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2024年2月29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人類發現毒藥是一種偶然,可能是在做飯的時候發現了某些植物含有劇毒。然而具有毒藥知識的人在那個時候被尊為是部落的術士。第一份下毒殺人的記錄出現在基督時代的羅馬帝國,但據說在之前,印度人、中國人、希臘人、埃及人早已開始使用毒藥。
  1、斷腸草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纏繞常綠藤本,枝光滑。葉對生,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頂端漸尖,基部漸狹或近圓形,全緣。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淡黃色;花冠漏斗狀,內有淡紅色斑點。蒴果卵形。種子有膜質的翅。花期8~11月;果期11月至翌年2月。
  全株有劇毒,根、嫩葉尤毒。本植物在我國歷代本草中均列為毒品,劇毒,並可迅速致死。一般不作藥用,其主要的毒性物質是葫蔓藤鹼。據記載,吃下後腸子會變黑沾粘。人會腹疼不止而死。一般的解毒方式是洗胃,服碳灰,再用鹼水和催吐劑,洗胃後用綠豆、金銀花和甘草急煎後服用可解毒。
  斷腸草還有一說是雷公藤(《中藥大辭典》)綠豆、金銀花和甘草實際上是萬用解毒藥,同樣的還有荔枝蒂、生豆漿等。雷公藤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另兩種斷腸草:
  雷公藤:
  雷公藤生於山地林緣陰濕處。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區。根秋季采,葉夏季采,花、果夏秋采。
  【功用】雷公藤有殺蟲、消炎、解毒之效,是我國江浙一帶菜園中廣泛使用的殺蟲劑,有祛風,解毒,殺蟲功能。也用來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結核、麻風等。其根、葉、花均可搗爛外敷,但用根敷後,過半小時須取去,否則起泡。
  【中毒症狀】潛伏期一般2小時左右如煎服或同時飲酒的症狀就出現更早,且更嚴重。一般死亡時間約在24小時左右,最多不超過4天。中毒開始出現頭暈頭痛、心悸乏力、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肌肉疼痛、嚎叫掙扎、四肢麻木或抽搐、肝腎區疼痛。血便、少尿、浮腫,偶有血尿、尿儲留、血壓下降、唇甲發紺,嚴重時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偶因心肌損害並發心律失常、心源性腦缺血綜合征、鼻出血、吐血水、全身及寒丸疼痛,後期毛發脫落,皮膚接觸時可引起炎症。
  【解救方法】
  1、毒後能度過5天,預後較好。接觸中毒者應立即脫離現場。
  2、治療中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肝腎區疼痛、尿中出現蛋白及血清轉氨酶升高時應立即停藥。
  3、盡快催吐、洗胃、導瀉、灌腸。
  4.、靜脈輸入10%葡萄糖水或5%葡萄糖鹽水。
  另需對症治療:如肺水腫、心原性腦缺血綜合征、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等均應按常規方法進行搶救。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鉀及嚴重尿毒症時,立即應用透析療法常有良效。腹痛用阿托品,神經症狀可用安定等。
  鈎吻:
  也就是葫蔓藤,又名野葛、毒根、胡蔓草、除腥、黃藤、斷腸草、吻葛(這兩個見於《夢溪筆談》)、朝陽草、大茶藥、大茶藤、虎狼草、梭葛草、大炮葉,黃花苦晚藤、黃猛菜、發冷藤、藤黃、大茶葉(廣西名)大雞苦蔓等。
