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永言:中國武術需要改變傳統授業方式

2024年2月6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澎湃新聞記者 馬作宇
“我們很高興能把武術納入2026年達喀爾青奧會,兩年之後,我們期待著武術的‘奧運首秀’……等評估完,我們再決定武術是否能夠躋身奧運會。”

這兩天,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談到了武術入奧的未來計劃,讓武術又成了中國體壇的一個熱詞。

擁有千百年歷史的中國武術,不僅包含了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和底蘊,也蘊藏著人生哲學和生活智慧。

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八極拳主教練、八極拳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湯永言。

“進入奧運對於中國武術的宣傳肯定是一件好事,但問題是能不能把中國武術的文化底蘊也帶到全世界。”上海精武體育總會八極拳主教練、八極拳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湯永言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時,談到了奧運對於武術傳播的影響。

在他看來,中國傳統武術的各個拳種首先需要改變自己的授業方式,才能讓傳統武術與時俱進,讓更多人願意去接觸和了解中國武術。

湯永言和弟子們演練拳法。

弘揚傳統武術

從改變授業方式開始


“在很多習武之人的觀念裡,武術的核心隻會掌握在極少數人的手裡,所以在不少老一輩宗師收徒授業的過程中,他們會花很長時間來考察弟子。”

作為八極拳八世宗師盛清元的關門弟子,42歲的湯永言從小到大的習武經歷讓他意識到,傳統武術各個拳種的授業理念和方式,並不利於武術在當下的傳播和推廣。

作為一名“80後”,湯永言以他練習八極拳的故事作為一個典型例子。2003年,當時還是一位機械設計師的湯永言在大華行知公園看到一位老人正練八極拳,出身於武術和中醫世傢的湯永言小時候就曾經接觸過八極拳,於是出於好奇和喜愛,他就詢問那位老人“能不能試一下”。

“我當時的本意是說自己打一套八極拳,讓那位老人傢看看我自己的架勢和套路如何,結果當時他誤會了。”就這樣誤打誤撞,湯永言和盛清元在公園裡“切磋”了起來。

讓湯永言意想不到的是,具有武術功底並且曾經拿過散打冠軍的他,居然被當時60多歲的盛清元一掌拍出好遠,“當時我就蒙掉了,那種感覺相當震撼,我就想一定要跟著他學習。”

湯永言。

按照湯永言的說法,由於和盛清元宗師住得比較遠,剛開始正式學習八極拳的那幾年,他每天早上4點多起床跑20多公裡去練功,而且每天都堅持練好幾個小時。就這樣,一練5年時間,盛清元才問湯永言“願不願意把練功當成職業和事業”。

當年,作為機械設計師的湯永言,一個月就有接近兩萬元的收入,但最終他選擇了八極拳,“五年時間,成為盛清元的關門弟子,然後代師傳藝,其實在習武的人裡已經算快的了。”

湯永言的習武過程,就是中國傳統武術的一個真實寫照,“師父會花很長時間考察弟子,然後會進入‘擠牙膏’模式來授業,拳法有大譜和心法,但是沒有細節,師父有時候也不會說得很細致,需要自己去琢磨。”

湯永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曾經一個站樁的身法,他要每天研究很長時間,才能體會到要領,“這也就是練武的資質,有的人資質好,可能就能更快領悟。”

湯永言如今傳授的八極拳,其實在幾年前曾有過一次“出圈”。

《繁花》導演王傢衛曾經拍過一部《一代宗師》,戲中張震飾演的“一線天”練的就是八極拳。而在那部戲中還有這樣一個細節——宮傢六十四手的宗師在退隱後叫來自己的大弟子,問他是否知道練了許久的“最後一招老猿掛印的關隘在哪裡”。

“如果想要更多人願意接觸武術,了解武術,並且傳播武術,中國武術需要改變以前的思路。”自從盛清元宗師隱退後,湯永言便成立了“小小武育堂”,他開始研究如何讓將八極拳課時化,讓更多人能夠更容易地接觸到武術。

“不是每個學習武術的人都有很多時間去鉆研,那麼我們作為授業者要做的就是把有用的東西提煉出來,針對性練習,把課程做得精細,把武術拆分出來練習,這樣就會有更多人接受。”

