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媽媽給女兒掏耳朵,仔細一看直冒冷汗

2024年2月28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好奇心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天性,他們除了對外界的事物充滿好奇,還會時不時探索自己身體的小孔。有些孩子甚至會將各種小滾珠、豆類、小玻璃球等塞入自己的嘴巴、鼻子、耳朵里,造成嚴重後果。

最近,李女士的女兒陶陶(化名)就吃到了苦頭。李女士給7歲的陶陶掏耳朵時,發現孩子耳朵里有一個小東西怎麼也掏不出來,馬上帶孩子來到蕭山區第一人民醫院

路上,李女士得知這個「小東西」是三個月前孩子出於好奇塞進去的。塞進去容易,可想要取出來就沒那麼簡單了,孩子害怕媽媽生氣一直都沒有說出實情。

耳鼻喉科郭永康醫師檢查發現,陶陶耳朵里的「小東西」其實是一顆黃豆,成功取出後發現黃豆已經發芽。陶陶和媽媽離開前,郭醫生再三告誡她以後不要再把小東西放進耳朵里。

無獨有偶,事發當天急診又來了一位出現耳道異物的小朋友,這次取出的是一顆黑豆

其實,類似的情況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去年還有孩子模仿孫悟空的樣子,把橡皮泥做成「金箍棒」放進了耳道內。

郭醫生說:「小朋友多活潑好動,好奇心滿滿,可能會學習大人或動畫片裡的動作,把小東西往耳朵里塞,如果取不出來就會造成嚴重後果。」

人體的外耳道並非是一條筆直的通道,而是彎曲的。外耳道異物是臨床常見的外耳道損傷性疾病,多見於兒童。

耳道異物分三類:非生物類,如石子、小玩具等;植物類,如豆類、種子等;動物類,如飛蟲、蟑螂等。一旦異物抵達耳道深處與鼓膜相鄰處,會導致疼、癢等不舒服的症狀,嚴重者可導致外耳道炎、外耳道血腫或鼓膜穿孔

對此,郭醫生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孩子耳道進異物,家長不要慌張,也不要用耳勺使勁掏,以免造成孩子外耳道和鼓膜損傷。更不要滴一些藥物到耳朵里,如豆類被泡脹後可能會發芽,而且有可能導致異物越來越深,接近鼓膜。患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取出,避免自行取出時不慎損傷外耳道肌膚及耳膜,或將異物越推越深,給異物取出造成更大的困難。

轉自:蕭山日報

來源: 杭州交通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