  是馬錢科植物一年生藤本。喜陽、卵狀長圓葉對生,開小黃花,5萼漏斗狀,卵狀蒴果,花期8~11月、果12~2月。浙、閩、粵、滇、黔、桂都有分布。全株含鈎吻素子(最多)、寅(最劇)、卯、甲、丙、辰、乙等生物鹼。
  中毒症狀為:神經肌肉麻痹、復視、消化道灼痛、嘔吐、腹瀉、腹漲或便秘、心跳先快後慢、呼吸困難、虛脫等。
  鈎吻素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這就使對它的處理比較棘手,無特效藥,一般的急救方法是洗胃、催吐、導瀉等,中藥可用三黃湯(黃岑、黃蓮、黃柏、甘草)灌服,或金銀花榨汁和黃糖灌服等。還有一個偏方:鮮羊血乘熱灌服也有效果。也可以用薺苠解毒,《本草綱目》記載薺苠甘、寒、無毒。中鈎吻毒(鈎吻的葉子類似一種芹類,誤採食後有生命危險)。用薺苠八兩,加水六升,煮成三升。每服五合,一天服五次。
  鈎吻素寅動物實驗致死量為0.8mg/kg症狀為呼吸麻痹,鈎吻素乙症狀同,但有趣的是,此時動物心髒仍跳動,而且麻黃鹼等物質無明顯的解救作用,這就證明鈎吻素不是作用於中樞神經或末梢神經,根據中毒後有肌肉虛弱表現,故一般認為其是作用在脊髓運動神經元上的。鈎吻素甲毒性較弱,可用作鎮痛劑與阿斯匹林合用效果更好,但它們都沒有麻痹神經節的作用,這與箭毒科不同。對腎上腺素和平滑肌也有抑製作用,也就是說可以抑制心髒和使血壓下降。
  鈎吻素類(主要是鈎吻素甲)可以治療神經痛尤其是三叉神經痛,還可治療急性脊髓灰白質炎,不過要命的是這東西的治療劑量和中毒劑量相差無幾,用起來總叫人提心吊膽的,一旦呼吸有異常就要趕快採取措施。外用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痛、癰疽、金創等。
  2、鴆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鴆是一種毒鳥,相傳以鴆毛或鴆糞置酒內有劇毒。泛指飲毒酒所致中毒者。《辨證錄·中毒門》:「人有飲吞鴆酒,白眼朝天,身發寒顫,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狀,心中明白但不能語言,至眼閉即死。」
  制鴆酒方法最為簡便,即以鴆羽拂之於上等好酒,酒色香味不變,而鴆毒盡入,喝之頃刻間五髒俱潰,神經麻木,無痛而死。鴆酒一直是皇宮謀殺、賜死的上品
  但是鴆酒不是可以隨意配置的,這需要技術精湛的醫士出面,從而分化為一個陰鷙的職業,叫「鴆者」。這些製造毒藥的天才在犀牛角、獸皮的保護下,也是顫顫巍巍地接近尤物,稍有不慎,即會引火燒身。古籍上有很多關於以鴆酒賜死和飲鴆酒自殺的記載,「懼鴆忍渴」、「飲鴆止渴」就源於此。在酒中滲入某些有毒的物質製成的毒酒,歷來被人們作為殺人的利器。古代的一些史籍如《史記》、《漢書》中,都有這方面的記載。
  《南唐書·申漸高傳》中說:南唐皇帝李升顧慮大臣周本威望太高,難以控制,想誅殺之。有一次,李升倒了一杯「鴆酒」賜給周本。周本察覺了皇上的意圖,用御杯分出一半酒說:奉給皇上,以表明君臣一心。李升當即色變,不知如何是好。這時,為帝王演戲奏樂的優人申漸高見此情景,一邊跳舞一邊走了上來,接過周本的酒說:請皇上把它賜給我吧。說畢,一飲而盡,將杯揣在懷中走了。李升立即暗遣人帶着解藥去給申漸高,未等藥到,申漸高已經「腦裂」而死。原文雖未說明腦裂的詳情,但聽起來足以令人毛骨悚然了。
  其他關於鴆的傳說:
  一說:鴆是一種傳說中的猛禽,即食蛇鷹,小型猛禽,在南方山區分布較廣,如武當山地區,因其食蛇故被誤認為體有劇毒。
  又一種說:鴆是一種稀有未知鳥類,被人捕殺干淨。
  3、番木鱉
  就是馬錢子,是馬錢科植物馬錢子和雲南馬錢子的種子。扁圓形或扁橢圓形,直徑1.5~3cm,厚0.3~0.6cm。常一面隆起,一面稍凹下,表面有茸毛。邊緣稍隆起,較厚,底面中心有突起的圓點狀種臍,質堅硬。毒性成分主要為番木鱉鹼(strychnine,C21H22O2N2,即土的寧)和馬錢子鹼(brucine,C23H26O4N2)。主要用於風濕頑痹,麻木癱瘓,跌撲損傷,癰疽腫痛;小兒麻痹後遺症,類風濕性關節痛,據說還可用於重症肌無力。
