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觀察】你可知,當年海河畔的那些“繁花”故事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繁花》好看,在於它刻畫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一批批當時的年輕人經歷了人們難以想象的困難,從早年間走街串巷的草根階層,到如今成為知名的商界精英;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書寫了一個又一個不朽的創業故事。

就像寶總說的那樣:“繁花似錦。赤子之心常在,人不響,天曉得。”

如果把《繁花》的背景地從“黃埔江畔”搬到“海河岸邊”,故事照樣精彩。

創業就要和時代激發共鳴

看這位老爺子,74歲了,還在網絡直播間和網友們互動呢。老爺子叫王德強,提起這個名字您印象恐怕有些模糊。接下來,給您看一張老照片。

這張照片裡,左側那位一邊忙生意一邊在帽子上手繪的老板就是王德強。他是天津“帽子王”的創始人,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津城紅極一時的創業人物之一。

王德強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年輕時曾前往雲南做插隊知青,在最美好的年紀遇到了他的愛人——一位來自上海的知識青年。在雲南時,王德強做過售貨員,這段經歷對他未來的事業影響深遠,讓他格外重視商品的挑選、陳列和銷售。隨著知青返城政策落實,王德強攜愛人回到天津,而此時,改革開放的號角已經吹響了……

時間來到1983年,那時王德強已經成了“萬元戶”,不過,這個“萬元戶”當得著實辛苦。早上7時,他背著沉甸甸的包裹抵達天津站,包裹裡裝滿了他從上海躉來的服裝、鞋帽和小百貨,隨後便直奔自己的攤位開始售賣。僅僅兩天,這批商品就基本售空了,應了那句老話:人叫人,千聲不應;貨叫人,點首而來。到了第四天,王德強又一次登上南去的列車。“四天一循環”成為他的“肌肉記憶”。

在上海,王德強蹬上自行車去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淘寶”,一轉就是一整天。他總是能找到最“俏”的商品,運回天津後總是大受歡迎。

上海市造幣廠橋,滂沱大雨,王德強推著自行車蹣跚前行。他寧可讓自己挨著雨淋,也得把沉甸甸的包裹保護好。他知道雨衣下面不僅僅是商品,更是他一傢老小的生計來源。

天津市小白樓鎮江道的海來百貨店,是王德強事業的發祥地。在他的生意風頭正勁時,他卻讓這裡從“多而全”轉向“專而精”,專註從事帽子生意。

他嘗試著用記號筆在帽子上進行創作,畫著畫著他便畫出了靈感和希望。現場寫、現場賣,王德強憑借一招鮮吃遍天。由此,“帽子王”這個品牌,在天津徹底被叫響。時至今日,人們依舊能想到那頂“爆款”鋼板帽。那時,男孩子們幾乎每人一頂,創造了單月銷售3萬頂、持續火爆銷售兩年的商業奇跡。創業40餘年,王德強說他始終懷揣著好奇的心態、堅持著創新。

舞臺與灶臺的交叉敘事

曲藝之鄉天津,說相聲的名傢為數不少,但女相聲演員卻如鳳毛麟角,而至今依然活躍在相聲園子裡的女相聲演員更是屈指可數,劉春慧便是其中之一,而她的創業經歷寫滿了汗水與不甘。

舞臺上的劉春慧,神采奕奕,登臺前她都要精心打扮,穿上合身的旗袍,走出上場門,便開啟了“非一般”的自我。論起來,說相聲隻能算是劉春慧的“第二職業”,她的“第一職業”則是陪同傢人一起經營一傢烤串店。

1965年,劉春慧出生於天津,是傢中最小的女兒。在她的成長經歷中,這個傢一直與富裕相差很遠。18歲的劉春慧成為糕點廠一名女工,傢裡賺錢的人增多了,生活也日漸向好。但好景不長,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姐姐們相繼下崗,哥哥的企業也遭遇轉型,剛剛好起來的日子又重回困境。

