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5年回歸!省港杯點燃灣區足球激情,香港隊贏下首回合

2024年2月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直播

00:00
進入全屏
50
    點擊按住可拖動視頻

    時隔5年回歸!省港杯點燃灣區足球激情,香港隊贏下首回合

    從1979年到2024年,省港杯陪伴球迷走進了第45個年頭。

    1月31日晚,第42屆省港杯首回合比賽在香港旺角大球場開賽,這項傳統賽事時隔5年重啟,點燃了粵港澳大灣區的足球激情。

    在首回合比賽中,主場作戰的香港隊發揮出色,最終以2比0擊敗來訪的廣東隊。第二回合比賽將於2月7日在廣州越秀山體育場進行。

    把懸念留在第二回合

    本場比賽,廣東隊在首發陣容中派出了9名梅州客傢球員,以及來自廣州影豹的肖智和梁學銘。香港隊則以參加杭州亞運會的球員為班底。

    開場不久,香港隊就借主場之利,在局面上掌控主動,廣東隊則以防守為主。第11分鐘,香港隊的陳肇鈞用一腳世界波首開紀錄。潘沛軒下半場將比分改寫為2比0。

    廣東隊也在門前創造了一些機會,無奈把握機會的能力較弱,未能取得進球。

    廣東隊主帥周穗安表示,兩隊奉獻了一場緊張、激烈的比賽。香港球員處於賽季當中,而廣東球員處於賽季的準備期,也缺乏高質量的熱身賽,所以香港隊在節奏和體能方面都表現得更加出色,廣東隊把握機會的能力需要提升。

    帶隊征戰重啟的省港杯,周穗安覺得兩地都非常重視,香港在競賽組織方面也做得非常好,“我們回到主場,也會熱情地接待香港隊。越秀山體育場的座位數量更多,相信次回合比賽,氛圍會更加熱烈。

    香港隊主帥安德森表示,球迷給予球隊很多支持,球員們踢得很努力,富有激情,每個人都表現得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成長,球隊可以在球場上持續給對手制造壓力,踢出很好的配合,希望球隊能不斷成長。

    球迷期待過個“足球年”

    省港杯回歸,能容納6000多人的旺角大球場湧入5000多名觀眾。朱鑒文早早與朋友一起從廣州趕到香港,就是為了見證省港杯重啟的時刻。

    朱鑒文(左)。

    朱鑒文的兒子朱海威也是一名職業球員,還代表廣東隊參加了第41屆省港杯。2018年,朱鑒文到香港大球場現場為兒子助威,這次雖然兒子沒有參賽,但他仍然選擇到現場觀戰。

    這次的氛圍比上一屆熱烈了很多,可能大傢都盼望省港杯回歸。”朱鑒文說,此前每屆省港杯,他與一位香港朋友在主客場互訪,成為每年的約定。省港杯停辦後,他們有幾年沒見了,今年終於又因足球聚在了一起。

    香港球迷蘇先生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看省港杯,那時隻有10多歲。長大後,他經常到廣州的省人民體育場隨香港隊征戰客場。

    “今年香港的足球氛圍很好,球隊不斷在亞洲賽場取得佳績,省港杯火熱的氛圍也回來了。”蘇先生說,很多年前,省港杯競爭激烈,後來隨著內地足球職業化快速發展,廣東隊實力明顯占優,比賽失去了懸念。近年來香港足球提升很快,而廣東球員的整體實力下降,兩隊的爭奪也重新激烈起來。

    本屆省港杯,廣東隊重回首屆賽事的主場越秀山體育場。蘇先生說,他還從未在廣東足球的“聖地”越秀山體育場看過省港杯。這次機會難得,一定要去體驗一下。

    馬上就是春節了,期待能過個‘足球年’!”蘇先生說。

    大灣區足球聯賽正在籌劃

    廣東省足球協會副主席、秘書長鄧歡歡介紹,前幾年省港杯因疫情停辦,雙方都希望能盡快恢復這項傳統賽事。

    本屆賽事的籌辦過程中,雙方克服亞洲杯同期舉行的困難,盡量抽調精兵強將參賽,越秀山體育場為了讓省港杯“重回夢想的起點”,也延後了升級改造的時間。

    最終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這項深受大眾喜愛的傳統足球賽事順利復辦。

    據悉,本次賽事的換人也采取每隊6人次,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球員能夠站上這項傳統賽事的賽場。同時,賽事還包括元老賽和女子省港杯,既豐富賽事內容,也體現傳承之意。

    本屆賽事廣東隊的主場比賽,球票經過精心設計,呈現粵港兩地濃厚的歷史底蘊,底紋元素展示兩地體育、人文等相互交融。主場比賽在賽前、中場休息及賽後,分別設有現場大合唱、代表嶺南文化的醒獅和舞龍表演。

    “我們希望在傳承的基礎上做一些延伸,而延伸聚焦於兩地一脈相承的南粵文化,發揮好省港杯這項傳統賽事的特點,為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貢獻‘足球力量’。”第42屆省港杯廣東隊領隊、廣東省足協副主席程志文說。

    程志文透露,這幾年雖然省港杯停辦,但兩地的足球交流沒有停止。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足球賽已舉辦多屆,而粵港澳大灣區足球聯賽也正在籌劃當中,今年有望正式開賽。

    【采寫】南方 特派記者 彭博 發自香港

    【圖片】GDToday 記者 陳晨 發自香港

    【剪輯】南方 記者 楊奇

    【統籌】李強

    【作者】 彭博;陳晨;楊奇;李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