胄他們自然不會利用銀子來美容養顏,在皇宮中的妃嬪大都是利用珍珠、深海珊瑚等一些特別名貴的東西來美容養顏。

但是對於一些有錢人,他們比不得皇室,珍珠、深海珊瑚更是接觸不到,也隻能用白銀來美容顏養。

除此之外,更有甚者將白銀制作成器皿,用來當做自己的陪葬品。

據悉,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在自己死後更是利用一億多兩的白銀,溶解後,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器皿,來做自己的陪葬品。

而當東陵大盜孫殿英打開慈禧墓後,他的手下第一時間不是拿那些名貴的珠寶和瓷器。

反而是朝著銀制品跑去,這也導致了很多名貴的東西被破壞。

當然除了慈禧之外還有很多人都用銀制品陪葬。

根據歷史學傢統計,在古代陪葬品中銀制品的比例非常高,想來是因為與金子相比,銀便宜,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銀子更容易獲取。

在地位上,銀子本身就比銅錢更上檔次,因此很多人都會選擇銀來做自己的陪葬品。

如此多的銀用量加在一起,再加上中國本就是一人口大國,這樣算下來,白銀的總量能夠保持不變都已經是非常難得。

這也是為何盡管自漢朝之後,各個朝代都在開采銀礦,而市面上的銀子流通卻不大,一直都是保持在三千萬兩左右。

而中國歷史上,白銀最多的清朝總白銀量達到驚人的四萬噸。然而這些白銀最終卻漂洋過海,到了別人的手中,這其中的原因,相信不需要我多說。

三、戰火洗禮、銀錢流散

自明朝實行禁海行動後,幾乎全球的白銀都留到中國,而鄭和下西洋更是用天朝的特產在各國之間換取相當多銀錢。

以至於從明朝之後,中國的銀量極速上升,而在經過康熙、乾隆等盛世的加持,銀子達到歷史之最。

據統計清朝最鼎盛時期銀子有著13億,足足有著近五萬噸的銀子,可是再傢大業大也罩不住,有一個敗傢子的存在。

清朝自嘉慶之後,西方國傢率先進行工業革命,導致西方國傢的軍事和工業實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而中國依然實行的是自給自足的模式,西方國傢受馬可波羅的影響,認為中國遍地都是寶。

因此為了打開中國的國門,西方國傢想盡一切辦法,但統治者根本不同意。

在這樣的情況下,西方國傢隻能進行等價交換,可惜西方又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和中國置換。

最後有些壞心思的人,便想著用他們的鴉片和中國交換。

就這樣在西方國傢鴉片的摧殘下,清朝一步步走向滅亡,林則徐虎門銷煙後,英國人更是找到機會。

利用水軍利炮將清朝的八旗子弟打的落花流水 從而逼迫清朝簽訂不平等條約。

中國大門被打開後,西方國傢看到清朝如此軟弱,因此紛紛來中國分一杯羹。

從1840年到1912年這短短的六十年時間裡,中國和西方國傢簽訂不平等條約無數。

其中在條約中都有著清朝賠償各國白銀多少,而最著名的辛醜條約中,清朝要賠償八國四點五億白銀。

馬關條約則是2億兩白銀,如此大的白銀需求量,試問中國能有多少存貨,可供西方國傢搶奪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幾乎傳承下來的,白銀都被耗光,之後中國更是進入了慘無人睹的抗日戰爭。

土匪日本對中國的政策,更是可惡的三光政策,殺光、燒光、搶光,就這樣即使老百姓有點白銀,也被日本人搶走,之後抗日戰爭雖然結束。

但蔣介石為了能夠做到自己的一黨專政,任由手下的四大財閥在中國大肆斂財,利用通貨膨脹導致民國時期的錢和紙沒什麼區別。

而美國在這個時候趁火打劫,頒佈了白銀兌換條律,因此很多人為了能夠生活下去都把白銀置換成錢。

隨著蔣介石的敗退臺灣,中國那僅剩的銀子,也都被他帶到臺灣。

就這樣經歷過長達一個世紀的戰亂後,原本在中國傳承的還算充足的白銀,變成如今的樣子。

新中國成立後,銀子因為已經非常罕見,因此已經不足以充當貨幣,因此這才有了如今的人民幣。

如今的銀子,更多的是一種裝飾品和收藏品。

結語

任何一種現象,都有著他的原因,中國白銀的稀少,除了自身礦產資源外,還有著因為統治者,自身腐敗原因,導致白銀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