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謝宇被執行,沒同理心的孩子到底多可怕?看另一個案件就知道了

2024年2月6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大傢好,我是優米MaMa~

吳謝宇被執行了!

那個曾經全村的驕傲,承載了全傢期望的北大天才,終於在牢獄中匆匆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從吳謝宇被抓捕歸案,我就一直在關註此案。他自帶北大光環,作為高智商人類罪犯裡的一員,在犯罪這件事上,真是將智商發揮到淋漓盡致!

案件回顧

2015年7月10日,吳謝宇在傢中將母親謝天琴殺害,隨後謊稱母親出國,陪他交流學習,騙取了親戚的財產144萬。

同時還偽造母親謝天琴的辭職信,向母親所在的學校提出辭職,並以母親的名義邀請相識十幾年的老師們吃飯,為母親辦理退休儀式。

高超的演技,將母親陪同自己出國的假象,做得滴水不漏。

直到2016年2月初,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吳謝宇才向其舅舅發送短信,稱他和母親從美國波士頓回國,於2月6日抵達莆田的高鐵站。

當天親戚接站未果,人也聯系不上,親戚這才報了案,隨後便在傢中發現受害人謝天琴的遺體。

緊接著,吳謝宇被作為首要嫌疑人,全國通緝。

此後,這位昔日驕子更是用盡高智商東躲西藏。直到2019年4月21日,警察才將其在重慶江北機場抓獲歸案。

歷時將近4年,這個“北大才子弒母案”最終水落石出。

被判處死刑後,吳謝宇的律師表示他在獄中求生欲很強,曾給舅舅等親屬,寫下長達5萬字的懺悔信。

母系親屬的諒解書是他唯一的救命稻草,但早已對這個外甥失望透頂的舅舅和小姨,終究是無法原諒殘忍的兇手。

很多網友表示:吳謝宇父親因病去世,母親一人扛下所有,將其照顧長大,這孩子恩將仇報,不懂感恩。

但我認為不懂感恩隻是表象,造成悲劇的根本原因是他同理心的喪失。

為什麼說他“同理心缺失”?

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將心比心,感同身受,這些都是同理心的表現。

同理心(Empathy)的官方解釋是,理解和響應別人經驗的綜合能力。簡單地說,同理心就是共情能力,主要體現在換位思考以及情緒自控等方面。

心理學傢保羅·吉爾伯特(Paul Gilbert)曾說“人如果沒有同理心,就會對自己在別人身上施加的苦難毫無概念。”

2015年,荷蘭的一項研究證實:同理心低的孩子,容易有攻擊行為。他們無法感知到別人的痛苦,意識不到自己對別人的傷害,很容易侵犯到別人。

吳謝宇,不正是這樣嗎?

他在懺悔信中說道:自己很愛母親,母親的抑鬱癥對吳謝宇來說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覺得母親活得很痛苦,這才有了讓母親離開的想法

他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的想法,對別人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怕

另一起刑事案件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2018年10月,湖南70多歲的湯建東迎來了自己一生的噩夢。他和妻子生有一女二子,大女兒早早外嫁,小兒子和兒媳在外面打工,老兩口帶著10歲的孫子和大兒子湯明住一起。

大兒子整天遊手好閑,40多歲了還沒成傢,靠“啃老”生活。

這天,大兒子回傢看到桌上的菜全是素的,對著母親劈頭蓋臉一頓怒罵。湯建東好言相勸,兒子不僅沒有停止,反而更加瘋狂。

他扯著液化罐,試圖用打火機將其點燃,揚言要炸死父母。湯姆見狀,趕緊澆了一桶水上去,這讓湯明更加暴躁,他一邊找鋤頭一邊喊“我要打si你”。

湯父見狀後,立馬奪下他手中的鋤頭,擔心他對自己施暴,於是對著兒子頭部連擊,至其身亡。

事後村民們回憶,40多歲的湯明不僅吃喝靠父母,動輒就對傢人打罵摔東西,有時連弟媳、鄰居都不能幸免。

他完全不知道,傢人為了養他這麼個遊手好閑的“白眼狼”付出了多少!

