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晚年飯量和壽命有關?醫生坦言:能吃不一定是福,吃這些最好

2024年2月17日 22点热度 0人点赞

常言道:「能吃是福」只要胃口好,就不愁身體好不了,再加上現在咱們國家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許多老人就認為身體要足夠多的營養才能維持健康的身體運轉,於是攝入了過多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以為這是大補。

殊不知人到了老年,其實這個「吃」是特別有講究的,量大並不代表質量好。

那吃什麼多對身體好?吃什麼少對身體好呢?想要健康長壽,我們接着往下面看。

一、任性的飲食習慣讓當過兵的老大爺,最終吃到了教訓

熊大爺今年66歲了,年輕的時候當過兵,退伍後又開過出租車、開過小面館,那麼多年來身體一直不錯,但是他就有個習慣,就是「挑食」。

熊大爺跟我們說他不喜歡吃素菜和水果,就算被家人要求要吃,也是馬馬虎虎的隨便吃兩口。唯一的素菜應該就是每天晚上伴着酒的花生米。

但在去年的一場風寒後,熊大爺就感覺自己的腸胃明顯不行了,每次午飯過後吃完肉就出現消化不良的現象,經常性胃痛或者便秘。但這些熊大爺沒放在心上,就是每天晚上喝小酒的時候,一沾酒,肚子就疼的難受。有些時候半夜睡着了都能夠疼醒。這讓熊大爺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

於是家人陪着熊大爺到醫院去檢查,這一檢查就發現熊大爺的血糖偏高,血脂也超標了,消化道隱形出血,肝功能谷丙轉氨酶總膽紅素和鹼性磷酸酶數值也都不正常。

家人們把熊大爺平時的飲食習慣講述給醫生聽後,醫生表示熊大爺不能糟蹋自己的身體,他平時吃的肉類太多了,飲食結構嚴重不平衡,導致炎症因子在體內長期積累,最後成了腸胃炎。醫生提醒熊大爺,晚上最好不要喝酒,酒精刺激腸胃,還會加重肝髒負擔。

熊大爺聽了還不服氣,說自己那麼多年都過來了,身體早就已經習慣了呀,怎麼會現在就不行了呢?

雖然醫生佩服熊大爺不服老的精神,但語重心長地告訴他老人家,隨着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項機能都會衰老,新陳代謝速度減緩,非必要就避免「吃太多」,不能用以前年輕時候的生活方式了。

本來熊大爺就沒有啥基礎病,合理控制飲食,這腸胃炎就會好得很快。

熊大爺的例子告訴我們,在老年的時候在沒有基礎病的情況下,不注意日常的飲食尚且還發生各種身體不適,就更不用說我們還有一些本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的老人。

二、全面且規律的飲食習慣,才會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好

在2023版的《中國老年人膳食指南》就強調65周歲以上的老人會出現明顯的衰老特徵,如聽力退化、肌肉減弱、反應變慢、手腳時常無力等現象,所以在日常食用的食物就要求粗細搭配、松軟、易於消化吸收;患多種慢性基礎病的老人應遵總能量攝入。

首先,老人在飲食上要減少油類的使用量,無論是食用油還是調和油,還要減少對鹽類的攝入,建議老年人每天油類攝入不超過25克,鹽量不超過5克。

動物性食物攝入總量要控制在120克-150克,而且盡量選擇瘦肉,少用肥肉;建議每日飲用300ml-400ml的牛奶或者蛋白質含量高的奶製品。

還有保證大豆製品的食用量,達到每天15克的含量就是最佳水平。

實際上我們的年齡邁入中年後,消化能力降低攝入過多的高脂高油的食物,不僅會給腸胃帶來嚴重的負擔,還會加大患上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反如果像某些素食主義者一樣,攝入過少的食物,則會免疫能力下降,更容易受風寒感冒的襲擾,還會導致營養不良,嚴重的還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總的來說老人晚年的飯量確實和壽命有關,但是我們更針對性和歸屬性,對於有些營養物質,我們多吃一點也無妨。

三、世界權威機構指出,特定的蛋白質對健康衰老有關鍵作用

2024年1月17日,美國農業部人類營養衰老研究中心、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志》上發表的研究顯示,多攝入這幾類蛋白質,健康衰老的幾率可以提高百分之46。

所以我們平時在買菜的時候就可以提高自己的辨識能力,什麼樣的蛋白質對人體更好,就可以多買一些。

該研究顯示,多攝入植物性蛋白質的參與者患慢性病的風險更低,認知和心理健康狀況下降的幾率也顯著降低。

中年時期每天多攝入10克植物性蛋白質,晚年健康衰老的幾率會增加百分之35。而且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與我們身體的衰老速度的聯系是成正比的,每增加3%的能量攝入,健康衰老的可能性增加46%。

動物蛋白每增加3%的能量攝入,健康衰老的可能性則會降低6%。還有膳食纖維對於潤滑腸道,調節腸道微生物群落的作業也不可小覷。

植物性蛋白質有(但不全包括):、蔬菜、水果、堅果豆類和麵食。像平時菜市場上的豌豆、杏仁奇亞籽還有花生等常見食物都含有植物性蛋白。

動物蛋白質有(但不全包括):牛肉、雞肉、牛奶、海鮮、奶酪;

乳製品蛋白質(動物蛋白質子集)有(但不全包括):牛奶、奶酪、披薩、酸奶、冰淇淋;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有(但不全包括):蘋果、黃瓜、玉米、蕎麥、韭菜、燕麥……

研究最後還指出,植物性蛋白質與心腦血管類疾病的的發生成反比,例如加大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入就會降低LDL膽固醇和血壓還有胰島素的敏感程度,減少炎症因子的活躍水平這些病因,而且植物含有更高比例的膳食纖維、微量營養素和植多酚,這些成分對預防各類疾病的發生也很重要。

當然這項哈佛大學的研究只是建議人到中年以後,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攝入此消彼長,並不是完全傾向某一方。飲食的全面性和豐富性始終是最基本的。

四、一日三餐的健康做到了,在零碎時間我們還可以吃這些

除了哈佛大學最新指出這些對身體好的物質,還有我們老生常談的優質蛋白質食物:燕窩雞蛋和瘦肉,這些能夠在老年增強我們的肌肉和骨骼的強度,防止肌肉退化和病變。

富含維生素的獼猴桃、火龍果、柚子、香蕉,這些水果里的果酸纖維素、微量元素等可以起到降血脂、血壓、軟化血管的功能。

還有一些菌棗類如:香菇、猴頭菇、紅棗,它們可以預防癌症和炎症類疾病的患病風險。

所以人老年飯量與壽命的關系是與許多因素有關的,什麼不能多吃?如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什麼不能少吃?如富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盡量少食多餐,切記不能吃過頭,酒也要少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