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留住城市記憶 綻放時代光彩

2024年2月22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正月里,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成為遊客爭相推薦的「打卡地」,折射出大同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在進一步保護好、挖掘好、運用好全域歷史文化遺產中的鮮亮底色。



在守正創新中賡續城市文脈


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是大同「廣府角歷史文化街區」的核心組成部分,被認定為「大同里坊制的活化石」。如何充分保護、傳承,又如何創新利用、復興街區?運營這個街區文旅項目的華夏江鴻文旅公司策劃總監賈艷告訴記者,為了做出「既能勾起記憶鄉愁,又能夠滿足當代生活的活力街區」,項目團隊在城市規劃部門的統籌組織下,對街巷、合院建築、公共空間、配套設施等進行了詳實的數據測繪與拍攝記錄,邀請了大量本地居民與本地專家作為顧問反復論證調整,住建部專家進行把關,最終確定了「小規模、漸進式、微更新、原真性、完整性、延續性」的修復原則與推進計劃,留住街區修復的根本。



「我們實現了還原街巷風貌,守住『場景的魂』。」賈艷說。在嚴格遵循原有街巷肌理與尺度感的前提下,對「公共空間、半公共空間、私密空間」採用不同的處理手法,打造原汁原味的古城街巷,針對文物建築和歷史建築,全部按照原有形制與細節,運用老舊材料,由傳統工匠施工,力求修舊如舊;針對一般性織補院落,在尊重原有風貌的前提下,適度加入現代設計元素,營造出傳統與當代和諧共生的豐富場景。



街區是歷史留下的,但是使用的是當代人。項目團隊根據現代城市居民生活和商業經營的使用需求,完善了水、電、氣、暖、網絡等基礎設施,將古城文化內容引入到社區之內,公共衛生間和社區書店開放後不僅受到社區居民的廣泛好評,更成為年輕人和遊客的「打卡地」。同時,還設計文化景觀,增添綠植樹木,讓街區既傳遞歷史記憶,又充滿綠意生機。


這里的歷史建築會「說話」


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在修復過程中,始終堅持「歷史文化街區最重要的使用者就是本地居民」。為了保持街區真正長久的活力,首先要成為本地人喜歡的地方,要想盡一切辦法重建古城內的美好日常生活。為此,街區在內容注入方面精準發力,緊緊圍繞本地居民尤其是年輕人的日常社交休閒需求招商,積極引入以本地商家為主導的餐飲、休閒、娛樂類優質業態,重新建立起本地人回到大同古城內休閒社交的消費習慣,這是歷史保護街區保持長久人氣活力的最好來源。



另外,圍繞本地精神文化生活構建活動,持續舉辦「藝術展覽、文化沙龍、讀書觀影、美學市集」等各類活動,也吸引了大批熱愛文化藝術的本地居民參與,助推古城文旅發展。此前在東南邑歷史文化街區「㝔廬文化沙龍」舉辦文化交流活動的中國壁畫學會理事、河北博物院副研究館員郝建文對此感受頗深,「使用是最好的保護!這里的歷史建築會『說話』。」「㝔廬」這個不大但卻精緻的院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這里,無論是遊客還是文化活動推行者,都可以觸摸歷史的溫度,感受文化的魅力,置身古城、街區、文化共同織就的古都大同徜徉時光。


記者 任翔宇

攝影 平面視覺部

責編 解思暉

審核 鄧琳

監制 楊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