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憋屈」的省份,南北雙方都不認,至今仍存在爭議。

2024年3月2日 15点热度 0人点赞

中國有一個最「憋屈」的省份,北方人不認,南方人也不認,至今就連當地人也仍有爭議。那這個省份是哪裡呢?今天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有趣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城遼闊,文化歷史悠久的國家,如果身邊的朋友說他們是北京河北,或者東北三省,我們肯定立馬就會說他們是北方人,當提及廣東廣西湖南的時候,我們也肯定會說這是南方。由於地理氣候歷史和人文等方面的原因,中國南北之間存在着顯著的差異。

這些差異不僅體現在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反映在人們的思想觀念,文化傳統,飲食習慣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南方的氣候通常呢,比較溫暖,潮濕,多雨,植被茂盛,多丘陵和山地,而北方的氣候呢,相對於比較乾燥,降雨量比較少,地勢較為平坦,偏寒冷,冬季漫長嚴寒,夏季短暫而炎熱,南方則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冬季相對溫暖,夏季炎熱潮濕。

北方以小麥,玉米等旱地作物為主,而南方呢,則是水稻的主要產區,北方人愛吃麵食,如饅頭,面條。而南方人愛吃米飯,北方人愛吃鹹的,南方人呢則愛吃甜的。就以我們南方說的豆腐花為例吧!我們的豆腐花是加蜂蜜,糖水,

而很多的北方人就加醬油,加辣椒,叫豆腐腦,如果你不知道,互相調換了,那可能就得被挨罵了。可見南北差異還是很大的。

那南北方是怎麼區分的呢?有人說是以長江為分界線,長江以北是北方,長江以南是南方,但住在長江兩岸的人都知道,長江兩岸的氣候,水土,風俗,飲食差異都不大,還會導致長江以北的揚州十分尷尬,畢竟揚州他可是自古以來的江南水鄉, 歷來都是以南方著稱,這怎麼也改不了它的歷史吧!?可見以長江為界來劃分南北是不適合的。

也有人說應該以黃河為分界線,黃河以南是南方,黃河以北是北方,然而我們的河南在黃河的兩側,大家知曉河南主食是麵食,河南省不管是從氣候還是飲食都偏向北方,如果以秦嶺淮河為分界線的話,河南絕大部分區域都在北方,只有一小部分信陽在南方,可見以黃河和長江為分界線劃分南北方都是不合理的。

目前南北公認的分法是以秦嶺和淮河為分界級,秦嶺和淮河往北是北方,秦嶺和淮河以南是南方,這一觀點由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最早提出,並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

那為什麼要這樣劃分呢?說到這里,我們就得說說淮河和秦嶺,首先我們先說說秦嶺,秦嶺位於我國中部,東西1600公里,比歐洲最大山脈阿爾卑斯山還要長三分之一,秦嶺的平均海拔在1500至2千米之間,其中太白山作為秦嶺的主峰,海拔高達3771.2米,所以秦嶺對我國的氣候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秦嶺阻擋了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和來自北方的冷空氣,這使得秦嶺南北兩側的氣候有着顯著的差異。

然後我們再來看淮河,淮河位於我國東部,是長江黃河的分界線,全長1千公里,地跨江蘇山東安徽,河南,湖北五省,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兩岸地形迥異,淮河的南面是典型的南水田,淮河的北面是北旱域,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可見以秦嶺淮河作為分界線分南北是比較合理的。

那說到這里,我們就說一說這個南北都不認的省份吧!它呀,就是安徽省。又為什麼會南北都不認這麼尷尬呢?

安徽簡稱皖,土地面積為13.96平方公里,東臨江蘇省,西接河南省,湖北省,東南接浙江省,南臨江西省,靠山東省,省會是合肥市,剛才我們也說了南北之間的區別還是很大的,然而這個省份很多人誤認為是南方的,卻又被很多朋友認為是北方的,到底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呢?

安徽被淮河一劃兩半,導致其南北的氣候,地形,生活習慣,建築風格都嚴重的南北差異化,淮河以南的安徽人吃米飯,淮河以北的安徽人吃麵食。在以前安徽省古老的建築中,淮河以北的四合院,是中國傳統的合院式建築,

淮河以南的四合院則是徽派建築,展現了江南水鄉的優美景色,徽派建築與四合院的差別還是挺大的。

而更有趣的事情是,這個省的淮河以南在冬天是沒有暖氣供應的,在淮河以北卻有暖氣供應,大家都知道南方沒有暖氣供應,而北方有暖氣供應,這也就導致,一半的安徽人說自己是南方人,另一半的安徽人,又說自己是北方人。