  中毒症狀:最初出現頭痛、頭暈、煩燥、呼吸增強、肌肉抽筋感,咽下困難,呼吸加重,瞳孔縮小、胸部脹悶、呼吸不暢,全身發緊,然後伸肌與屈肌同時作極度收縮、對聽、視、味、感覺等過度敏感,繼而發生典型的土的寧驚厥症狀,最後呼吸肌強直窒息而死。
  解毒方法是使用中樞抑制藥以制止驚厥,如阿米安鈉、戊巴比妥鈉或安定靜注。然後洗胃,再後用甘草、綠豆、防風、銘藤、青黛(沖服)、生薑各適量水煎服,連續服4劑。
  又名:牽機藥
  牽機藥乃是古來帝王要將近臣和妃子賜死時所用的毒藥。牽機藥的出名之處在於它毒死了南唐李後主。牽機藥其實就是中藥馬錢子,馬錢子的主要成分是番木鱉鹼和馬錢子鹼。吃下去後,人的頭部會開始抽搐,最後與足部拘摟相接而死,狀似牽機,所以起名叫「牽機藥」。
  古籍中關於牽機藥的記載:「服之前卻數十回,頭足相就,如牽機狀也」。據傳,牽機藥是一種烈性毒藥,服用後腸胃劇痛,引起全身抽搐不止,頭足相就如同彎弓的形狀。兩手兩腳,忽拳忽曲,頭,或俯或仰。
  牽機藥與「鈎吻」、「鶴頂紅」,三毒並列,可稱是歷史上最有名的叄種毒藥。隨便翻翻厚厚的史書,不必費多大力氣,總能找到一些「鴆殺」、「飲藥死」、「毒殺」之類的字眼。
  現在的滅鼠藥主要成分就是馬錢子鹼,阿加莎·克利斯蒂的偵探小說《神秘事件》中,兇手就是將馬錢子鹼放入受害人的熱咖啡里,以掩蓋毒藥的苦味。
  4、鶴頂紅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自古以來,丹頂鶴頭上的「丹頂」常常被認為是一種劇毒物質,稱為「鶴頂紅」或「丹毒」,一旦入口,便會致人於死地,無可救藥。也常在小說中出現,但查閱所有書籍,都沒有這個條目,鶴有鶴肉、鶴骨和鶴腦可入藥,但都無毒,而且都是滋補增益的藥。比方鶴腦,可增強目力,使人夜能見物。鶴頂紅究竟是什麼,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說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
  紅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種天然礦物,加工以後就是著名的砒霜。可能是因為紅信石是紅色的就用了鶴頂紅這個名字,傳說古時為官者將它藏在朝冠中,必要時用來自殺,方為可信。砷進入人體後,會和蛋白質的硫基結合,使蛋白質變性失去活性,可以阻斷細胞內氧化供能的途徑,使人快速缺少ATP供能死亡,和氫氰酸的作用機理類似。
  5、烏頭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烏頭別名五毒根。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株高60~120cm,葉互生,革質,卵圓形,三裂,兩則裂片再2裂,中央裂片再3裂,邊沿有缺刻。5萼圓錐花序,花瓣2,果實為長圓形,花期6~7月、果7~8月。遼、豫、魯、甘、陝、浙、贛、徽、湘、鄂、川、滇、貴、都有分布。
  烏頭這個名稱一般指的是川烏頭,還有草烏頭,一般指的是野生種烏頭和其他多種同屬植物,比如北烏頭(藍烏拉花)、太白烏頭(金牛七)等,是中藥學上的名稱。
  烏頭含有多種生物鹼,次烏頭鹼、新烏頭鹼、烏頭鹼、川烏鹼甲、川烏鹼乙(卡米查林)、塔拉胺等。
  烏頭鹼的毒性表現:
  1、可突然加快心率、引發心率紊亂,解剖證明死於烏頭鹼中毒者的心髒收縮如桑椹狀。
  2、可擴張血管,迅速使血壓下降。
  3、影響腎上腺的活動,特別是能顯著的降低抗壞血酸的含量。
  4、抑制中樞神經,呼吸中樞。
  中毒表現:
  嘔吐、腹瀉、昏迷、肢體發麻、呼吸困難、脈搏血壓體溫下降、心率紊亂。急救一般用大劑量阿托品(托品鹼可緩解心髒中毒,類似還有普路卡因、抗組織胺、奎寧丁)、利多卡因、乾薑和甘草、金銀花、綠豆、犀角等中藥。黃芪、遠志、牛奶等也有一定效果。
  古時的標准軍用毒藥,塗抹兵器,配置火藥,關公刮骨療毒就是療得烏頭的毒。
  短柄烏頭:別稱雪上一枝蒿。
