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家喻戶曉的4位名將,其實根本不存在,別再被電視劇給騙了

2024年2月20日 19点热度 0人点赞

在中國古代,曾涌現出無數英雄豪傑,他們挽天傾之頹,掃豺狼之敵,用赫赫武功鑄就了一個太平盛世。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歷史上真實存在的英雄之外,還有一些完全就是小說杜撰出來的人物,在歷史上根本就不存在。

那麼,究竟都有哪些英雄人物是虛構的呢?

李元霸

李元霸這個名字,對許多讀過《隋唐演義》的人來說並不陌生。

他在書中被描繪成一個身形消瘦、長相猴腮、稚氣未脫的青年,卻有着驚人的膂力與武藝。

歷史上,隋唐時期確實有不少猛將,比如李靖衛青蘇定方等,都建立了「百萬雄師」的不世戰功。

但李元霸給人的感覺則要夸張得多。

小說中寫道,他能一手提起一柄四百斤重的大鐵錘,也就是左右兩柄共八百斤。

有記載稱,李元霸曾一個人率領兩萬騎兵,殲滅了高達230萬人的叛軍,只剩下60萬人僥幸逃脫。

這簡直是「以一當十萬」的夸張寫法。

更令人咂舌的是,李元霸每頓吃食量巨大,能吞下一斗米十斤肉,這樣「怪力亂神」的描繪無疑沖擊着常人的認知。

這樣的人物這自然是不存在的,他的原型則可能是李淵第三子李玄霸

隋朝大業十年(614年)逝世,享年十六歲.

那麼後人為何要在這基礎上虛構出李元霸的傳奇事跡呢?

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對早夭王子的哀嘆與遺憾。李玄霸若不是早逝,或許也能在隋唐建功立業;二是劇情需要。

李建成李世民都是《隋唐演義》的核心人物,已有大量故事,沒必要再添加什麼,而李元霸這個次要人物,反而可以任由作者發揮想象。

總之,無論從常識還是史實判斷,李元霸純屬虛構。

薛丁山

在諸多以唐代歷史為藍本的演義作品中,薛丁山這個名字幾乎家喻戶曉。

他被寫成薛仁貴之子,少年從軍,繼承父親衣缽,立下汗馬功勞。尤為出名的是薛丁山「三妻記」,先後娶了竇仙童陳金定樊梨花三任妻子。

但實際上,史書中並無薛丁山之名,他的「奇遇」也純屬虛構。

歷史上,薛仁貴的兒子名叫薛訥,並沒有像薛丁山那樣三次續弦。薛訥確實也曾在西域立功,但他的妻室只有一位,並無那些傳奇色彩。

作者們在創作薛丁山這個人物時,應該是參考了薛訥的某些事跡,但其他大多是杜撰虛構的結果。

之所以這樣寫,主要出於豐富劇情、增加可看性的考量。

畢竟薛訥的故事並不算精彩,很難吸引讀者,增加三妻等情節無疑能提高作品的完整性與趣味性。

羅成

說到隋唐時期的著名英雄人物,除了李元霸與薛丁山這類虛擬人物之外,還有一位英姿颯爽的少年將領也廣為人知,那就是羅成

在諸如《隋唐演義》《說唐》等文學作品中,「羅藝之子」,「白袍銀槍」,「生冷麵寒槍俏羅成」的綽號無人不曉,大家也喜歡其橫空出世、力戰群雄的傳說。

但也和李元霸一樣,羅成純屬虛構,歷史上並無此人。

作者在書中將羅成描繪成為北平王羅藝的兒子,同時也是秦瓊的親表弟。

相傳他容貌俊秀,但個性冷峻,不苟言笑,加之身着白衣,手持銀槍,因此有了「冷麵寒槍」的綽號。

不久,羅成開始結交當時的英雄豪傑,與程咬金單雄信等人結為「十三傑」之一,然後在瓦崗寨嶄露頭角。

除此之外,他的謀略也很聰慧過人,屢度危難,深受裴元慶和秦瓊的器重。正是憑借武勇雙全,羅成在瓦崗一眾豪傑中名聲鵲起,成為對抗隋朝的主力之一。

當時的李家威勢如日中天,羅成便從出身權貴的身份,投身即將覆滅的大隋,成為朝廷的心腹。

除此之外,據說李世民也和他關系密切,兄弟般形影不離。正因為如此,李建成和李元吉對羅成心生妒忌。

劉黑闥大戰的期間,李建成屢次將羅成安排於最險要的戰場。最後那一戰,羅成馬革裹屍,以身殉國,英勇赴義。

他之死也造成了李世民的一大心結,並最終導向歷史性的「玄武門之變」......

這就是作者描寫的羅成故事。

可實際上,羅成很可能是參考另外一位官員——羅士信而虛構出來的人物。

羅士信在官場或戰場的某些事跡被作者夸張渲染,並加入戲劇沖突,最終演變成了情節豐富,充滿傳奇色彩的羅成故事。

所以說,羅成純屬作者的想象力,但這也豐富了歷史故事的內涵,為讀者提供了另一種欣賞歷史的方式。

楊宗保穆桂英夫妻

提起宋代抗遼名將,相信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楊家將」。

在一大系列以楊家軍事為題材的文藝作品中,有一個英勇的少年形象為人熟知,他就是楊宗保。

楊宗保被描繪成楷模似的少年英雄,繼承楊家抗戰大業,最終為國捐車。但細究歷史,並無他的記載,楊宗保純屬虛構。

在諸如《楊家將》《萬花樓》等作品中,楊宗保皆有登場。

他是楊家第三代當家楊延昭柴郡主所生的兒子,天資聰穎,十五歲從軍,很快就以驍勇善戰而聞名。

北宋遼國交戰頻繁,為取得戰爭主動權,楊宗保帶兵深入敵後,屢次立下奇功。

後在父親楊延昭率軍猛攻遼國軍隊的龍門陣時,此陣難以攻破。

有人說只有穆柯寨中的降龍木,方能破陣。楊宗保從父接到任務,前去討要降龍木。

誰知到了穆柯寨,寨主的女兒穆桂英傾心於楊宗保,將他擒於寨中,要以降龍木為聘禮嫁給楊宗保。

在一番波折後,楊宗保終得手,破除了遼軍的龍門大陣,立下汗馬功勞。可惜好景不長,幾年後與西夏交戰中,楊宗保為奸人所害,中計全軍覆沒。

妻子穆桂英泣血出征,為楊宗保報了冤讎。這段傳奇經歷在文學作品中廣為流傳,深受讀者喜愛。

但細查史料,卻沒有發現真實的楊宗保。

楊宗保的原型應該就是「楊家將」第三代當家楊文廣。根據《宋史》記載,楊文廣確實是楊延昭的兒子,也參與過北宋的邊防戰事。

不同的是,楊文廣並沒有楊宗保那樣英年早逝或身死沙場,而是平安度過一生,老死家中。

楊文廣的故事不夠精彩,而楊家抗遼本就是廣受歡迎的題材,需要更多傳奇色彩。

於是作者們便在現有人物的基礎上杜撰、夸張,創作出楊宗保這類少年猛將。

他們的傳說滿足了人們對英雄主義、忠君愛國精神的想象,也豐富了楊家將系列作品的戲劇性。

結語

雖然這些虛構的歷史人物都不是真實存在過的,但或許,正是基於對英雄事跡的嚮往與崇拜,人們才編織出這樣傳奇的故事與人物。

他們在這些虛構角色身上寄託了對理想人格的想象,賦予了超乎常人的才能與氣節。

也只有這樣,才能彰顯忠骨仁心,繼往開來的大丈夫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