不僅如此,就連它的地形南北之間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淮河以南的南部地區卻是山脈眾多,其中就有著名的黃山大別山九華山等等。這里地形復雜,山巒疊嶂,風景秀麗。

淮河以北的安徽地區就是淮北平原,以平原為主,地勢平坦,河網密集。淮河以南的安徽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氣溫溫暖濕潤,淮河以北的安徽地區則屬於暖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潮濕,冬季寒冷乾燥,這種氣候的差異,也使得南北兩地的農作物和植物都有所不同。

不僅如此,歷史上的安徽曾多次被多個行政區域劃分。在元朝以前,安徽主要有淮南道江南西道等幾個大的行政區域組成,淮南道主要管轄今天的淮北淮南地區,而江南西道則管轄皖南地區。到了元朝,安徽被劃入了河南江北行省和江浙行省。

到了明朝時期,安徽被劃入了南再隸省,這是安徽歷史上第一次與江蘇,上海等地合並為一個大的行政區域。在清朝時期,安徽的行政區域劃分又再次發生了變化,原先的皖南和皖北地區被重新整合,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安徽行政區域。

說的直白一點吧!早在東漢時期,長江以南的安徽地區屬於揚州,長江以北則屬於徐州豫州,到了北宋時期,安徽呢,被劃分為兩塊,淮北地區屬於金人,而淮南則被南宋占據,這種分分合合的歷史也使得安徽的文化和習慣不斷變化,直到解放後才將皖南和皖北合並。

歷史上的安史之亂淝水之戰楚漢爭霸都與它有關系。可以說淮河將他們劃為兩半,也可以說淮河和長江將它們化為了三部分,也就是皖南皖中和皖北三個區域。有些人甚至說安徽是三個省,安徽之名取自安慶徽州,徽州在長江南,安慶在長江北,再加上懷河北三個地方才組成了今天的安徽。

也就說淮河以南是長江,長江兩岸的安徽屬於南方,淮河以北就是屬於北方,所以這也就有了北方人認為安徽是南方,南方人又會覺得安徽是北方,是一個存在感最薄弱的身份。安徽自古不是一家人,在地理上,皖北自然屬於北方,在文化上皖南無疑屬於南方,介於南北之間的皖中,則像是一個過渡區,有各自的區域認同和文化歸屬感,儼然形成了三個安徽。

而且安徽沒有安徽話,這里呢,沒有共通的方言,淮北的人,聽不懂淮南的人說話,安徽內方言多樣,可以分為四大類:官話,贛語吳語徽語。皖北人主要講中原官話,跟普通話較為接近,聽起來跟河南,山東很像,咱們呢也容易聽得懂?

皖中地區江淮官話為主,但是又跟江蘇,南京鎮江,揚州的華語有所差異,講話抑揚頓挫,是北方的腔,又因為含有入聲,故有南方的調。西南地區部分市縣講贛語。馬鞍山蕪湖宣城等地講吳語,新安江流域講徽語,徽語內部又有很大的差異,不過講吳語和徽語的居民都屬吳越民系。除此以外在皖南山區各地還分布着隨各地移民而來的各類客籍方言。

同時,安徽也沒有安徽菜。皖南吃的是傳統徽菜,擅長燒燉,重油,重色,重火工,招牌菜有臭鱖魚火腿燉甲魚,黃山燉鴿虎皮毛豆腐等。以皖北的牛肉湯地鍋雞顯然不是一個風格,皖北菜的特點是咸鮮微辣,酥脆醇厚,擅長燒,炸,燜,熘,善用香菜,辣椒,香料配色佐味增香。而皖中地區的菜,基本上是淮揚菜,講究刀工,做法精細,注重原料鮮活,口味平和,清鮮偏甜。

可見方言習俗不同,吃飯習慣不同,如果要讓來自皖北皖中皖南的三個人坐在同一個桌上談事,你要說他們是同一個省的,指不定呢,真的招來很多人的懷疑。

但隨着現代社會技術的發展,人員的互相流動,南北之間的差異,正在逐漸減少,人們呢,也不再受地域限制,可以自由的前往其他地區工作和生活,雖然南北之間仍然存在一些差異,但這些差異正在逐漸消失,南北之間的婚姻也不再罕見,這使得兩地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得到了更好的融合。

就比如以前的廣東人,不吃辣椒,可是現在的廣東人經常說我要爆辣。以前的東北人豆腐花叫豆腐腦,在那裡吃豆腐花,馬上給你勺上一勺醬油,現在你到了東北,桌子上放着醬油和辣椒,同樣也有白糖,你愛吃哪種加哪種?可見南北之間都越來越珍惜並尊重彼此的文化和習慣差異。那依你看安徽省是屬於南方還是屬於北方呢? 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咱們下期文章見!