  附子是烏頭(特指川烏頭栽培品)的旁生根,也叫子根,中醫講究在夏至和小暑之間發掘,好像是因為什麼「其性辛甘,大熱」的緣故,這時的未加工品稱「泥附子」。之後用鹽鹵和食鹽混合液浸泡再曬乾的叫「鹽附子」,用鹵水煮沸再用較稀的鹵水浸過後用黃糖、菜油調色再蒸熟曬乾的叫「黑順片」(黑附子),不用黃糖、菜油調色直接蒸熟曬干用硫漂白的叫「白附片」(明附片、雄片)。
  因其「性辛甘,大熱」中醫多用於各種「寒疾、風疾」比如傷寒、中風、風濕等,現在還多製成注射液用來治療心力衰竭。
  附子的毒性同烏頭,但比較弱,只不過它是一味常用藥,所以中毒情況也較多見,但是很少有死亡的。一般的附子中毒多有患者本身因素在其中,比如有過敏體制什麼的,只要搶救及時不會有危險的,具體措施和對付烏頭中毒一樣。
  另外參附湯是中藥中最後的急救手段,用來調命的。但那個東西不能急用,需要久煎。
  6、金剛石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俗稱「金剛鑽」。是一種具有超硬、耐磨、熱敏、傳熱導、半導體及透遠等優異的物理性能,素有「硬度之王」和寶石之王的美稱。
  金剛石具有疏水親油的特性,當人服食下金剛石粉末後,金剛石粉末會粘在胃壁上,在長期的摩擦中,會讓人得胃潰瘍,不及時治療會死於胃出血,是種難以讓人提防的慢性毒劑。文藝復興時期,用金剛石粉末製成的慢性毒藥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門之間。
  7、夾竹桃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又名柳葉桃,常綠大灌木,高達5米,無毛。葉3~4枚輪生,在枝條下部為對生,窄披針形,全綠,革質,長11~15厘米,寬2~2.5厘米,下面淺綠色;側脈扁平,密生而平行。夏季開花,花桃紅色或白色,成頂生的聚傘花序;花萼直立;花冠深紅色,芳香,重瓣;副花冠鱗片狀,頂端撕裂。蓇葖果矩圓形,長10~23厘米,直徑1.5~2厘米;種子頂端具黃褐色種毛。
  葉及莖皮有劇毒,含有強心毒甙,夾竹桃作用與洋地黃同,乾燥的3克就能使人死亡。據法醫學資料,致死劑量20~30片葉子。主要表現為洋地黃中毒症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心律紊亂、心跳緩慢、不規則,最後出現室顫、暈厥或心動過速,死於循環衰竭。
  8、砒石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砒石為天然產含砷礦物砷華、毒砂或雄黃等礦石的加工製成品。又名信石。主產於江西、湖南、廣東、責州等地。商品有紅信石及白信石之分,藥用以紅信石為主。凡砒石,須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或以綠豆同煮以減其毒。研細粉用。砒石升華之精製品為白色粉末,即砒霜,毒性更劇。
  藥材的採收與儲藏:少數為選取天然的砷華礦石,多數為加工製成。加工方法很多,茲舉老法和新法各一種如下:
  ①老法:將毒砂砸成小塊,除去雜石,與煤、木炭或木材燒煉,然後升華,即為信石,此法設備簡單,但有害健康。
  ②新法:選取純淨的雄黃,砸成10厘米上下的塊,點燃之,使雄黃燃燒,生成氣態的三氧化二砷及二氧化硫,然後通過冷凝管道,使三氧化二砷得到充分冷凝,即為信石。二氧化硫另從煙道排出。
  【炮製方法】去淨雜質,砸碎,裝入砂罐內,用泥將口封嚴,置爐火中煅紅,取出放涼,研為細粉。
  ①《雷公炮炙論》:「凡使砒石,用小瓷瓶子盛後,入紫背天葵、石尤芮二味,三件便下火煅,從己至申。便用甘草水浸,從申至子,出,拭乾,卻入瓶盛,於火中煅,別研三萬下用之。」
  ②《日華子本草》:「砒石,醋煮殺毒乃用。」
  【考證】出自《開寶本草》
  ①《綱目》:「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為信石,而又隱信字為人言。」「醫家皆言生砒輕見火則毒甚,而雷氏治法用火煅,今所用多是飛煉者,蓋皆欲求速效,不惜其毒也,曷若用生者為愈乎。」