好在經過70多名村民的求情,法院最終認定湯建東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

喪失同理心,讓湯明理所應當的享受著別人對他的優待,別人稍微對他不好就會肆意報復。

你看,這樣長大的孩子多可怕!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會怎樣?

●出現情感障礙

腦科學傢發現,人之所以能感受別人的情緒,是因為我們的大腦中有一種被稱為鏡像神經元(mirror neuron)的神經細胞。

這些細胞會幫助我們識別他人的微笑,生氣,皺眉等面部表情,並將表情做一次轉換,變成大腦的信號,傳遞給邊緣系統。此後邊緣系統就會給出一系列應對反應。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他們的鏡像神經元沒有全部被激活,這導致他們在情緒識別,情緒轉換上出現障礙。

●容易破壞規則

缺乏同理心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容易破壞規則。

學前教育研究會原理事長馮曉霞教授曾說“孩子如果不知道如何與世界相處,所有的教育都是徒勞”。

同理心是我們融入社會的橋梁,沒有同理心的孩子,很難理解這個社會運行的規則,因此時常打破規則而不自知,給別人帶來很大麻煩。

就比如:那些在高鐵上大喊大叫的孩子,絲毫不會顧及其他旅客的心情。

帶來的警示

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曾說:“孩子若不具備情感能力,沒有同理心,不知道怎樣跟人和諧相處,即使再聰明,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身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大方有前途,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就必不可少。

我們可以試著用以下方式激發孩子的同理心:

●首先,分階段培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每個階段對同理心的發展要求是不一樣的。比如:

1-2歲的孩子,隻需要懂得辨別他人的肢體和面部語言即可。

兒童早期:需要對他人的悲傷能給出適當的反饋。

10-12歲:傢長可以通過問孩子,“如果你是XXX,你要怎麼辦”等問題引導孩子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具備一定的共情能力。

●其次,展示矛盾解決的過程

大部分父母都無法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執,但很少有傢長當著孩子的面去解決問題。這就導致孩子經常會看見問題的產生,而不知道如何去解決。

所以建議發生矛盾後,父母最好能在孩子面前呈現解決過程。這會幫助孩子建立解決問題和換位思考的能力。

●最後,玩能激發同理心的遊戲

大部分孩子都是具備同理心的,我們隻需要將其激發出來即可。

比如,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遊戲,通過不同的角色,讓孩子體會遊戲中人物的想法。

又或者和孩子一起玩“心情表演”,一方說一個代表不同情緒的詞語,另一方要用面部表情或肢體語言將其表達出來。

這能幫助孩子更加準確地察覺到別人的情緒變化。

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曾說:我不擔心人工智能跟人一樣有思維,但擔心人類變得像電腦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同理心。

深以為然,大多數時候我們會習慣盯著孩子的成績、興趣愛好,卻忽視了“生而為人的一些基本能力”。

同理心往小了說,關乎孩子自身發展,往大了說影響社會。所以真心建議,在孩子還小時,傢長就要多關註這方面的能力。

最後還想提醒一下:“同理心≠同情”

給大傢出個題,如果你是迪士尼裡這個史迪仔的扮演人員,你會怎麼辦?

或許大部分人會和我的第一反應一樣,扶起孩子安慰她。但你知道嗎,這隻是同情,我們同情孩子摔倒受傷,很顯然工作人員的做法更具備同理心。

他上前幾步順勢摔倒在地,再爬起來,小姑娘看到史迪仔摔倒後爬起來,也順勢爬了起來。

這才是真正的同理心,工作人員理解小女孩摔倒時的無助,才用“假摔”巧妙地化解了這個尷尬。

你看,真正具備同理心的人,即便別人身處尷尬之中,也能讓對方感覺很舒適,這不才是能讓我們的孩子立足未來的東西嗎?

今日話題:說說你對吳謝宇案件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