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後代如今何在?第35代後人從不外出打工,一生只做一件事

2024年2月28日 17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

我們是否還記得那個曾經閃耀中華大地的名人?那位北宋時期赫赫有名的「青天大老爺」——包拯。他一生清正廉潔,深得民心。

然而時過境遷,他的家族與榮耀是否還在後人心中存留至今?包拯的後人,那第35代的直系孫子包先良,他用自己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一段堅守的誓言:守護先祖家族榮耀

1990年,57歲的包先良歸鄉探親,卻心痛地發現曾經輝煌的祖宅牆壁殘破,庭院雜草叢生,甚至淪為村民們圈養牲畜的場所。他這才意識到,自己明明來自一個功成名就的大家族,卻已日漸被人們遺忘。

這激起了包先良對家族榮耀的念想,他下定決心要重建祖宅,將包拯的故事傳揚光大。於是,他毅然辭去了政府機關的工作,和妻子黃其蓮齊心協力,開始了漫長的復原工程。

起初,政府對此並不理解和支持,兩老的經濟來源僅有微薄的退休金。然而包先良胸中卻燃燒着一種堅定不移的信念,這支撐他在艱難困苦中也從未放棄。終於,在夫妻二人十多年的辛勤打理下,破舊的祠堂煥發出往日的古色。

我們不難體會,對於包先良來說,這絕不僅僅只是一處建築的修繕那麼簡單。在他心中,祠堂是歷代祖先榮辱的見證,是兒時跟父輩聆聽包拯故事的地方,更是家族血脈延續的根本。它承載了太多美好的回憶,哪怕外表破敗也難掩其精神意義。

然而當他親眼看到祖宅淪落成牲畜棚圈之時,心如刀割。這種景象無異於是對家族輝煌歷史的褻瀆,更是自己的恥辱。 如此珍視家族榮耀的包先良,他豈能容忍這種失傳敗壞的景象繼續存在?

於是他毅然決定辭去工作,和妻子兩個人,承擔起修復的重任。盡管他明白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金錢,遭遇重重阻力,更不知還要向誰尋求幫助。然而對祖宅的熱愛與使命感遠遠超越了現實的困難,成為他堅定的動力源泉。一個老人的誓言,守護着先人的精神;一座蒼老的宅院,傳頌着家族的榮光。

濃濃宗親情:90歲母親的囑托讓他鼓起勇氣

究竟是什麼讓包先良做出辭職回鄉的決定?我們還需要回溯更早的往事。1988年,包先良的母親已經90高齡,卻還念念不忘未能修繕的祖宅,這成為她心頭的痛。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母親握着包先良的手說:「我這一生沒有完成心願,這責任就交給你了......」

一向孝順的包先良,如何能違背母親的囑托!這句話成為他內心深處最強大的動力,推動他兩年後毅然決然地扔下穩定工作,隻身來到這座承載着千年宗族記憶的老宅前......

其實,母親對祖宅的牽掛,並非近年才有。她出生時正值老宅風光無限的年代,自小便聽聞長輩講述家族先賢的事跡,由衷驕傲自己高貴的血統。特別是那位「包青天」的故事,常讓她耳濡目染,深深震撼。

然而好景不長,父母一代的飛黃騰達很快在戰火中消逝。原本熱鬧非凡的祠堂也隨之衰敗破落。年輕的她無力回天,這成為心頭難平的痛。

於是她只能寄予兒子這份託付,希冀下一代可以重現老宅的榮景。她深知,這絕不僅是一處建築的修繕,而是連結起歷史與未來的紐帶,令家族的文脈得以傳承......

當包先良親眼目睹曾母口中光輝的故居淪為荒蕪廢墟,那摧心裂肺的痛楚難以言語!他再也無法直視母親那悵然若失的眼神,只能緊握雙拳,暗暗下定決心要圓她的心願。

佛家經典有雲:「父母恩重如山海,報之於萬一毫。」包先良給了我們生動的注腳:沒有任何事業與享受,能比一個老人對母親的承諾更讓人動容。正是這份沉甸甸的親情,成就一段感天動地的故事。

攜手同行二十載:一個妻子的無私奉獻

1995年,包先良正式開始着手祠堂的修繕工作。身材瘦小的妻子黃其蓮從未抱怨過艱辛,只是默默地陪伴左右。

她整日操勞服侍來賓,為包先良分憂解難。夜晚睡眠不足,她也從未露出一點疲態。在丈夫身體欠佳時,她獨自一人對院落打掃得整整齊齊。

20年來,無論風雨寒暑,黃其蓮始終如一地忙碌着。方圓幾里的村民都稱贊這對夫妻是最恩愛的一對。黃其蓮並非出身名門,只是一位普通農家婦女。生性朴實淡泊,她心甘情願地跟隨包先良回到老宅,哪怕環境條件艱苦也毫無怨言。

她清楚記得20年前剛回鄉時的情景。庭院荒蕪,積水腐臭,除蟲滅鼠成了她最首要的任務。夫妻二人合力打掃之下才顯出些許宅院原有的面貌。

起初她也曾懷疑是否能承擔如此艱巨的使命,畢竟自己僅是門第不高的女子。然而,當她進一步了解家族歷史,看到祠堂記載的先人事跡時,心中升起無比的敬畏之情。她意識到自己肩負的是多麼神聖的使命,這份守護之責絕不因世俗的門第貴賤而改變分毫。

從此之後,黃其蓮便下定決心舍棄一切,全力投入到修復工作中。她將老宅視如自己的家,以仆婦之心侍奉賓客。任何苦累她都毫不在意,只求祠堂早日恢復生機......

