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在世時,為何朱棣不敢跟他爭奪太子之位?你看朱標有多厲害

2024年2月23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封建王朝立儲之道千差萬別,歷史中留下了許多關於太子立儲的傳統。有的是按照長子繼承的原則,有的是選賢能之輩為儲君,還有一些則推崇親族兄弟之間的血脈延續。

然而,在明朝歷史中,卻有一位皇帝做出了非同尋常的選擇——他並未重新立其他兒子為太子,而是選擇了太子的兒子,這位太子便是朱標

朱標的生平雖短暫,卻因其特殊的身份和不幸的遭遇而成為歷史上備受關注的人物。眾多歷史學家對朱標的研究得出了一個共識:如果朱標沒有英年早逝

那麼朱棣很可能無法奪取帝位。這個結論引發了對朱標生平的深入思考,朱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朱標之出生,寄予厚望

公元一三五八年,朱元璋尚在攻打集慶之時,忽報嫡妻馬皇後誕下一男。當下喜形於色,欣然刻石記之,分享喜訊。時間朱元璋心繫天下,建業未穩,尚無子嗣。一朝得子,喜上眉梢。朱元璋性格剛烈,治軍嚴整,生兒育女於他,亦屬難能可貴。能得長子,實乃上天眷顧,報答苦心也。

朱元璋此子生得正,相貌俊朗。遂名曰「標」,寓目為表率之意。朱元璋自此寄予厚望,期望儲君日後助自己一臂之力,扶大明江山。朱元璋眼光如炬,此子聰慧過人,尤其明辨是非,極得他喜愛。自此朱元璋心意已決,朱標便是大明正統嗣子,萬萬無疑。

教育嚴謹,兼容並蓄

為確保儲君成長無虞,朱元璋為朱標精心挑選舒適居所,供奉豐厚。遵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之訓,嚴加教導,使其從小深諳君道人倫。讀書識字,乃治國平天下之本。

朱元璋為朱標在宮中設立大本堂,延聘名師。學業嚴謹,規定朱標須親自出席早課,避免優柔寡斷。學問上兼容並蓄,廣納賢士名儒,亦不拒絕民間清賢。朱標從不負眾望,勤奮好學,深得先帝嘉許。

朱元璋亦諄諄教導朱標,理論與實踐齊頭並進,方能做出英明決策。 因此常令朱標深入民間,實地查看災情,體察民意。如此一來,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得朱標視野開闊,胸襟廣大,為日後救民興國打下堅實基礎。朱元璋的養育之道,可謂成功之本。

禮遇最高,眾口一詞

公元一三六七年,朱標行冠禮,正式成年。朱元璋喜形於色,更加寵愛有加。不僅在朱標面前畢恭畢敬,更是在朝會上當眾宣布:「向來君命臣死,父命子亦然,今當以禮節待之。從此朝野上下皆向朱標行三跪九叩大禮,以示他是儲君之尊嚴地位。亦無人敢有異議,眾口一詞朱標乃大明正統嗣子,此後繼承之路,可謂一帆風順。

為使儲君在位更加鐵桶無縫,朱元璋又特意將當朝重臣馮勝等人配備於朱標麾下,充當心腹幕僚,輔佐朝政。此舉一來既可考察重臣對儲君之忠心,亦可使朱標日漸熟悉朝政要務,為繼位積累經驗。 朝野士大夫無不稱頌朱元璋英明神武,此舉助朱標在位穩固基業。

在軍事方面,朱元璋亦精心布局。特意將朱標許配於常遇春之女,以拉攏掌握禁軍實權的常氏一族。

常氏勢力強大,軍功顯赫,有其為後盾,朱標登基後無需憂慮軍權旁落,穩固河山。 朱標不負重託,溫文爾雅,寬厚仁慈,為人謙遜溫和,深得親弟等人擁戴。在他影響下,朝野上下團結一心,為日後大業打下堅實基礎。

巡查陝西,不幸早逝

一切本如朱元璋所願,朱標平穩繼承乃大勢所趨。奈何天不遂人意,好景不長。公元一三九一年,朱標奉旨巡查陝西時染病,次年終未治癒,英年早逝。時年三十二歲,正值壯年。

喪子之痛令朱元璋悲痛欲絕,他本指望倚老托年,朱標繼位穩妥接管大明江山,一統太平景象。今下場如此,着實打亂了敬天愛民的老夫聰明反被聰明誤的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為穩定儲君位置,防止野心藩王覬覦皇位,朱元璋忍痛立朱標之子朱允炆為太子。可惜朱允炆才疏德薄,繼位後連番失誤,終招致朱棣起兵造反,奪去江山。國破家亡,實由朱標英年早逝,後繼無能所致。

朱標強盛,至死無兄弟敢爭

回溯歷史,可知朱標生前威望無兩,奈何早逝後繼乏力,始招禍端。若其在世,大明江山必將綿長發展,太平無事。其時朱標在位,無任何兄弟敢與其爭奪儲君之位,正見朱標過人之處。朱標不僅才華橫溢,深得朝野擁戴;更在政治手腕上勝人一籌,大權在握,誰人敢與他爭鋒?

洪武之治,實乃鼎盛時期。朱元璋獻身報國數十載,建立這江山;朱標則可謂驕子成長為明君,本可長治久安、治國平天下。奈何終究諸事不聚,大廈將傾。亡國之禍,實由後繼乏人,儲君英逝,野心者乘虛謀權。當年朱標在世,區區謀逆,豈足挾怨成災?

若論個人修為,朱標成就斐然。 生來聰慧,學習勤奮,為人謙和,有君子風度,無奸佞小人行徑。朱元璋悉心培育,使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積累豐富經驗。富國強兵之策,朱標早已心中有數;救民安國之道,亦瞭然於胸。本可功成名就,一統太平。

亦或談政治手腕,朱標深得民心,朝中無敵。因為性情仁厚,得罪者寥寥,朝臣們皆擁戴倚重。就連藩王兄弟亦對他信服有加。此等人望魅力,足以支持延續大明盛世。即便真有野心之輩,也難躍過這道堅實城牆。能敵之者,當真無一!

結語

大明開國之始,正當鼎盛之時,失去朱標此良輔腹心之臣,堪稱損失慘重。 朱允炆繼位失算,朱棣乘虛奪權,終致大廈傾頹。朝代興衰,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亡國之痛,實由儲君早逝、失德所致。今日回首,不禁嘆息不已——大明江山,本可朱標子子孫孫、長治久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