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挖出一口金絲楠木棺材,重達1500斤,解開千年「黃金頭」謎案

2024年2月20日 20点热度 0人点赞

在閱讀此文章之前,感謝您點個「關注」,既能有很好的體驗,還能有不一樣的參與感,謝謝您的關注!

前言:

千年之謎,隱藏在歲月的深處,等待着被揭開的時刻。在2011年的時候,浙江一口金絲楠木棺材的發現再次引起了公眾的關注,這座重達1500斤的棺材仿佛是時光隧道的門扉,打開了一個關於「黃金頭」謎案的千年秘聞。

浙江金絲楠木棺材

2011年的時候,在浙江餘姚一個叫做五聯村的村子裡,這個村子的規模不算大嗎,也就是百十戶的人家,村子裡的人家戶戶都是互相認識的。某天,村子裡的村民們發現了村子裡多了一些陌生人,這些人都是背着大包小包,白天在村子裡到處走,還打聽着很多村子裡的事情,晚上的時候就鬼鬼祟祟的出去活動。

很多人都很疑惑這些人都是幹嘛的,這時有人提出了疑問說,「這群人該不會是來盜墓的吧!」,大家聽到這樣的疑問,心中都覺得可能性很大,因為從那裡的老人曾經說過,這個村子裡藏着一個古墓,並且還是一個大官的墓。不過畢竟大家都沒有真的見過,因此很多人都是當成一個故事來聽聽就算了。 雖然大家都沒見過,不過也有很多人認為是真的,真真假假的,沒有人真的說得清楚。

當村子裡的人看到有陌生人在村子裡徘徊,還打聽着村子的故事的時候,就猜測這些人肯定就是盜墓賊。為了印證猜想,於是村子裡的一些村民就趁着天黑,看着陌生人出門了,便膽子很大得跟蹤了起來。

他們跟着那群人來到了一處山坡,而陌生人也不見了,此時他們看到山坡上茂密的樹林中有了很多深不見底的洞穴,很明顯這是人為造成的洞穴,並且旁邊有很明顯剛剛人為活動的痕跡。

村民趕緊回到村子裡將自己的發現告訴了村長,村長在聽到了這件事之後,知道事關重大,於是趕緊上報給了上級政府,想要讓有關部門來這里進行勘察。第二天,考古學家便來到了,在警方的保護之下,考古學家對這些洞穴進行了研究,發現這里三面環山,並且山前有小溪,山後又是森林密布,對於古人來說,的確是一塊兒建古墓的風水寶地。

在古代的時候,大家都認為,墓穴的風水在很大的程度上都牽扯着先人的福祉和後人的命運,因此為了能夠保證自己和家族的吉祥和繁榮,很多的貴族和富豪們都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尋找一個好的墓穴風水。

考古學家接着進行探究,很快發現,這個地方竟然藏着四座墓葬。而這些墓葬的安葬方式很是特別,分為了上下兩層,下面的兩座墓地像是宋朝年間的,而上面的兩座墓地則很像是清朝年間的。

位於上面的兩座墓地很是普通,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下方的兩座墓地卻十分的獨特。這兩個墓地南北長11米,東西寬約10米,封土堆厚達約6米,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地里的陪葬品已經被盜墓賊幾乎全都拿走了,只剩下沒幾件。但是墓地里的這口棺材卻讓考古學家都震驚住了。

這口棺材的重量達到了1500斤,專家們估計這口棺材的價值在5億以上,因為這口棺材的材質是由貨真價實的金絲楠木製造而成的,要知道金絲楠木是中國傳統名貴木材之一,是上等材料。金絲楠木的地位很高,在古代,除了皇室可以用之外,也就是一些位高權重的大臣才可以用了。

這口金絲楠木棺材的巨大重量引起了考古學家們的注意。其厚實的木質結構和精美的金絲紋飾使得這座棺材獨具特色。在仔細研究後,專家們發現這種金絲楠木是當地特有的一種珍稀樹木,且由於其生長環境的獨特性,能夠在數百年內保持出奇的抗腐性。這使得棺材內的文物和遺骸得以保存得相當完整。

考古學家們進一步研究發現,這座金絲楠木棺材所在的古墓可能與當地歷史上一位顯赫的人物有關。根據墓地附近的古代文獻記載,有可能是一位古代貴族或統治者。據傳說,該古墓附近曾有一位名為「黃金頭」的神秘人物,其身份和功績令人神往,這位神秘人物就是史嵩之,他的名字雖然比起宋代的岳飛等人少了一些知名度,但是他也曾經在朝堂岌岌可危的時候,做出了很多的功績。

除了金絲楠木棺材的來源和古墓的歷史背景,考古學家們還着手研究棺材內的文物。他們發現在棺材內保存着豐富的陪葬品,包括古代的玉器、青銅器、織物等。這些物品的獨特性和工藝水平使人們對古代文明的發展水平產生濃厚興趣。更引人注目的是,棺材中的一些文物上發現了獨特的銘文和圖案,這成為解開「黃金頭」身份之謎的重要線索。

然而,這個神秘的發現也帶來了一系列挑戰。金絲楠木棺材的保存需要精密的技術和設備,以免在開棺的過程中對其中的文物造成損害。考古學家們必須小心翼翼地制定開棺計劃,確保文物得以完整地呈現在人們面前。