  ②《內科新說》:「信石有大毒,服之令胃熱劇,驟生大炎,甚至潰爛而死,至痛至苦。信石雖有大毒,少用些微入藥,則大有功力。作信石水母,用上等信石一錢二分,加鹽二錢,雨水一斤,微火熬至十二兩,鹼與信石融合,兩俱不見,是為信石水母。每用信石水母一兩,加清水十二兩,每服一兩,日服二、三次,計服每一兩,雨水中僅有信石十二分厘之一耳。此水治發寒熱瘧證,大有效驗,並能治皮病各種癬。」
  【生藥材鑒定】:有紅信石、白信石兩種,藥用以紅信石為主。
  ①紅信石又名:紅礬、紅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白色,有黃色和紅色彩暈,略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碩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紅潤、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
  ②白信石又名:白砒。為不規則的塊狀,大小不一,無色或白色,透明或不透明,光澤玻璃狀、絹絲狀或無光澤。質脆,易砸碎,氣無。本品極毒,不可口嘗。以塊狀、色白、有晶瑩直紋、無渣滓者為佳。以上藥材,產江西、湖南、廣東、貴州等地。顯微鑒定:本品於偏光鏡下:無色透明。高正突起。折射率N=1.75,具交錯解紋理。正交偏光鏡下,顯勻質性。
  【中藥化學成分】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oxide,Arsenousacidanhydride,As2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升華,故精製比較容易;升華物普通名砒霜,成分仍為As2O3。紅砒是除含As2O3外尚含紅色礦物質的一種砒石。主含六氧化四砷,As4O6,如含三價鐵及硫化物則顯紅色;天然品經分析尚含少量錫、鐵、銻、鈣、鎂、鈦、鋁、硅等元素;加工品的雜質成分取決於原料和加工過程。
  【中藥化學鑒定】取本品少許置閉口管中緩緩加熱,有白色升華(As4O6)(純品137℃升華)生成。
  (1)取少許上述升華物加水2ml,加氫氧化鈉試液4滴,煮沸使溶,冷後加硝酸銀試液2滴,產生黃色沉澱。
  (2)另取上述升華物少許,加少量水煮沸使溶解,即生成亞砷酸,加硫化氫試液及濃鹽酸後生成絮凝狀黃色沉澱。尚可用X射線衍射法、差熱熱重分析法和紅外光譜法進行鑒定。
  致死劑量0.1~0.2克
  麻痹型:當極大量的砷進入體內,出現中樞神經麻痹症狀,發生四肢疼痛性痙攣,意思模糊、澹妄、昏迷,數小時內死亡,此型少見。急性型:出現明顯的胃腸炎症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大便水樣,有時帶血,嚴重者酷似霍亂,一兩天內死亡。此型多見。——引自《中國法醫學〉
  9、見血封喉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又名「箭毒木(Antiaristoxicaria(Pers.)Lesch)」、「剪刀樹」。
  箭毒木是世界上最毒的樹,生長在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和海南海康。即見血封喉樹,其樹汁潔白,卻奇毒無比,見血就要命。唯有紅背竹竿草才可以解此毒。
  走在西雙版納的熱帶雨林里,你必須十分謹慎加小心,因為一不留意,就可能撞上全世界最毒的植物——箭毒木。
  箭毒木的乳白色汁液含有劇毒,一經接觸人畜傷口,即可使中毒者心髒麻痹,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見血封喉」。對此,西雙版納民間有一說法,叫作「七上八下九倒地」,意思就是說,如果誰中了箭毒木的毒,那麼往高處只能走七步,往低處只能走八步,但無論如何,走到第九步,都會倒地斃命。說起來真是令人心生恐懼,談虎色變!