那時,為貼補傢用,劉春慧一天打四份工,早晨去單位上班,午休時趕到天津服裝城做廣播員,下午回到傢擺烤串攤,到了晚上還得再跑去服裝城做廣播員……

說起這個烤串攤,就是他們全傢人創業的發端。在劉春慧的記憶裡,那時全傢人一起上,姐姐一早便開始切好肉、串好串,新鮮的食材便擺上了攤位,一直幹到凌晨送走最後一批顧客才收攤。全傢人很辛苦,畢竟這是全傢人的“飯碗”。

劉春慧大方得體,說話辦事“嘎嘣脆”,上學時就是文體骨幹。即使站在烤串攤前,她依然沒有把自己的愛好放下。在1996年的一次相聲大賽中,她獲了獎,從此正式開啟了她的“第二職業”。劉春慧記得那時她經常與搭檔一起去於寶林先生傢,老先生耐心指點著晚輩。到了1998年9月,劉春慧迎來了自己的首演,從報幕員到相聲演員,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一邊忙著生意,一邊舍不掉舞臺,大姐和她“發過脾氣”,不知道她每天如此奔波,究竟為嘛?為嘛?為了給傢裡多賺一些錢,為了改變全傢人的生活境遇,更為了自己鐘愛的相聲事業不被放棄,而大姐“發脾氣”的背後何嘗不是對小妹的體貼和心疼呢?

潮流湧現在生活與認知中

《北京人在紐約》曾是現象級的電視劇,帶動了部分年輕人對出國打工心生向往和憧憬。當然,真正踏上異國他鄉的土地,才深切地意識到在國外的生活並非夢想的那般一帆風順。

當年32歲的天津小夥兒張學禮,為自己設定了一份10年期的時間表,像電視劇中的王起明一樣,編織著自己的“淘金夢”。2000美元,全部傢底,幾經輾轉,美國加州南部的洛杉磯成了張學禮的落腳地。

因為不懂英語,他隻能混跡在中餐館裡幫廚;因為人生地不熟,他幾乎沒有太多交流的機會;去超市買廉價促銷商品充饑,舍不得買上一顆水果……一時間,壓抑、孤單、拮據,充斥著張學禮的國外生活。那時,他曾想過放棄,可轉念一想,自己出來花了那麼多錢,隻好打消了放棄的念頭。

1996年春節,張學禮終於在拮據的生活費中“摳”出了一張電話卡。為了能趕在大年初一給父母打通電話,他考慮到時差,趁著深夜走進了電話亭。那一刻,思念、期盼、焦慮一股腦兒地湧上了心頭。一張電話卡30美元,換來了35分鐘的通話時長,聽到媽媽在說:“兒啊,媽太想你了。”一句話,讓他淚流滿面。電話兩端以最快的語速交談,終於話費耗盡,電話掛斷,此時的張學禮,在美國的街頭號啕大哭。他委屈、迷惘,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該往哪裡走。

赴美10年後,張學禮最初的目標達成了,生活的改善,讓他心底的熱愛被激活。張學禮找尋著新的商機。

人在國外,每一個場景都能觸及靈魂。當年和自己一起出國的夥伴離世了;市場裡一位華商年紀輕輕就去世了,留下妻兒在變賣商品;年事已高的父母,自己又不再年輕,於是他將美國的資產全部換成了現金,帶著多年的收獲回到了天津,回到了父母身邊生活。

無論是在黃浦江畔,還是在海河岸邊,時代潮流,激蕩澎湃,繁花正是星星點點生命力頑強的小花。三個普通天津人的打拼經歷正是一個時代中國人奮鬥的縮影。不輕易放棄、不輕易言敗,苦中找尋快樂,並不斷放大這份快樂,從天津人的創業經歷中既可以看到鮮活燦爛、繁花似錦,更能從中讀懂人人都是自己命運的主角。

觀察員 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