95歲高齡的黃其蓮至今仍然精神矍鑠。和藹的她總是靦腆地說,守護祖宅是自己應盡的責任,比不上包拯的萬分之一。

然而質朴的言語難掩其中蘊含的偉大精神。正是有了黃其蓮這位摯愛之人的默默付出,包公祠堂才重放了昔日的繁華與榮耀。

這對夫妻以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何謂百年好合,他們用互相鼓勵和扶持的方式書寫了最動人的愛情篇章。也許很難再找到第二對夫妻,能像他們那般信守承諾,度過黃金般的晚年。

援手相助:社會各界的認可讓老人看到集體的力量

守望相助,才是這社會進步的動力。包公後人的故事並不只是家族的私事,更在無形中感染和凝聚着社會正能量。這從21世紀初,網絡時代興起之後便可見端倪。

人們開始通過網路認識包拯的家族,並被這對老夫妻的奉獻精神深深打動。網友、明星以及各地成功人士主動為包公祠堂的修繕提供了巨額捐款。甚至許多大學生放棄寒假,自發前來協助清潔打掃。

一時間,包公祠堂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更多人在這些溫情故事的感染下,不僅伸出了援手,也在心中燃起對這份信仰的敬仰之情。正如一位資深文化學者指出,這種精神磁場的凝聚力,足以感染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

我們不難理解,包公後人故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廣泛的社會共鳴,那是因為它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最深層的文化基因。

首先是「民本」思想的彰顯。包公作為一位清官正人君子,他先祖輩留下的文化遺產與精神,同樣屬於全民的共同財富,其傳承價值自不待言。這樣的認知成就更多的人參與到修繕與支持之中。

其次是對道德模範的追求。在當今功利主義盛行的時代,成功人士們也渴望找尋某種精神寄託。包公一族的故事恰好契合他們內心的訴求,成為名副其實的道德楷模。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這種參與本身帶來心靈的升華。無論是捐贈資金,還是親力親為,那種投身公益事業的喜悅,都令他們體會到生命的真諦。這最終促成一種美好的積極循環,人心相通,道德回歸,正能量得以弘揚。

在這場社會意識和行動的集結中,包先良看到了他畢生堅守的意義。他感慨現代社會仍然蘊含着中華民族「舍己為人」的優良傳統,這成就更偉大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推動每一個人發揮更大的力量。

不忘本源方得始終:古老信仰值得今人傳承

我們還記得,20年前,當包先良重整旗鼓決心修繕祠堂之始,政府與社會對此並不理解和支持。他只能仰仗自身的毅力和信念堅持下去。

如今,包公故里已經成功申報為國家5A級文化景區。清朝服飾的包公塑像凝視着每一位前來朝拜的遊客,講述着他為官清正的故事。而包先良和黃其蓮也像是這景區的活地標,成為新生代繼承優良傳統的楷模。

然而我們知道,這一切的巨大變遷絕非偶然。在看似表面的文化景觀背後,更有一種偉大的精神在悄然發酵。

這其中最核心的,是包拯及其家族所代表的東方信仰價值重新被人們認可。簡單來說,他們重整的不僅是一座老宅,更是昔日萬民崇敬的信仰,一種道德的里程碑。

這種信仰是中華文明立國之本。它髓化了儒釋道諸家精華,倡導涵養身心、修己治人的理念。也正因如此,當人們在混跡都市喧囂中迷失自我,不禁思考何謂人生真諦時,他們傾向回歸這種生命本真的價值體系,以求心靈的寄託。

包公及其家族故事的再度掀起,從一個側面回應了現代社會這樣的訴求。人們重新審視中華傳統,探尋何以一代代傳頌不衰的空靈力量。這是中華文明復興的重要印證。

在欣賞面前這一幕幕和諧美好的畫面同時,我們更要明白,這得益於一種看不見的精神存續——歷史與信仰在當下的傳承之鏈未曾斷裂。

從包拯到包先良,古老家族的榮光被默默守護。這種亘古不變的信仰力量,成就華夏兒女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它需要每一代人接力傳承,才能綿綿不絕。

結語

我們敬佩包先良老人畢生的堅持,也要將這份精神內化於心,發揚光大。當今社會正需要這樣的力量——在物慾橫流里懷揣一顆赤子之心,在失去方向時堅守本真,以點滴行動守護文明長河中獨一無二的家國情懷。

包公及其家族的故事,是中華民族集體記憶的縮影。其中蘊含的信仰智慧,既源自歷史,也超越歷史,直指人生與靈魂的本質。

於是,讓我們在繁華表象背後,守望這道亘古的心靈之光。前人撒下的種子,孕育出民族精神的深厚沃土。有它點亮前行,才讓華夏兒女每一個不滅的夜,都生生不息,朝着光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