  過去,箭毒木的汁液常常被用於戰爭或狩獵。人們把這種毒汁攙上其它配料,用文火熬成濃稠的毒液,塗在箭頭上,野獸一旦被射中,入肉出血,跳跳腳就立即倒地而死,但獸肉仍可食用,沒有毒性。
  相傳,美洲的古印第安人在遇到敵人入侵時,女人和兒童在後方將箭毒木的汁液塗於箭頭,運到前方,供男人在戰場上殺敵。印第安人因此而屢戰屢勝,殺得入侵敵人屍橫遍野,魂飛膽喪,頑強地保住了自己世代居住的家園。據史料記載,1859年,東印度群島的土著民族在和英軍交戰時,把箭頭塗有箭毒木汁液的箭射向來犯者,起初英國士兵不知道這箭的厲害,中箭者仍勇往前沖,但不久就倒地身亡,這種毒箭的殺傷力使英軍驚駭萬分。
  據傳說,在雲南省西雙版納最早發現箭毒木汁液含有劇毒的是一位傣族獵人。有一次,這位獵人在狩獵時被一隻碩大的狗熊緊逼而被迫爬上一棵大樹,可狗熊仍不放過他,緊追不舍,在走投無路、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這位獵人急中生智,折斷一根樹枝刺向正往樹上爬的狗熊,結果奇跡突然發生了,狗熊立即落地而死。從那以後,西雙版納的獵人就學會了把箭毒木的汁液塗於箭頭用於狩獵。
  盡管說起來是那樣的可怕,實際上箭毒木也有很可愛的一面:樹皮特別厚,富含細長柔韌的纖維,雲南省西雙版納的少數民族常巧妙地利用它製作褥墊、衣服或筒裙。取長度適宜的一段樹干,用小木棒翻來覆去地均勻敲打,當樹皮與木質層分離時,就像蛇脫皮一樣取下整段樹皮,或用刀將其剖開,以整塊剝取,然後放入水中浸泡一個月左右,再放到清水中邊敲打邊沖洗,經這樣除去毒液,脫去膠質,再曬干就會得到一塊潔白、厚實、柔軟的纖維層。用它製作的床上褥墊,既舒適又耐用,睡上幾十年也還具有很好的彈性;用它製作的衣服或筒裙,既輕柔又保曖,深受當地居民喜愛。
  箭毒木為桑科常綠大喬木,又名加獨樹、加布、剪刀樹等,高可達30米,樹干基部粗大,具有板根,樹皮灰色,春季開花。多分布於赤道熱帶地區,國內則散見於廣東、廣西、海南、雲南等省區。現為瀕臨滅絕的稀有樹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補遺:(包括了古代中、外出現的毒物)
  10.情花:白色曼佗羅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曼佗羅是一年生有毒草本,夏秋開花,花冠漏斗狀。又名風茄花、洋金花、山茄花。
  宋人周去非《嶺外代答》:「廣西曼佗羅花,遍生原野,大葉百花,結實如茄子,而遍生山刺,乃藥人草也。盜賊采干而末之,以置飲食,使人醉悶,則挈篋而趨。」曼佗羅的葉、花、果、莖均可入藥,含東莨菪鹼、莨菪鹼及少許阿托品等生物鹼,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約0.34%。
  南宋竇材《扁鵲心書》記「睡聖散」一方:「人難忍艾火灸痛,服此即昏不知痛,亦不傷人,山茄花、火麻花共為末,每服三錢,小兒只一錢,一服後即昏睡。」
  曼佗羅花全株有毒,以果實以及種子毒性最大,干葉的毒性則比鮮葉小,其葉、花、籽果、莖均可入藥,含東莨菪鹼、莨菪鹼及少許阿托品等生物鹼,其中以花的含量最高,約0.34%。
  曼陀羅:又名天使的號角(Angel'sTrumpet)。葉有麝香味;花喇叭狀,氣味獨特;蒴果上有尖刺。曼陀羅和印度曼陀羅的葉都可治療哮喘性痙攣及唾液分泌過多。花可治牙痛,是小型手術常用的麻醉品。曼陀羅全株有劇毒,其葉、花、籽均可入藥。味辛、性溫,藥性鎮痛麻醉、止咳平喘。主治咳逆氣喘、面上生瘡、脫肛及風濕、跌打損傷,還可作麻藥。三國時期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發明的麻沸散的主要有效成分就是曼陀羅。
