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讓人淚目

2024年2月20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我們是否曾在古裝劇中見過這樣的畫面——一個衣衫襤褸的女子,跪在集市邊,身旁立着寫着「賣身葬父」四個大字的木牌,臉上滿是無奈與心酸。

那樣的畫面,是否讓我們感到不解和莫名其妙?她的父親剛去世,為何不自己找處地方埋葬,非要出賣身體來換取安葬費用?這一現象的背後,其實充滿了中國古代社會的種種無奈與殘酷。

我們是否想過,這種「賣身葬父」的選擇,滿載的是對父母孝心的體現,還是社會規則的無奈抉擇?

中國古代社會重視"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古代社會,孝道被視為社會倫理的基石。儒家文化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重與孝順,這被看作為道德的基礎。父母去世後,子女有義務為其舉辦體面的葬禮,以確保他們來世得到安息。

所以當一個家境貧苦的女子,在父親去世後選擇「賣身葬父」,這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也被視為對父母終極孝順的體現。社會上也會對她們的行為表示同情與諒解。

然而,我們是否想過,在那樣的選擇背後,隱藏的是怎樣的絕望與無奈?那僅僅是為了孝順而做出的選擇嗎?

當時的土地制度決定普通人無埋葬權利

在中國封建社會,實行的是土地私有制。土地要麼屬於皇室國庫,要麼屬於地主階級。而普通農民是沒有土地所有權的,他們經營的土地必須向國家或地主交租。

在這樣的背景下,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權力隨意選擇墓地來埋葬親人。未經允許私自挖坑或埋人,不僅違反法律,還會被視為對統治階級的不敬。

所以,即使父親剛去世,一般百姓也很難找到合法的墓地來安葬。尤其是女性,在當時極度匱乏的經濟地位下,要為父親尋得葬身之地,簡直是難上加難。

古代喪葬禮儀復雜冗長 需大量經濟支撐

此外,中國古代的喪葬禮儀遠比現代復雜得多。根據當時的禮制,子女必須選擇良好的材質與工藝為父母製作棺材,挑選風水寶地來埋葬,並舉行一系列冗長的祭祀儀式。

這無疑需要大量的經濟支撐。對於普通百姓家庭來說,完成這樣的喪葬禮儀無異於沉重的負擔。而在當時極度重男輕女的社會背景下,女性往往毫無經濟獨立能力。

當她們陷入巨大的經濟困境時,已經沒有其他路徑可走——她們無法合法埋葬父親,沒錢完成喪葬禮儀,又幾乎沒有謀生的能力。這時,出賣自己的身體以獲取喪葬所需,便成為她們唯一的選擇。盡管這種行為在今人看來極端可怖,但它恰恰揭示了女性在古代社會中的絕望處境。

戶籍制度也將她們逼上絕路

在古代社會,喪失了父母的戶籍,女子的人生就將陷入絕境。如果她們無法給父母一個安息之地,自己原有的戶籍也會變得復雜起來。

很多情況下,她們會完全失去戶籍,淪為社會中的孤魂野鬼。要在父母去世後繼續正常生活已是難上加難。所以,即使是出賣身體,她們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延續着生的希望。

董永賣身葬父成孝典範

在古代,這樣的「賣身葬父」故事並不鮮見,其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東漢時期董永的故事。董永生於一個極其貧寒的家庭。他的父親去世後,由於缺乏喪葬的費用,只能將父親的遺體暫時停放在草棚內。這讓本就心中悲痛的董永倍感絕望與無助。

最終,他豁出去地決定出賣自己,以獲取埋葬父親所需的全部費用。後來,他的故事被編入古代典籍《二十四孝》中,成為中國歷史上孝道的典範。

好在,董永最終幸運地重獲自由,其中的曲折與艱辛:可見,在古代社會,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權力決定生死。而對於女性來說,這種權力更是遙不可及。她們無法定奪自己的生死,也無法定奪自己親人的生死。這就是她們不得不選擇「賣身葬父」的重要社會根源。

明太祖少時也歷「賣身」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後來開創明朝、功績卓著的明太祖朱元璋,在年輕時也有過類似的遭遇。朱元璋還在家鄉務農時,其父母和大哥先後因瘟疫與災荒去世。由於整日伏案讀書,朱元璋與二哥朱元照經濟拮據,無力為他們舉辦喪事,只能放聲痛哭。

這時,一位姓劉的富戶路過此地,看到兄弟倆狼狽的樣子,不禁動了惻隱之心。於是他送上自己一塊可用的土地,供他們埋葬父母。

多年以後當上皇帝的朱元璋,在與皇子們談起這段往事時,眼中仍難掩當年的悲痛與絕境。可見,在那個時代,沒有權、沒有錢,就意味着一無所有,所謂的尊嚴與選擇,更是遙不可及。

結語

縱觀這些故事與歷史,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古代女性「賣身葬父」的行為並非出於本心,而是當時的社會體制逼迫她們走投無路的結果。那是一個沒有選擇的時代,女性沒有土地的選擇權,沒有喪葬的選擇權,甚至沒有自我的選擇權。

在歷史長河中,無數像她們一樣的弱勢群體,都曾在絕望中出賣身體,換取一線生機。今天,我們有責任反思歷史給她們帶來的深重傷害,呼籲建立一個更加公正平等、尊重每個人選擇權與生命尊嚴的社會。讓人人都能活得體面自由,這正是我們現代人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