史嵩之與「黃金頭」

經過專家的深入鑒定,這座墓葬的歷史根源追溯到南宋時期,堪稱是一件極為罕見的文物。根據墓誌銘的記載,這座墓葬乃是南宋時期著名大臣史嵩之及其夫人的安息之地。史嵩之作為南宋時期傳奇家族中的一員,與他的夫人共同書寫了南宋政治舞台上的壯麗篇章,創造了「一門三相」的輝煌歷史。

南宋時期,史嵩之的家族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華和深厚的家族背景而著稱。史嵩之本人更是在南宋朝廷中嶄露頭角,成為當時的政治巨擘。他擔任要職,為國家穩定和繁榮貢獻良多。作為南宋官場的中流砥柱,他不僅在政治上表現卓越,還在文化、教育等方面有着深遠的影響。

「黃金頭」與史嵩之之間的聯系使這座墓葬更加神秘而引人矚目。金絲楠木棺材中的金色頭骨可能代表着史嵩之的尊貴身份,也有可能與其在南宋時期的政治地位相聯系。

而專家們激動的還有另一件事情,就是關於史嵩之身上的一個未解之謎。當初史嵩之成為了宰相之後,從他的能力方面來說,他是很不錯的,稱為賢臣絕對是不為過的,但是他的心胸並不是很寬廣,很多人也都知道他是一個睚眥必報的人。

比如,史嵩之在主張和蒙古議和這件事情上,淮西制置使杜杲曾上書提醒蒙古議和恐怕有詐,這種提醒本來是好意,但是在史嵩之看起來就像是故意在拆他的台,於是便在暗中唆使台諫彈劾杜杲,將其兵權奪走了。

這樣的事情發生的多了,很多的同僚對他都是有很大的不滿的,這也讓他們之間有了很多的矛盾,最終史嵩之的下場就是被朝堂內外的士大夫群起而攻之,最後鬱郁而終。

在民間的記載當中,史嵩之的遺體在進行下葬之前,頭顱不翼而飛了,大家都認為是被他的仇家割走了,因此史嵩之的屍體是沒有頭顱的,因此他的家人便重金打造了一顆黃金頭顱,拼接在了殘存的屍體上,這也就是所流傳的「黃金頭」的傳說。

大家懷着強烈的好奇心將棺材小心翼翼打開之後,一開始看到了很多的水銀,這也是古人用來更好的保存屍體的一種方法,而接着往下看,大家發現史嵩之的屍體保存的很完好,頭顱也很完好,雖然有些部位的屍骨有些錯位,但是還算是比較完整的,而棺材當中也沒有「黃金頭」,因此這個傳說也是不攻自破了。

史嵩之的頭顱還在,完整無損,說明當年並沒有發生他被人割去頭顱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個傳說在呢。大家也都知道,古時候大家都是以死者為大,對於葬禮更是很講究,像頭顱被割去這樣的流言可以說算是很大的一種詛咒了,那麼究竟史嵩之做了什麼事情才有人對他有這樣的惡意呢?

史嵩之的功績與爭議

史嵩之作為南宋時期的傑出政治家和軍事統帥,其卓越的才華和卓越的政治手腕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一系列舉足輕重的軍政決策,如經營襄陽、抵禦蒙古入侵、主持聯蒙滅金以及反對端平入洛行動,都成為南宋時期政治風雲中的亮點。

首先,史嵩之在襄陽的經營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項重要成就。通過他的努力,襄陽得以繁榮發展,成為南宋的戰略要地。他的治理使得該地區充滿活力,經濟繁榮,同時也增強了南宋的國力。抵禦蒙古入侵是史嵩之事業中的另一壯舉。他在蒙古威脅下保衛了南宋的國土,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才能。他的決斷和果斷行動使得南宋能夠在外敵面前保持堅強。

聯蒙滅金的舉動則進一步彰顯了史嵩之的雄心壯志。他不僅成功建立了與蒙古的聯盟,還在這一聯盟中成功滅亡了金朝這一壯舉使得南宋在當時的政治地位上更加嶄露頭角,顯示了他的政治智慧和謀略。

然而,史嵩之的專斷作風也引起了一些爭議。在他擔任右丞相樞密使都督兩淮、四川京湖軍馬等要職期間,他的一些決策和處理事務的方式受到質疑。一些歷史文獻中記載了他在政治中的強硬態度,甚至有人批評他在權力面前過於專斷,對反對意見不加審慎地予以打壓。

爭議不僅來自他的政治手腕,還涉及他在軍事上的一些決策。有人認為,他在抵禦蒙古入侵時可能採取了過於激進的戰略,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這使得史嵩之在一些歷史學家和後來者的評價中存在着爭議。

史嵩之的政績與爭議的交織,構成了南宋時期歷史的一個復雜畫面。他的才華和決心在國家的穩定和繁榮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與此同時,他的專斷作風也引發了不同聲音。正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史嵩之的事跡成為後人研究和討論的焦點,也使得南宋時期的政治風雲更加豐富多彩。

結語:

這口金絲楠木棺的發現不僅解開了千年「黃金頭」謎案,也讓我們更加了解了南宋時期的歷史和人物。史嵩之的傳奇經歷,以及他與這口棺材的關聯,都讓我們對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充滿了好奇和敬意。

對此,屏幕前的你有什麼想說的呢?請把你的想法打在下方留言區吧,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