  11.奎寧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奎寧(Quinine),俗稱金雞納霜,茜草科植物金雞納樹及其同屬植物的樹皮中的主要生物鹼。化學稱為金雞納鹼,分子式C20H24N2O2。1820年P.-J.佩爾蒂埃和J.-B.卡芳杜首先製得純品,它是一種可可鹼和4-甲氧基喹啉類抗瘧藥,是快速血液裂殖體殺滅劑。
  奎寧於肝中被氧化分解,迅速失效,其代謝物及少量原形藥(約10%)均經腎排出,服藥後15分鍾即出現於尿中,24小時後幾乎全部排出,故奎寧無蓄積性。主要用於治療瘧疾。
  奎寧有催產作用,可通過胎盤,引起胎兒聽力損害及中樞神經系統、四肢的先天缺損。急性中毒量為4~12g,致死量約為8g,常在服藥後幾小時或幾天內死亡,常見的致死原因為呼吸停止,有時由於腎衰。出現耳鳴、眼花、惡心、嘔吐、頭昏、口唇發青、體溫下降、1~2h內即可死於呼吸麻痹。奎寧還會引起視網膜細胞的變性,嚴重的會導致視神經萎縮,也就是說奎寧中毒的後遺症很有可能是失明。
  12.毒芹汁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毒芹(Cicutavirosa),雙子葉綱、傘形目、傘形科、毒芹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走馬芹、野芹、芹葉鈎吻。分布在北溫帶地區,我國毒芹分布在東北,西北,華北地區的沼澤地水邊或溝邊。葉象芹菜葉,夏天開折花,全棵有惡臭。整株有毒,花的毒性最大,四季中在晚秋和早春期間毒性會更大。在我國東北牧區:早春常發生毒芹中毒,造成牲畜死亡。
  野生有毒芹類有:毒芹(ConiumMaculatum)和水毒芹(CicufaVirosa)。毒芹又名毒人參、斑毒芹和芹葉鈎吻。毒芹的成分主要為毒芹鹼、甲基毒芹鹼和毒芹毒素。毒芹鹼的作用類似箭毒,主要能麻痹運動神經,抑制延髓中樞,有非常顯著的致痙攣作用。
  毒芹鹼是一種生物鹼,為強鹼性,具有特殊刺激性鼠尿臭味,很易吸收。人食之數分鍾即中毒,口唇常發泡(乃至血泡),口腔、咽喉部燒灼刺痛,隨即出現胸悶、頭痛、惡心、嘔吐,吐出物有鼠尿樣特殊臭味,乏力、嗜睡;繼則四肢無力,步履困難,四肢麻痹(先下肢再延及上肢),眼瞼下垂,瞳孔散大,失聲,常因呼吸肌麻痹窒息而死。致死期最短者數分鍾,長者可達25小時。水毒芹的中毒表現則與印防已毒素中毒相似,中樞性興奮及陣攣性驚厥為其顯著特徵。
  蘇格拉底當年就是被逼喝毒芹汁被處死的,是古代希臘常用的一種毒藥。
  13.花溪草
  花溪草:古人為了辨別其是毒藥,取其諧音為化血草。這種草顏色淡紫,有極其優雅的香味,古代婦女常用它裝飾屋子,令其香味擴散,甚至有人喜歡它嚼在嘴裡的清甜味道,把它當作甜點。
  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這種草的特性:當人體外或體內無傷口時這種植物對人體無任何危害,可是一旦遇到明顯傷口,就會中毒。毒性絕不亞於砒霜。
  中毒症狀極為明顯,人體血管成紫色,被沾染的傷口會血流不止,導致大量出血而亡。當人們意識到這種植物的危險性後,便不在耕種,甚至將其焚燒,花溪草就此滅絕。
