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到底多渺小?已飛243億公里的飛船,最後傳回的照片讓人敬畏

2024年3月2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宇宙究竟大到什麼程度?這個問題困擾了人類幾千年,很難通過三言兩語去簡單回答。或者我們可以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與宇宙相比,人類究竟渺小到什麼地步?

上面這張是在我們的空間站上拍攝到的地球,拍攝點與地表相距大約400公里。我們可以看到白色的雲朵、深色的陸地,以及那蔚藍色的海洋,但我們已經看不到地表上的人類建築物。

上面這張是由我們的龍江二號微衛星在月球軌道上所拍攝到的地月合影,還能看出地球是一顆藍色星球。如果我們能夠站在38萬公里外的月面上回望地球,假設此時正好是「地圓」之時,那麼,我們所看到的「滿地」將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滿月大13倍。

上面這張是由旅行者1號在1977年拍攝到的地球和月球,它當時距離地球將近1200萬公里。那時旅行者1號剛剛離開地球不久,正在朝着星辰大海進發,踏上它那波瀾壯闊的星際之旅。

上面這張是好奇號火星表面拍攝的夜空,地球也出現在畫面中,但它看起來已經成了一顆星星,沒有任何細節,就像我們在地球夜空中的看到的星星那樣。當時,好奇號距離地球約1.6億公里。

隨着距離越來越遠,地球看起來也變得越來越小,小到成為星空中的一顆星星。

1990年,在旅行者1號離開地球13年之後,它早已完成既定行星探測任務,即將飛向太陽系深處,開啟星際探測任務。它在距離地球60億公里的地方,對着它當年的出發地拍攝了最後一張特殊的照片:

上面這個不起眼的亮點,正是我們的地球。人類第一次以這樣前所未有的宇宙視角,來看待地球,來審視人類。通過這張名為「暗淡藍點」的照片,讓人類更加直觀地、深刻地意識到人類在宇宙中是何其微弱而又渺小的存在。

從太陽系深處回望,我們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微不足道的藍色斑點,變成了懸在宇宙中的一粒塵埃。在這個亮點的周圍,則是被無垠黑暗所覆蓋的浩渺宇宙空間,那黑暗空間仿佛隨時要吞噬掉這個不起眼的亮點。

但這個不起眼的宇宙塵埃,卻是80億人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園。在這個亮點上,曾生活過1050億人。無論是人類的歡笑,還是悲傷,抑或是掙扎,都發生在這個亮點上。人類的生命,以及人類創造的文明、城市、科技,都基於這個亮點。看到這張照片,一種謙卑而又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243億公里的太空深處,成為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以如此遙遠的距離,旅行者1號把能以光速傳播的無電線波傳回地球,也要耗時22小時34分鍾。而地球上的深空網絡要回復旅行者1號,也要耗時將近一天的時間。

在飛了46年之後,旅行者1號在太空深處傳回某種1、0重復模式的信號,似乎是探測器搭載的計算機出了故障,這或許預示着旅行者1號的大限將至,它將在不久後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系,孤獨地在星際空間中飛行。

旅行者1號正以每秒16.9公里的速度飛向星際空間,按照這樣的速度,飛出太陽系還需要一萬八千年的時間。離開太陽系之後,旅行者1號並不會飛出銀河系,而是像其他恆星那樣繞着銀心轉動,繞行一圈預計需要上億年的時間。

放眼宇宙,不要說地球,就連跨度可達10萬光年的銀河系都是微小的存在。銀河系只是室女座超星系團中的一個星系,這個超星系團跨度可達1.1億光年,其體積是銀河系的1000億倍。

而在跨度930億光年的可觀測宇宙中,還有1000萬個類似室女座超星系團的超星系團,其中估計有上千億個星系,每個星系中又有上億顆恆星。宇宙之浩瀚,星系之繁多,可以從如下的哈勃超深場可見一斑:

在一塊比滿月小得多的天區中,跨度大約是0.03度,其中看起來空無一物。哈勃太空望遠鏡前後用了11天的時間對准這個區域持續觀測,不斷接收那裡傳來的微弱光芒,最終觀測到了多達一萬個星系。其中最遠星系的光行距離可達130億光年,這意味着我們看到的是剛剛誕生8億年的早期宇宙。

雖然可觀測宇宙已經大到讓人難以想象的程度,但它其實只是以地球為觀測中心的一個有限區域,它並不是宇宙的全部。事實上,可觀測宇宙可能只是全部宇宙的冰山一角,整個宇宙的范圍更是大到不可想象,甚至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