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遇冷是何原因?

2024年2月13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高跟鞋是與女性密切相關的特殊文化符號之一。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女孩們正在拋棄高跟鞋。如果稍微留心觀察一下就能發現,商場、寫字樓、地鐵……在這些生活中的日常場合,穿高跟鞋的女性明顯少了。洞洞鞋、勃肯鞋樂福鞋、厚底鞋、運動鞋等鞋子則更被偏愛。作為美麗的代名詞,高跟鞋緣何「遇冷」?

高跟鞋的崛起,與時尚緊密相關。一雙尖頭細跟鞋上腳,提拉曲線,拔高身姿,調整儀態,彰顯女性魅力。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高跟鞋、喇叭褲、蛤蟆鏡堪稱「潮流三件套」。隨着時尚產業化,高跟鞋商品經濟日益發達,商場櫥窗中琳琅滿目的樣式,可供女孩選擇。再加上明星超模「帶貨」,洋溢自信活力,高跟鞋掀起了一股追求美麗的熱潮。

而高跟鞋淪為時代的眼淚,從消費端初現端倪。這幾年,主打高跟鞋的達芙妮頻繁關閉線下門店的消息頻頻刷屏。女鞋企業「星期六」營收下降明顯,不得不大轉型,將公司名稱改為遙望科技。高跟鞋賣不動,鞋企感受最為明顯。在知乎問答社區,有網友提問「為什麼穿高跟鞋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得到最多的答案是「因為累」。穿着高跟鞋,像踮着腳尖走路,不僅會導致腿部腳部酸痛,時間久了還會傷害足踝、膝蓋、腰椎,「美麗刑具」的稱呼由此而來。

從大環境看,不管是通勤還是辦公,人們的生活節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效率與性價比更受推崇。當多功能的實用主義成為主流,安靜的辦公區「嗒嗒嗒」的鞋跟聲顯得不合時宜;地鐵里腳踩恨天高站立一小時讓人顧此失彼,得不償失。追求流行固然閃耀,但展現美的方式有很多種,高跟鞋已經不是唯一的表現工具,時尚定義正被不斷改寫。曾經,美和舒服是一對矛盾,但現在來看,運動鞋輕盈、帆布鞋隨意、樂福鞋舒適、馬丁鞋耐造,美的標准並非只有一種,這些帶有明顯功能性的鞋子,依舊可以搭配出潮流感,展現風格各異的美。

消費偏好的變化,體現生活態度,折射社會心理,也帶來了供需端的調整。高跟鞋熱度降低,鞋企可以開發完備的鞋子產品體系作支撐,滿足人們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再向外看,高價羽絨服後,沖鋒衣、軍大衣被消費者追捧;舍棄昂貴的鑽戒,珍珠、黃金成為年輕人的新選擇。這些趨勢背後蘊含的是社會審美的多元化,以及年輕人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更注重自我感受,享受着悅己消費帶來的快樂。所以,潮流風向始終在轉換,其中蘊藏着更多的消費場景和潛力,相關企業順應變化方能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