  14.水銀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水銀不解釋,也就是金屬汞。
  15.罌粟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罌粟的乳汁(即鴉片)中含多種生物鹼、嗎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與蒂巴因(Thebaine),對中樞神經有興奮、鎮痛、鎮咳和催眠作用。長期應用容易成癮,慢性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我國對罌粟種植嚴加控制,除藥用科研外,一律禁植。
  16.大麻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草本植物大麻含有致幻物質,是著名的麻醉劑,它可以使人產生難以形容的欣快感。不論看到什麼顏色、形狀的東西,都顯得格外鮮艷和明亮,繼而進入夢境,往事重現,言語增多。如過量中毒,會使人狂笑或痛哭,有的甚至沉思憂郁,焦慮猜疑。
  大麻經常被用來輔助某些晚期絕症(癌症、艾滋病)的治療,用來增進食慾、減輕疼痛,可用來緩解青光眼和癲癇、偏頭痛等神經症狀,以及兩極情緒不穩,可以減輕化療病人的惡心症狀。大麻是當今世界上最廉價、最普及的毒品。
  17.裸蓋菇
  長期以來,致幻植物被一些巫師用來進行祭神、占卜、問病、送鬼等迷信活動,且代代秘傳。
  墨西哥的裸蓋菇,早在公元三百年前就被宗教儀式所利用。受蒙蔽的人們在集體食用後,會共同引起一種奇特的幻覺,每個人都會感到自己與周圍環境完全脫離,眼前的世界是那樣的虛無縹緲,而幻覺中所見到的一切是那麼真實可信。他們就是這樣地成了宗教和神權的馴服工具。
  18.肉豆寇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在15世紀之初,非洲的奴隸過着牛馬不如的生活,他們都隨身帶着肉豆寇的果實。每當痛苦不堪的時候,就把這種果實吃下。頃刻間,他們神思恍惚,看到光明而美麗的幻景,從而暫時忘掉了自己悲慘的身世和不幸的遭遇。
  19.野荔枝的果仁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

  
  野荔枝的果仁,可使人產生幻覺。誤食中毒者先是看到無數奇異的昆蟲鋪天蓋地飛來,接着又看見許多衣着華麗的男女老少在敲鑼打鼓、載歌載舞地歡迎自己。這時,患者覺得飄飄然,於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指手劃腳、不可一世。
  20.小美牛肝蕈和華麗牛肝蕈
  小美牛肝蕈和華麗牛肝蕈,食用中毒後,可使人出現幻聽,覺得空中有人喊他,對他講話。於是照其「命令」行事,不知疲勞地日夜奔跑,然後又在一處發呆、發愣,形如木偶,在醫學上稱為「木僵」。
  絕大部分中毒患者白天只感到頭昏眼花,可是一到傍晚,就會看到許多穿紅着綠、又矮又小的陌生人把他團團圍住。患者覺得自己被擠得無立足之地,於是大吵大鬧,躁動不安,這在醫學上稱為「小人國視幻覺症」。
  在幻視病人的眼睛裡,偶爾,「小人」也會在瞬間變成「巨人」,它們有數丈之高,頂天立地,壓將下來,使患者驚恐萬狀,這叫「視物顯大性幻視」。
  

中國古代九大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