湯永言指導孩子們練習拳法。

武術進校園

對孩子大有裨益


八極拳屬於一種短打拳法,“八極”源於漢《淮南子·墬形訓》“天地之間,九州八極”,現今取意為“發勁可達四面八方極遠之地”。

按照史料記載,八極拳早在明末清初便流傳開來,至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傳統武術界,八極拳更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八極拳“動如繃弓,發若炸雷”的特征和手腳並用、摔擒合一、架高勢小、自然實用,可一勢多用甚至一招制敵的綜合性優勢,在中國武術界獨樹一幟,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也正因為八極拳的實戰特性,湯永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招收的弟子都是成年人。但作為八極拳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湯永言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讓更多人有興趣了解和接觸八極拳,並且理解八極拳背後的中國文化底蘊。

“大概是在2019年左右,我就開始考慮少兒武術教育的問題。”湯永言告訴澎湃新聞記者,10多年來,他的學員弟子超3000人次,且遍佈海內外,而這幾年,湯永言的武術教學思路也在一點一點改變,他開始教授3歲到5歲的小朋友八極拳。

“3歲多的小朋友其實也不知道八極拳是什麼,他們的目的很單純,就是鍛煉身體——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武術讓他們提高身體素質,並且通過武術來提高專註力。”

過去幾年,湯永言陸陸續續走進了上海的幾所學校,和中小學生分享八極拳的歷史以及武術的內涵,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開始更加了解從幼兒階段到學生階段如今越來越流行的體適能和感統。

所謂的“體適能”,是指身體各部位或各系統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包括的范圍較廣,如速度、反應、耐力、肌力、平衡性、柔軟性、協調性和敏捷性等。

“感統”是一個更加新鮮的名詞,它是“感覺統合”的簡稱,它涉及個體從視、聽、觸、味、嗅、前庭等多個感覺通路接收到的信息,然後大腦會對這些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以支持日常學習和工作的基本能力。

“武術對於體適能以及感統都有很好的作用。”湯永言透露,這幾年,當傢長送孩子們來學習八極拳時,他們也會關註到武術對於體適能和感統的影響,而在一些專門的感統訓練機構裡,一般使用的都是西方的訓練方式。

“不隻是八極拳,武術裡的很多招式都能訓練到感統,如果武術能夠練好,體適能肯定會提高。”

正是得益於這些年對於青少年武術教育的研究和思考,讓湯永言開始摸索一條“武術進校園”的路。

“現在很多學校的老師也會來我這裡學八極拳,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現象。”在湯永言看來,從老師的言傳身教到武術社團的建立,再到學生們自己學習武術,就能夠推動“武術進校園”的進程。

“來我們這裡學習武術的小朋友,都必須先學習八極拳的武訓和武德,他們回到學校不會用武術來欺負別人,而是成為一種反制校園暴力的方法。”

湯永言為弟子們講解動作。

入奧是好事

但更要宣傳文化底蘊


這幾日,關於“武術入奧”的話題在社交網絡上引發了不少討論。

在湯永言看來,武術進入奧運會固然好,但如何在綜合性的體育盛會上既能夠展示武術的剛柔並濟,又能夠傳播武術的底蘊,是一個值得中國武術界思考和琢磨的問題。

“大型運動會上的武術套路中也有八極拳的競賽項目,但是作為套路競賽,他們的動作更加外張;但對於原本就是實戰短打的八極拳,它又需要一種‘收’,所以兩種架勢其實是不一樣的。”

湯永言認為,當中國武術真正登上青奧的舞臺完成“首秀”之前,其實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先在全世界進行更廣泛的傳播。如今,武術也開始借助新媒體和網絡平臺進行傳播,湯永言也順應這種潮流,開始研究短視頻的內容。

“我看到很多外國友人都會把自己練習武術的視頻放到網上,也受到很多人歡迎,他們很願意幫助中國武術進行推廣,那我們自己為什麼不去做一些努力呢?”

湯永言在過去十幾年裡也收過不少外國的學員,“我發現不少外國人都特別喜歡,而且很認真地學習武術。我是願意教外國人學習武術的,這也是一種傳播中國文化的方式,但我也希望有更多中國的學員,然後他們去國外傳播中國武術。”

值得一提的是,國傢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也在嘗試著幫助中國武術“破圈”。

不久之前,北京市武術隊就出現在CBA聯賽北控隊和天津隊的比賽中場休息表演中,讓籃球迷們近距離感受了武術的魅力。

湯永言也希望自己能夠將八極拳傳遞給更多人,不僅僅是通過奧運的平臺,也是通過走進武館來親身感受。

“爭取讓更多人親身體會這門功夫的魅力,讓他們不但能夠了解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也能在練習的過程中收獲強健的身體和堅韌的意志。”



本期資深編輯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